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霞山色貌双绝的自然奇观

2015-11-10侯朝阳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丹霞山丹霞风化

侯朝阳

传奇“红山”色貌双绝

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素有“中国红石公园”之称,是国内极具诱惑力的神秘名山,仅那些红色的怪异的山体就是一部总也读不穷参不透的天书。它是一部大自然的亘古传奇!

丹霞山千差万别的峰林峰丛让人迷醉。有的像僧帽,有的像书童,有的像宝塔,有的像玉柱;有块面大的,有孤直的,有连体的,有似连非连彼此呼应的。大的山体中,深切出一条又一条峡谷,峡谷中河水环曲奔流,这水,以秀丽灵动诠释亿万年间朝夕相偎相依的巨岩危崖的险峻雄奇,让霸王的豪迈中平添婉约的诗韵。在山里转,怪异的山貌更多,蜂窝洞、鱼鳞片岩洞、云洞、雪洞、穿洞、石壶、石槽、钟乳洞、天生桥、巷谷等等,最大量最令人着迷的则是晒布岩和赤壁。

丹霞山是奇山,更是色貌双绝的奇山。日出时,万峰纳日把丹霞地貌的奇与色推到极致。怎奈,等了多日还是雾雨天气。沮丧,但并不是深深的缺憾。

浓阴扉雨中的丹霞山也是能深刻体验丹霞色貌的。从丹霞山长老峰登山上行,有路通到锦石岩。沿路的标识牌让我感慨,那是游山线路指示牌、景观标识牌,也是科普知识宣传牌,它们告诉我,长老峰到宝珠峰的游山线不仅是美景观赏线、丹霞山文化旅游线,更是科普考察线,只要有心,既关注丹霞景观,又关注每处景观的牌示,那么你就能同时得到地质的、人文的、历史的多种知识,且更能强烈地感受到异形异貌的丹霞奇色。

在考察线上感受丹霞传奇

不是科普的提示,不会注意到岩块错落的岩景,那岩景险些就擦身而过了。这里的错落是地质学上的概念,不是文学的概念,指的是被水流把底部掏空了的悬崖有岩块与整个崖体断开下落,但落既没有落到翻转的程度,也没有落到破碎的程度,只上下错开而已。到梦觉关就大不相同了,那里是蜂窝套蜂窝的大蜂窝洞群,形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人文上也有时间的刻痕,最大的蜂窝洞壁上,镌刻着梦觉关三个大字,下侧还有两则题刻,和梦觉关之名一样诱人揣度。不远处是一孔崩积岩洞。崩积也是地质学上的名词,指的是岩块崩塌了,叠压在一起。崩积洞是崩塌的岩块叠置成了洞穴。这孔崩积洞穴开口很大,和任何大山里的山洞一样透着神秘。景观也好,下面是洞,上面是红色的山崖,中间绿林缠腰,秀美如画,钻进洞去,神秘的牵引有了更为神秘的结果,崩积洞穿透了石墙,从石墙底部通过去,而穿透石墙现象只有在漫长年代的侵蚀作用下才能出现,这是条崩积和侵蚀作用合为一体的洞穴,是复合型洞穴,而当你知道,洞的另一头出口处在一线天时,那种神奇感就更浓烈了,窄窄的峡谷中,一陡直的高崖下,竟然有洞连通外界。

龙泉岩是早已被开发的丹霞地貌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有凹进的水平崩积洞,有细软的泥质岩夹层形成的隔水层外渗地下水而成泉。此处景观有雅誉:“浸碧浮金”。被风化的软岩额壁上线刻出“喷玉泉”、“仁山”诸字,石槽外围砌着红岩栏板和望柱,碧水池中养着红色的锦鱼。它怎么看都是景,颇引游人流连驻足。顺山道再向里走,走到锦岩寺门外,丹霞雄壁的气势扑面而来,贴身的摩天陡崖外倾成半廊,红色岩块铺成的长径尽头卧着一块刻着佛字的大石,游人在崖下显得卑微而渺小。从佛字岩旁下阶,是一条贴崖的平阔小广场,从小广场上回望巨岩赤壁,更见雄胜、豪壮、磅礴。再看说明牌,此处却是垂直节理与高危岩块。高高的雄厚大岩石已与山体断开,其间有一条断线,断而未离又未错位,这种断裂叫节理,断裂面是上下齐直的,故而称其为垂直节理。外侧的大岩块底部的软岩层被风化凹进了,地面的支撑面已缩小,一旦在进一步风化中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崩塌,裂石岩后面的断面崖壁就要露出来。这种崩塌发生之日就是新的悬崖诞生之时,而这面断裂大岩块什么时候崩塌,只有时间才能说话,它独掌话语权。必然要发生崩塌而不知何时才会崩塌的半悬大岩块就是高危岩块,高危岩块下之旁之周边的游人的观赏热情不能诠释为对岩块高危的麻木,只能表明自然和人类,不在同一时间语系上,人世间的变化以秒以时以年计,而大自然的一次变迁,则不知有多漫长。

崖“腰”上的千年古寺

锦石岩寺已创建900多年,而在这900多年中,只有名副其实的物是人非。锦石岩寺是建在水平岩洞群上,这里有连续四个大型的水平风化型洞穴和若干小洞穴,殿设在水平岩洞内,洞成一线,又多是浅洞,殿的整体布局就和我国传统的寺庙布局大为不同,它是依洞就势的石窟殿。殿间有出米洞,在贴崖的内门以里,传说颇多,所闻有三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是警示贪婪的,一个版本与洞内的龙鳞片石有关,也可以说是从龙鳞片石引发出来的吧,那是一条长达数丈的弯弯曲曲的石纹,鱼鳞状,青苔色。这是一种被风化出来的小型蜂窝群。丹霞蜂窝有大有小,有极薄层的凹片状风化剥落,有粒状或粉状的风化剥落,颜色也不尽一致,各有各的形态,在丹霞岩壁上自成一道道迷人的景观,只是这微弱的景观在大气磅礴的锦石岩崖中易被人忽略不见。锦石岩寺是建在雄崖之腰上的古寺,上望危崖高耸,天壁直削,下望悬崖抵谷,深壑雄莽,而上下之崖红得豪壮,像通天连地的赤壁巨嶂。

一线天峡谷地形学名叫巷谷,它是流水顺着断层或垂直裂缝下切侵蚀而成。下切水源充足,狭窄的巷谷会慢慢变成“宽街”,水源不足,就只能为巷了。从锦石岩寺向回走的山径有一条分支是通向名叫百丈峡的一线天的,出一线天后是山形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望下去或转身回望都有回肠荡气的感觉。再向下走有残破的巷谷,也称一线天,只不过一线天前要加个老字。进巷谷的赤崖巨壁上满长翠色的青苔,依巷向前走不远便见低矮下去的残缺巷谷,矮巷谷一侧堆积叠落着下错的岩块,幽幽的矮巷谷下渗透出浓浓的神秘色彩。

别传禅寺是丹霞山中的大佛寺,这里地势平阔,从通天峡下云崖梯,以为到这里就到了平地旷野,岂不知这里也仅是山腰。别传禅寺旧山门外的赤壁是摩崖石刻的富集地,彤红的“丹霞”两个醒目大字,“海航慈航”下的一壁长书。它有可能是丹霞山开山祖的纪实文学。“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禅林第一”的崖刻巨匾,不仅彰显着丹霞山宗教文化曾经抵达的辉煌,也为赤壁丹霞的天然大彩添了厚重深浓的一笔。

我迷上了在丹霞山中寻找奇异洞穴,看渥丹奇景。草悬岩的如蟒般弯弧状长壁,晚秀岩的崩落巨石,偏平凹洞内的石上步踏和残留屋墙,都让我流连,而距离别传禅寺不远的福音峡崩塌巷谷更让我感慨万端。从观日台下到福音峡,可以从大斜壁上看到层层的水蚀地貌,仿佛地壳变迁中的丹霞抬升过程就在眼前发生,站在天然双喜字下向翔龙湖方向望,可望到悬壁腰间的道教宫观,观的历史不知是长是短,但气势和神韵却与锦石岩寺一样动人心弦。

丹霞山,大自然雕塑师造就的旷古诗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丹霞山丹霞风化
采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中风化岩层垂直边坡开挖支护稳定性分析
强凹硬核老公:奉前任当导师怎不闪崩
秋枫
大自然的奇观:中国丹霞
王者之翼
丹霞山研学旅行市场开拓策略
不愧为国师
土壤来之不易
仁化·丹霞山
情系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