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探访哈密之美
2015-11-10闵宗远
闵宗远
提到哈密,人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哈密瓜”。这个以哈密瓜闻名中外的农业重镇,位于新疆省东部与甘肃省接壤,距省会城市乌鲁木齐 约850公里,从乌鲁木齐搭火车需9个小时。此地不仅因为哈密瓜的香甜被誉为瓜乡,也因其周边80公里的范围内有回王陵、盖斯墓、五堡古墓群、大河唐城、天山关帝庙、拉甫乔克城、白杨河佛市寺等遗址,以及世界第二大的胡杨林区,再加上在东北方70公里处有峰回路转终年积雪的天山山脉,风景不仅多姿且又极为壮丽。
去年中秋过后,与老伴探访哈密市,到旅馆略作安顿便由亲友陪同至位于西郊的“回王陵”参观。“回王陵”回式建筑的正殿、寝宫和墓园颇为庄严肃穆,在夕阳渐沉之际,眼前的景色竟令人的思维倒回300年前的景象,尤其是看到宫殿里一张张历代回王的油画像,宫殿外一座座回王和王妃的墓塚,更是频添不少怀古之情,
登上回王宫殿的城楼俯视哈密市区,骤生浪漫之情。在夕阳近黄昏的时刻,微风轻拂,想象当年回王、王妃在此或歌舞升平、卿卿我我或见子民,丰收瓜果喜形于色。不禁让我,感叹连连。据说清康熙黄帝品尝由各地送来的水果贡品后,对哈密瓜大加赞赏,并问这是何水果?产至何地?内侍只知是哈密王进贡,随口应答:哈密瓜。从此“哈密瓜”便盛名远播,至今哈密地区每年七月都要举办哈密瓜节,故哈密也因哈密瓜登上了国际“水果之都”的舞台。
哈密瓜原名甘瓜、甜瓜或网纹瓜、维吾尔语称为“库洪”,据说有1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哈密瓜原产于哈密和吐鲁番两地,品质最好的产于鄯善县的东湖,有“新疆甜瓜甲天下、东湖甜瓜甲新疆”之说。哈密瓜的品种有32种之多,但以皮薄、汁多、甘甜、香脆为极品。我有幸多次品尝,的确名不虚传,至今仍回味无穷、思念不已、难怪在古代一直是向皇宫进贡的礼品。
凡到过新疆的游客都知道如果要观赏胡杨林漫妙黄、红交错的盛景,非去南疆的柯坪县不可,那里的胡杨是依河而长。因之,在深秋之际,眼前一大片缤纷艳丽的胡杨树林,真是美不胜收,特别是映入水中的胡杨倒影和岸上的胡杨相互映衬,有如锦绣般媚丽无比。然而除南疆的胡杨盛景足以迷倒众生外,哈密市东北边与蒙古交界处的伊吾县亦有与南疆柯坪风趣迥然不同的胡杨林区,除了秋季应有的红、黄浑合彩色林木之美,更独有那虽历尽沧桑凄凉、但又枯木逢春以及自然象形等奇特且怪异的风姿。
从哈密乘车往西北而行,车行在戈壁滩中的公路上,两旁的地貌如月球表面,怪异无比,两个小时后又穿过漫长的山路行在天山脚下,只见延绵不断堆满白雪皑皑的山,在蔚蓝天空朵朵白云衬托之下,煞是美妙至极,虽有些疲惫但不舍阖眼,直望着车窗外的瑰丽景色,如此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抵达距哈密160公里的伊吾县城, 在此偏远但引人入胜的小城用午餐后,继续上路前往东北方距蒙古只有七十公里的淖毛湖原始胡杨林区,一睹地球上最古老 (约九千年) 的“祖宗”胡杨林风采。
新疆伊吾县淖毛湖原始胡杨林,位于新疆西北部与蒙古交界处,面积47.8万亩,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这个远在1.35亿万年前就形成的森林区, 这里的胡杨被地质学家称为“第三世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胡杨树经年累月生长在戈壁滩上,与黄沙、狂风搏斗,它之所以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能适应沙漠型地质和冷、热变化极大的天候。最奇特的是同一棵树会生长出不同形状的叶子,水分充足时是阔圆形,缺水时树叶变成狭长的柳叶状, 故有“异叶杨”之称。“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这是新疆人对胡杨树的认知,也是对戈壁胡杨不屈不挠精神的高度赞誉。
我的哈密友人说:“不到伊吾不知胡杨之壮美,不看胡杨不知生命之宝贵”,如今我有幸亲临淖毛,望见那一望无垠的胡杨林海,异常壮观,由于时值中秋树叶尚未完全变黄据说到了十月初“胡杨节”之后,整片树林可以黄透半边天!
与南疆胡杨树林最大的差异在于此地的胡杨分为三千年、六千年和九千年三种林区;三千年枝叶依然茂盛,六千年则枯木处处,偶有长新叶者,九千年则是枯木一群,景象十分凄凉,然而它们的枝干依然挺立有型,即便是卧倒了,也有那令人难以想象的身姿,如龙似凤、如人似猴、像鹰、像犬或像群居的神仙、摆龙门阵的人群。总之,九千年胡杨的模样不一而足,实是令人大开眼界。
文人墨客到此游赏,叹为观止不免感叹:矮如龙蛇数变形,蹲如雄虎距高岗。戏如神狐露九尾,狞如夜叉牙爪张。如此传神的形容胡杨林之美,真是既生动又贴切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