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为何“叫好不叫座”?

2015-11-10冷蓝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资国开行诚信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称,2014年9月国办发布《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前后,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推出了总额约1.6万亿元的PPP项目,到目前真正签约的约2100亿元,实际签约率为13%,仅占总额的八分之一。

点评:PPP是政府鼓励民企与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型投融资模式,意在达到政府与民间资本互利共赢的目的。在目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该模式不失为走出经济困局的一个有效方式。然而,尽管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开行等一直都在发力PPP,各地政府也都积极推动,但项目实际落地情况并不乐观,民资似乎对地方政府出台和实施的系列“利好”政策并不领情。尤其在3月17日,发改委和国开行发布《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承诺社会资本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等举措,力度可谓相当空前,但能否扭转民资投资冷场的局面,尚有待观察。

种种现象表明,PPP模式“叫好不叫座”。除了投资项目大都属公益性质、回报率低,民资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外,更多折射出民资对政府诚信的担忧。PPP模式实际上是政府诚信的一面明镜,能否成功运行,关键靠政府思想理念的彻底转变,应树立起诚信至上观念,消除“政府利益至上”和“官本位管理”的倾向。如果政府继续让民资在PPP模式中处于不利地位,不仅会严重影响PPP模式的正常运行,更让民间资本望而却步,无法对民资形成吸引力。对此,各级政府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严格按PPP运作模式规范约束自身行为,扫除行政体制性障碍,使PPP模式成为吸引民资的高地和“乐园”。

猜你喜欢

民资国开行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发展绿色金融 筑牢生态屏障——国开行青海分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民资参与国有项目:足欲行而趑趄
发挥优势,服务民资——全国十六城市工程咨询协作网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大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