APP下载

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足球项目特征的“集团竞争学习法”教学程序设计

2015-11-11段小洪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分组竞争足球

段小洪,刘 勇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基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足球项目特征的“集团竞争学习法”教学程序设计

段小洪,刘 勇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小学足球是整个校园足球的首要一环,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对于培养足球兴趣和打好技能基础有重要意义。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足球运动的项目规律,在小学足球教学中采用“集团竞争学习法”有一定的优势价值。程序从足球技术教学和竞赛2个方面设计,具体程序略有差异。程序应用时,应谨慎分组、注意各环节活动组织与衔接、把握好竞争的方向与度等。

足球课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足球教学“如何在小学课堂中的展开”,“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实效”则成了足球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从以往的研究和实践看,“集团竞争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已经得到很多学者和体育教师的肯定。足球作为群体性、竞争性特征极强的一种体育项目,采用“集团竞争学习法” 应更有优势。

本文在分析小学生身心特点、足球项目特征、集团竞争学习法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探讨小学足球教学中 “集团竞争学习法”的教学设计,以为小学足球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 “集团竞争学习法”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1.1“集团竞争学习法”的主要内容

“集团竞争学习法”是盛行于日本的一种自控式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它源于“快乐体育”理论,强调在体育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让每个学生都从体育学习活动中获得乐趣,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集团竞争学习法”的主要步骤为:教师介绍和内容安排→教师示范何讲解→学生分集团→集团内部学习比较→集团间比较。

1.2“集团竞争学习法”的主要特征

“集团竞争学习法”的理念和组织模式,使其具有了一些鲜明特征。(1)主动性:集团内的学生个体具有学习的主动性;(2)协作性:集团内学生个体间要相互观察、督促、帮助、合作,共同进步,为集团的发展努力;(3)竞争性:根据分组性质的不同,集团内部有不同程度的竞争性。例如,同质的分组,个体间竞争性更加明确;异质的分组,比进步和为集团的贡献。而集团间,则表现出更多竞争。

2 小学足球教学中采用“集团竞争学习法”的优势价值分析

2.1“集团竞争学习法”有助发展小学生心理品质

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从家庭的呵护中刚刚踏入外部世界,迫切需要适当的环境以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为自己负责的理念正在树立当中,其意志力还不强,难于独自长时间坚持学习,特别是需要比较苦累的体育项目;学生的集体意识需要正确强化、合作精神还需不断加强;其个性还不完善,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强,需要在集体交互活动中学会竞争与合作。根据“集团竞争学习法”的教学理念、组织模式、价值特征恰好能满足培养学生上述心理品质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当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集团竞争学习法”,在学习集团内便形成了个体间积极互动、成员将个体责任与集体发展相结合、成员同心协力与外部竞争的良好学习气氛。学习的结果,既可以达到学生个性培养与特

2.2“集团竞争学习法”符合足球项目教学需要

足球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表现出更多的群体性和竞争性。从技术特征看,学生在足球的基本技术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按客观的标准从个体内部角度不断改进,也需要观察者从外部视角给予修正和完善;从战术特征看,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最通常的模式就是几个人的小组通过共同的努力,采用有效的方式,完成与另一群体的竞争,获得好的成绩。因此,在足球课堂技战术教学或是在游戏与比赛中,采用“集团竞争学习法”,恰与足球项目教学的需要相契合,这样可使整个班级的每个学生的足球兴趣得到培养,使学生的足球知识扩充,足球意识得到发展,足球技术、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实现小学足球教学目标,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3 “集团竞争学习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设计及要求

3.1“集团竞争学习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设计

图1 技术教学流程图

图2 游戏比赛教学流程图

3.1.1“集团竞争学习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足球项目的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基本技术的教学。基本理念是:主导合作、适度竞争。主要步骤有:第一步,教师先确定足球教学目标;介绍技术内容、安排学习任务;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第二步,集体讲解、示范,并指出技术动作的关键。第三步,将学生分组为多个学习小集团,这是关键一步。其操作注意事项有:(1)单纯教学分组采用简单分组,人数可以是2~3人1组;主要是互相合作,监督、指正;(2)可让学生自由组合集团与教师按组内异质质或组间同质分组相结合;(3)早期班级,“质”的标准主要按身体素质;有一定足球学习基础的班级,“质”的标准可按技能和体能结合区别。第四步,让学生各集团学生根据该集团特点和成员能力,选择适宜的学习手段,进行自由的学习或训练。其操作注意事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订目标、自我评价,通过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与竞争,给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充分体验足球运动乐趣的氛围和条件。第五步,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和修正学习过程。第六步,检验学习或训练成果。(图1)

3.1.2“集团竞争学习法”在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的设计小学生对于足球的学习,重在参与和体验,因此,游戏和比赛是足球教学中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但游戏和比赛的教学组织与技术教学的组织有一定的差异,其程序和要点与技术教学也有所不同。(图2)

主要步骤有:第一步,教师先介绍足球比赛要求和规则、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第二步,将学生分组为多个小集团。其具体注意事项有:(1)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可比性,学生分层分类,按学生的场上位置习惯和爱好分类,按学生体能、技能分层。根据所安排比赛的常规和班级规模的不同,将每个集团学生按5~7人分类为宜;(2)在此基础上,根据比赛的规模从不同类不同层中抽取学生组成集团;(3)在保证组内集团内有机组合及集团间同质竞争的前提下,可让同层同类学生间自由调换;(4)小集团一旦形成,集团成员原则上整学期固定。特殊情况下,征得各方同意,可集团间适当调换成员。第三步,让学生各集团学生根据该集团特点和成员能力。(1)集团自主选择适宜的学习手段,进行自由的学习或训练;(2)集团根据比赛规模,自主协商安排战术、上场上人员及位置、替换人员等。第四步,教师做好巡视指导,提供智力支持。在巡视上教师做好原则性指导,应尽量要求各集团所有人都能参与。第五步,教师组织比赛,做好裁判或仲裁工作。第六步,教师评价各集团的学习、训练、比赛效果;引导各集团作内部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3.2“集团竞争学习法”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组织要求在小学足球教学方法中,“集团竞争学习法”是种有优势价值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考虑需要全面的考量,在教学程序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合理分组是基础,合作与竞争的度是关键,教师的监督、评价与调控则是保证。

3.2.1分组的要求(1)小集团的划分在把握公平性、可比性、协作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将最能够彼此达成默契的学生纳入同一集团,以增强各自学习的主动性。针对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能硬性地将容易产生矛盾的学生强分同组。(2)无论何种集团分组模式,足球教师必须在了解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或比赛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集团的稳定性、延续性。学习集团一旦形成,就不能轻易更换或解散,有时甚至延续一个学期。

3.2.2合作与竞争的度的要求积极倡导合作,鼓励适当竞争。合作主要是集团内部成员间完成,体现在个体间的等,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相互作用,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启发学生知道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也要为同组的同伴学习负责,树立“共生”理念,让个体间结对成组共同探寻好方法,在学习中互相监督指正,达到共同进步。

竞争主要在集团间实现,但不能唯成绩论、唯结果论,要做身体、心理改善、学习的效果的全面评比,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竞争的度。集团内也可适当组织竞争,要把握好竞争的方向,如比帮助、比贡献、比进步。

3.2.3教师监督、评价与调控的注意事项(1)足球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在组织集团成员学习、训练或比赛时,做好合理分组、协调集团成员角色转换/替补、接收反馈情况、进行巡回指导等工作,做好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督。(2)足球教师应从身体素质、技能提高性、思想品质的获得性、心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性等各方面,对各集团及集团内成员的学习效果做全面的科学的评价,谨慎比较差距,重在鼓励参与、体验、进步。

[ 1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摘登[ N ].中国教育报,2014-11-27.

[ 2 ] 吴永刚,崔旭艳.中外十种常用体育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5):54-56.

2015-08-29

2014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D015)。

段小洪(1979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质与心理健康。

刘勇(1962 ~),教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长充分展示的目的,也可达到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还可让学生在足球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猜你喜欢

分组竞争足球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感谢竞争
分组
认识足球(一)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