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密
2015-11-10王哲
王哲
对于哈密,以前我总是乘坐火车经过这里,没能亲身游历这片土地。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去追寻我的梦想之地。喜欢哈密的过程,就像是饮酒渐入佳境——从陌生到熟悉、习惯,然后真心喜欢,此次独一无二的旅程可用“魅力”来形容,让人久久回味。
回王陵
走进哈密的第一站是城里的回王陵。以前,总是搞不清楚“回”和维吾尔族有什么关系,参观了坐落在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的回王陵,又称哈密王墓,中国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才让我了解到哈密在新疆民族史上维吾尔族人的演绎历史。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哈密维吾尔族达尔罕汗伯克乌拜杜拉归附清朝,被清圣祖封为回王,为清代维吾尔族地方世袭首领。清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为回子、回人。所以哈密的回城、回王实际都指维吾尔族。哈密回王历时九世共233年,他们主张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从一世哈密王于1697年臣服清王朝后,在加强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清政府历次平定新疆各叛乱中(如准噶尔等),哈密一直是大军有力的后勤基地。在哈密王中除八世外,都亲自到北京朝见过清朝皇帝,前后共有27次之多,可见其关系密切。哈密回王集政权与宗教于一身,从瞭墩到星星峡、到山北伊吾县都是其势力范围。
听导游介绍,眼前的这座回王陵是1868年清政府追封七世回王博锡尔为“和硕亲王”后,赐银2万两为其建造的陵墓,历时20年始成。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1.3公顷,由大拱拜、小拱拜和大清真寺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大拱拜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为新疆著名的伊斯兰建筑,下方上圆,高17.8米,建筑面积15 00平方米;在建筑风格上,以伊斯兰式的穹隆为基础,同时吸收汉族八角攒尖顶及蒙古式盔顶的木质结构建筑形式,将多种风格融为一体,在新疆的伊斯兰陵墓建筑,极具特色,是汉文化、蒙古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第二部分是五座亭式木结构小拱拜,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第三部分是一座可容纳5 000人做礼拜的艾提卡清真寺,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回王陵院内庄重肃穆,古树参天,有桑、榆、杨、柳等多种树木,园林面积经过多次扩建,比原来多出2倍,占地20亩。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一行来到这里已经是下午6时到了快下班的时间,可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游客。
走进伊吾
哈密市至伊吾140公里的路途,要从南向北穿越东天山山脉。一大早,我们从哈密市出发,出了城,便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它是哈密典型的地貌。没走多远,车驶入了山区。天山南坡,植被稀少,荒凉而寂静,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景致,早听说过这里的地貌特征,只是不甘心,果真眼见为实。
汽车在峡谷里左拐右转,很快进入天山北坡,植被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大片绿地,沿途坡地上牛羊成群,山峦起伏,松林叠彰,蔚蓝的天空阳光明媚,顿时感觉凉爽了许多。司机师傅介绍,前方不远便是白石头景区——哈密人纳凉避暑的地方。这里因为地势高,即便在炎热的夏天,气温依然很低。师傅说,每到夏日最热的时节,山沟里到处是人,度假村里更是宾朋满堂,甚至鄯善都有人开着车来这里躲避高温。
车行至一处三岔口的地方,就是白石头小镇。路旁小饭馆、小旅店、修车铺占据了小镇大半个街面,也是司机师傅们歇脚的好地方。一路行驶,天山不知不觉被我们抛在身后。在小镇上稍许休息后,车一路向东,进入去伊吾县的岔路。
广袤的荒原上出现了一座高高耸起的沙山,这就是著名的鸣沙山,据说,这是新疆境内滑沙响声最大的鸣沙山,恍惚中有一种海市蜃楼的感觉。
继续前行,荒凉的戈壁中出现了牧民的村落,同行的李主任说:这里主要聚居着哈萨克族,是伊吾县的一个民族乡,也是进入伊吾的门户。
他继续介绍到:不远处,有一个叫托勒库勒的盐湖,以它为中心,在周边放养的羊是新疆境内出了名的优质羊,叫“盐池羊”。据说生长在这个土净草洁的喀尔里克山的羊,正是吃了这里富含水质的草,肉质才香味浓郁。话音未落,只见山脚下一条粉红色“带子”在飘动,渐渐地,粉红色一点点变深,由鲜红变成紫红—— 一汪彩湖映入眼帘。托勒库勒盐湖到了。
公路从湖边经过,不知是受光照影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湖水从西向东形成了绿、红、蓝、灰四种颜色,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涛。当地人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称作“幻彩湖”。
伊吾县是哈密地区最小的一个县,也是全疆最小的县之一。全县人口两万多人,县城人口3 000多人。从地理位置说,这里是个“死角”,因为县城远离交通要道,东面接近蒙古,西面、南面、北面都没有大一点的城镇,进入这个县,出来时只能原路返回。
伊吾军马、伊吾保卫战,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也许听说过,但是,其他就知之甚少了。2007年,一个“月全食”全球最佳观测点,在媒体传播下,伊吾一夜成名。从此,世人开始关注新疆的这个小县城,为此,县里还专门在观测地修建了月全食观测纪念馆。
我们来到伊吾保卫战烈士陵园,从半山坡上俯瞰这座小城,整个县城坐落在山坳里,面积不大,东西长约2公里、宽1公里,伊吾河从城边流过。
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小城留下美好的印象,用“参观”来形容到此一游再贴切不过。听伊吾人讲,现在哈密人越来越喜欢伊吾了,这里清静、高远,没有污染,是天然的避暑之地。盛夏,这里早晚温差大,特别凉爽,甚至晚上都要盖棉被,来此避暑的人络绎不绝,伊吾城里有房产的人,都愿意将自家房屋租出去,以供游客使用。
胡杨林
世上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地方,只有用心体验才能有所感悟。人文、地貌、景色都是诱导你去那个地方的理由。这次哈密之行,我最想去两个地方,一个是伊吾的胡杨林,一个是五堡的魔鬼城。
伊吾胡杨林,这片距离伊吾县城70公里的万亩胡杨林,源源不断引来了无数摄影人和游客,他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奔赴这里,一是为了一睹这座边塞小城的风貌,二是见证戈壁千年胡杨的沧桑。尽管我也惦记了许久,但这还是第一次前往。endprint
从伊吾县沿伊吾河向北,经苇子峡、淖毛湖镇,再一路向北,这片并不被人们所熟悉的地方,实在太遥远了,从乌鲁木齐到这里足有900公里,最终,我们来到了地处淖毛湖戈壁的胡杨林。这片占地面积达47.6万多亩的胡杨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比我想象的要壮观得多,分为三千年景区、五千年景区和九千年景区。
陪同的李主任问我们先看哪一个景区,大家说:自然先看年龄最古老的景区。车沿着公园中开辟的马路前行,眼前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东倒西歪的胡杨自然而古朴,原生态的画面让人为之震撼。在三千年景区,我们没有停留,五千年的也一带而过。来到九千年胡杨观景点,正值下午四时,地表被晒得滚烫,是戈壁每天最炎热的时刻,打开车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顿时,一车人的兴奋被高温击退了。
胡杨是落叶乔木,6 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它能扎根地层几十米,吸取地下水,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它在缺水的大漠中顽强生长,在如刀的大风中勇敢抗争,在如火的骄阳中不屈拼搏,在严寒的隆冬中坚强屹立,被世人称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铁骨铮铮的它是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站在九千年景区,见证了真正胡杨精神。那些倒下的胡杨,就是一个个牺牲的战士,粗大躯干旁散落的枯枝,是牺牲战士的盔甲。那皲裂的树皮,斑驳的躯干坚韧地指向蓝天,在向人们诉说着不悔的生存,其场景悲怆而凄凉,又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片没有青山、没有绿水、少有植被、生命望而却步的戈壁大漠里,是它,唱响了天地交响曲中最悲壮的旋律,塑造着百折不挠的灵魂。
五千年景区里,正在修建服务设施,工地上,一处被开凿的地基最深处已经冒出水来,由此推断,胡杨之所以在这里能生存,主要靠地下水源,而且它的根系非常发达,靠吸取地下水分而存活。
虽然,胡杨林中大部分树木活到了尽头,但是,不难想象,这片林子年青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过,现在它们已有了传承,不远处,一批后生正迎着春风,踏着秋霜,张扬着它们生命的魅力,给人憧憬,给人希望。
在伊吾县地图上,胡杨林旁边有一处叫“卡尔桑遗址”的地方,很久以前,那里是一个水草丰美,有牧人居住的地方,现如今,已然成了荒瘠的、只有野骆驼出没的戈壁滩。
巴里坤草原
从伊吾胡杨林出来,我们没有走回头路,而是沿北线经三塘湖,于黄昏时分来到巴里坤县,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这个偏远的小县。远远望去,坐落在天山脚下的小城显得娇小、秀美,落日的余晖把整个县城笼罩在红红的天幕中。路经离伊吾县15公里的古镇大河时,已经能嗅到草原的气息。
巴里坤县城坐落在巴里坤大草原的边缘,草原紧贴着巴里坤湖,湖旁有一块面积很大的湿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此县引以为豪的标志。在新疆,鄯善县有离城最近的沙漠,而在巴里坤,有离城最近的草原。除了天山雪水,草原中众多的泉眼养育了这里的水草。
快进入县城,道路两旁的水塘、草甸、芦苇荡,使人产生置身于江南的错觉。草甸给栖息在草丛中的鸟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据说这里鸟儿的种类不下50种。
当车驶入县城时,城边大草甸子上正在举行篝火晚会,毡房里飘出酥油茶和马奶酒的香味,阵阵歌声不绝于耳,人们围着篝火尽情燃烧着他们的热情,让欢乐与舞步伴着火苗一起跳动。草原的夜色多么迷人,多么令人陶醉,真想跳下车加入他们的行列。走远了,但那琴声、那欢笑声久久回想在耳旁。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便赶到了城边的大草甸上,准备拍摄草原的日出。太阳被一片乌云压得抬不起头,光线从云层的夹缝里射出,产生了局域光,大地在光影中不断变幻着色调,小城傍着草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片离城最近的草原,与头一次来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草原中新修了栈道,开辟了“草原文化”主题公园,增设了许多景点和服务设施。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海拔1 650米,雪山晶莹,松林青翠。极目远望,草天相接,连绵不断的天山,雄伟而高大,这里牛羊肥硕,牧草如茵,被誉为“天马故乡”。
来到头天晚上响起歌声和琴声的地方,篝火的烟味还未散尽,茂密的草丛被微风吹起,掀起层层绿浪,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清脆的鸟叫此起彼伏,围在栅栏中的牲畜打着响鼻,欢快地奔跑着。这里每年都举行草原盛会,草原风格热情奔放,有哈萨克族传统的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阿肯弹唱。
巴里坤的满城、汉城遗址,是新疆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夯土古城,这里有中原的四合院、清朝时期的粮仓。由于此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才修建了那么多的烽火台。
早在3 000年前,生活在巴里坤的游牧民族居住地,已经具备了城市雏形。巴里坤的兰州湾子遗址,不但有居民区,还有王庭和墓葬。当时的巴里坤是西域汉文化的首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是内地进入天山北麓的门户,人们将这个县誉为历史“八大名城”之一,也是成为旅游胜地的缘由之一。
五堡魔鬼城
对哈密魔鬼城,已仰慕许久,此次终于如愿。早晨,我们从哈密市出发,一路向西,行进约20公里,在一个叫二堡的地方调头向南,行驶了一段距离,出现了叫三堡的地名,问司机师傅:前方是否还有四堡、五堡。师傅答道:有啊。没想到,叫“堡”的地名这么多。由此联想到,哈密地区还有什么“塘”、什么“泉”的地名也很多,这应该算是地区的一“怪”吧。
车到了五堡乡,远远就能看见城门及魔鬼城的标识。这个距离哈密市东南方大约90公里戈壁中的雅丹地貌,人们习惯地称之为五堡魔鬼城,是上世纪60年代被地质队员发现的。到了80年代,一些摄影人来这里猎奇拍照,自此名气越来越大。
进入景区,第一个景点是一片很集中的风蚀“蘑菇林”,一个个上大下小的沙土圆柱,三三两两地耸立在戈壁,人站在柱子下面,显得那么渺小。仔细观察圆柱的表层,风蚀的痕迹特别明显,将来,这些沙土结构的圆柱,最终一定会被风一点点侵蚀削平。不远处,有一只著名的瀚海沙龟,它伸着脖子,侧头朝天仰望。还有一只老龟脖子已经断了,身体还在,巨大的龟壳可以容纳十个人站立在上面。
再向南行五六公里便到达令人叹为观止的魔鬼城。这里有威武森严的“守城卫士”、面目狰狞的“魔鬼大王”、也有“吴哥宝窟”“布达拉宫”“美洲驼羊”。这些土林高达三四十米,在戈壁中极为显眼,与阿里地区的札达土林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它们的身体呈土黄色,并且以七八个为一个群体的方式,散布在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范围内。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看了四个景点。与其说是魔鬼城,倒不如说是一座座耸立在戈壁中的“圣殿”“城堡”来的准确。它们是经过千百年风吹雨蚀形成的,从城堡的外观看,只有一面呈现城堡的造型,由此可以断定,风的方向相对固定,是风刀将普通的土包雕塑成了今天这般模样。
在这片土地上,见不到一棵植物。地表凝固的沙浪,排列得非常有规律,由大、中、小沙粒组成的图案,仅靠人工是无法完成的。这里是新疆著名的百里风区,曾经发生过把行进中火车刮翻的事件。因而,足以证明风是锻造魔鬼城的工程师,风使这里的沙尔湖干涸,让这里的库鲁克果勒河断流,使这里成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离开了魔鬼城,我们踏上了返回的路程。心里已装满了哈密,一次次的兴奋,一次次的冲动,思绪随风飘去,却已把心留在了那里。真正的旅行,无关他人,只关乎自己。无论与多少人同行,旅途中真正的旅伴只有自己。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走过的路,用心感知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这些真实的存在,别人无法替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