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电O2O:低频服务大作战

2015-11-10闻春林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痛点师傅满意度

闻春林

我的创业项目是一个真正低频的生意,外行把我们叫作“家电维修”,我们自己定义为“家电后服务”。

家电后市场是指家电(传统黑、白家电、厨卫电器、生活电器、小家电、3C产品及智能家居等)销售到户(人)以后,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和。这些交易活动主要包括:购买家电以后的初始化安装、调试、设置;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护、软、硬件故障的服务与维修、升级、耗材更换、拆装移机等;产品淘汰后的回收或置换。

可见,家电后市场不仅仅是故障维修这一件事,相反,整个家电后服务市场牵涉面广泛,事项琐碎、繁杂、低效,加上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导致这个行业始终无法有效完成信息化改造,更加无法标准化。从另外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近两年O2O和移动互联大热,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上门服务O2O平台或企业,唯独上门维修O2O这个品类,始终没有出现优秀的公司。业务低频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本质的原因还是上文提及的这个领域无法有效信息化和标准化,同时更令人头疼的是此领域业务烦琐、杂乱,无法有效聚焦行业痛点。

高频已经被市场瓜分完了,新创业的团队也别挤进去当炮灰了。实际上因为中国的地大物博、人口巨大的优势,对于很多低频、无法标准化、千头万绪的行业,一样很有“前途”。当然,因为有着如上所述的特点,这类行业的O2O之路会非常艰难。

本人分享两个经验,希望能够对类似领域的创业者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个经验:寻找低频、复杂又很难标准化行业“真痛点”的简单思维方式。

我们先回答一个生活中随时可能碰到的问题:如果你家有一个两三岁的宝宝不爱吃饭,你会怎么办?

方法一:每到吃饭的时候就连哄带骗加恐吓(这叫作“简单粗暴达成目的”型);

方法二:会不会是宝宝不喜欢饭菜口味,考虑一下自己应该多提高厨艺,或者买一套动物造型的碗筷,提高宝宝吃饭的兴趣(这叫作“迎合或引导”型);

方法三:会不会是宝宝身体缺少什么微量元素,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吃饭没有胃口。需要及时检查一下,然后针对性处理(这叫作“思考本源”型)。

当然,此文不是育儿经验分享,可能还有更多其他的方法暂且不论。以上三种解决宝宝不吃饭的思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我们通过一个表格简单分析一下这三种常见解决方案,利弊会一目了然。

其实,创业和解决宝宝不吃饭的问题,逻辑上来说是一样的,都是要去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收获回报:创业收获的是利益,宝宝吃饭收获的是健康。解决这个问题所思考的深度,也会跟创业者自身的经验、学识、市场敏感度等因素非常相关。每一个创业者在这个地方都必须不断质问自己:我是不是简单粗暴型?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好多所谓的C轮死企业,基本上商业模式是属于这个类型的。

不难看出,大部分人都是选择简单粗暴、缺少深度思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深度思考是基于学识、经验、综合素质等因素才会产生的。一个没有太多文化的农民和一个医学博士来看待宝宝不吃饭的问题,医学博士自然容易想到宝宝是否缺少微量元素。(没有任何歧视农民的意思,只是为了方便阐述自己的想法)。

以本人所处的家电后服务市场为例,我们几乎可以使用上面一模一样的表格来分析行业痛点的问题:

第二个经验:低频、复杂又很难标准化的行业,改造源头大部分是在“机制”,至少你可以往这个角度多想想。

还是以本人所在的家电后市场为例,我认为这个市场的“真痛点”是利益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利益分配机制”接地气的说法是“付钱原则”。家电后市场,付钱原则是不合理的。我们先看看厂商的付钱原则出了什么问题:

每个家电厂商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售后投入成本,这个成本随着产品销量的增加及服务人工成本的增加,单位服务成本及总的售后投入都在不断增加。如果去问每一个厂商负责售后服务的老大,售后成本的投入是为了什么?我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会是:售后的投入是为了提高我们品牌的用户满意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这样我们这个牌子的产品明年就可以卖更多的产品了。

这个回答一定是没错的,按照这个逻辑去推演一下:假设厂商投入100元,能够获得市场80分的满意度,那么投入110块,应该能够得到85分满意度,而投入120块,应该能够得到90分的满意度。

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团队收集、访谈了不下100家家电企业,最后发现,厂商针对服务人员付费的原则是围绕着“完工”这条主线来的,虽然有一些所谓用户满意度的回访,但是所占比重可以忽略不计。而“完工”与“品牌满意度”这个事情,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非得有关系的话,我认为“完工”代表着品牌满意度是60分。也就是说,厂商支付了100元,获得了60分满意度;支付了110块,也是得到60分;支付了120元,还是得到了60分的满意度。

这样的付钱规则带来的结果,明显是与企业的希望矛盾的。

再看看终端用户在产品属于质保期外的,由用户自己付钱找师傅来维修的情形吧:

终端用户在获取服务的时候,大部分人最优的预期是:花最少的钱可以获得最好的服务;次优的预期是:多花一点钱,可以获得好一点的服务。这应该是最合理、最人性、最经济的想法了。

可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用户要修个设备,找两三个维修师傅(或服务商)询价,然后挑一个自己觉得靠谱的。这是一个最正常的消费决策。但实际上,用户对这两三个师傅是否靠谱的评估信息几乎没有,唯一能有效的决策依据就是价格最低的那一个。久而久之,师傅自己也很清楚,除了给自己各种包装和自我吹嘘外,能否接到订单,最后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低价格。于是,师傅就相互打低价。价格较低的师傅得到用户的订单后,分为两个情况:

1. 价格虽然低,但还是有钱赚的。可是,师傅是经济产物,多少钱出多少力是最合理的。师傅没有任何动力在这一单服务里面给用户提供更高的服务品质,不管是礼仪、质保、时效等等,一定都是最低限度地给予用户。

2. 价格低,低到几乎没钱赚或赚得很少。师傅是经济产物嘛,还得养家,还得交店租,你让我干活没钱赚怎么行啊,于是各种黑暗的“坑”就开始出现了,这个用户就成了冤大头。

最后,不管是哪个结果,不管花钱多还是少,都跟用户一开始的预期完全无关。更要命的是:当用户并没有感受到高品质的服务时,或者某次服务掉入过一个“坑”之后,他就越发对这个行业充满着不信任甚至敌意,并向自己的周围扩散这个感受。可是维修偏偏又是一个“强刚性”(发生需求后,自己或周围并没有人能够代替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发生需求时,用户不得不去市场上找师傅,用户对自己唯一的保护就是再一次压低价格,于是,这个行业开始不断沿着恶性循环向前递进。

试着YY一下:N年前,如果这个行业里面的第一个用户要维修设备,找到了这个行业里面仅有的两个师傅,A师傅报价90块,利润40块,B师傅报价100块,利润50块。用户自然选择A师傅。在服务过程中,A师傅礼貌周道,质保期长久,上门准时……总之,用户很满意,服务完成后,用户最终付了A师傅100元(请注意,这不是小费的概念,我知道中国目前不可能出现付小费的意识。这是一个“多劳多得、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思路)。顺着这个逻辑下来,还会不会发生如目前现实可见的用户不满意、师傅也不满意的状态呢?

综上两种场景,都是“付钱”的机制出了问题,才导致后续的行业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当然,从机制上去改造行业,艰难重重,成效缓慢。但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人还是那个人,事还是那个事,一旦机制被捋顺,将会爆发极其巨大价值:

远一点,安徽小岗村的十来个村民,一纸生死书,分田单干,捅破了社会主义利益分配机制的窗户纸,中国享受到了几十年的改革红利。

近一点,Uber通过“加价”这个经济杠杆的调节,打破了传统公共交通一潭死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管Uber这个企业未来是死是活,至少它现在真的在交通领域,给了全社会一个更好的思考维度。

因此,情怀与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猜你喜欢

痛点师傅满意度
尾巴帖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藏在“抱怨”背后的商机
贴膏药不能只贴痛点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