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祖父张自忠将军的抗战往事

2015-11-09张庆成

文史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张自忠祖父士兵

张庆成

在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中,时任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兼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的先祖父张自忠亲自率部截击敌军,终因众寡悬殊,在宜城南瓜店十里长山上被敌军包围,经过血战,身被七创,壮烈殉国,时年49岁。

据抗战史学者、《张自忠将军传》作者林治波先生的研究统计,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先祖父率部辗转南北,历经十多个战役,共歼灭日军6万余人。他牺牲前的两封遗书,曾被周恩来称为充满“忠义之志,壮烈之气”。我在这两封遗书中读到了先祖父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以诸弟共勉之。”

关于祖父究竟是如何在战场上牺牲的,社会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过去流传的:“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戕。”二是当事人回忆,身中七处刀枪伤战死。两种说法都是壮烈殉国,只是“举枪自戕”之说与事实当有出入。

徐惟烈是先祖父的参谋,1940年5月16日先祖父殉国前一直待在他身旁。1941年5月16日他著文回忆:“去年的今天到了午后一点左右,敌人简直把山炮排列在距我们不到1500公尺的山水,向我们疯狂地发射。我们都劝张将军往东北的山脚下移一移。张将军说‘我奉命追截敌人,决不能自己退却!’他命令左右的人全散开,而他仍带着张敬高参来回督战。到2点半以后,南面一个山头我们的守兵全数牺牲,被敌人攻陷。张将军怒吼了一声,就跃过我们所在的土坡冲上前去,谁也拉不住。这时东西两面的山头的敌人,距离我们不过500公尺,机枪不停地射击。战况惨烈到万分。就在十分钟后,将军全身中了六处枪伤。后来他的随从副官马孝堂对我说,张将军知道伤不治,就要拔剑自裁,被副官朱增源抱住。张将军还说:‘我对国家,对民族,对领袖,良心都平安’。然后张自忠将军闭上了他那双不甘心合闭的眼睛。”(《张上将纪念集》,1948年9月上海出版)

此役被俘的马孝堂还有另外6个战俘没有一个答应投降。日军发怒了,将他们一齐押至一个大堰塘边全部杀掉。孰料马孝堂在日军的乱刀下最终没有死。夜来一阵透雨,将昏迷的他浇醒了,被一位好心的老乡救起。天一亮,他就给老乡说:送我过襄河到西岸。他有个强烈的愿望:给部队报信去!把总司令献身的经过告诉大家。他知道自己是唯一的见证人。马孝堂说:当时张将军身被数创,临终之际,除了呼喊杀敌外,只留下一句话:“我对国家、对民族、对领袖,良心都平安。”

5月18日拂晓,先祖父的遗骸运抵快活铺。冯治安副总司令、苏联顾问、总部官兵及当地群众恸哭迎灵。他们检查、清洗了总司令的伤势,发现他全身7处有伤:右肩胛骨是炮弹伤和刺刀伤,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枪弹,颅脑塌陷变形,面目已难以辨认,唯右腮的那颗黑痣仍完好无损,清晰地显露着。他的每一个部下都太熟悉这颗黑痣了。

医务人员对先祖父的遗体重新进行了擦洗,作药物处理,给他穿上马裤、呢军装,高筒马靴,佩戴起上将领章,殓入楠木棺材。当天在快活铺由冯治安将军主持为先祖父举行了庄严的祭奠仪式。

湖北宜昌市原档案局孙维玉局长,给我提供了从日军方面关于那场战斗的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指挥官刺去。此人猛然站起怒视藤冈。此时背后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高大的身躯像山体倒塌似地轰然倒地。”“堂野和藤冈在张将军身上翻出伤员证和金笔。上面有‘张自忠’三字。俩人不禁倒退几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把遗体用酒精擦洗,收殓入棺。坟头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当夜,38师黄维纲师长率百人便衣队将先祖父遗体夺回。

由此我们相信,1940年5月16日下午,先祖父是在战场上身受七处枪弹和刺刀伤而牺牲的。

先祖父的老上级冯玉祥先生在纪念文章中指出,先祖父是抗战中牺牲的国民革命军最高级别的将领,也是整个二战期间同盟国方面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里也强调了同一种说法:“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所有牺牲军人中军衔最高之人。”

作家梁实秋曾于1940年2月中旬去湖北快活铺先祖父部队慰问抗日将士,并于事后写下了《记张自忠将军》一文(以后被收入台湾地区小学教科书)。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有两段,一是住房:“我们旅途劳顿,一下车便被招待到司令部,这司令部是一栋民房,真正的茅茨土屋,一明一暗,外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桌,环列木头板凳,像是会议室,别无长物,里面是寝室,内有一架大大板床,床上放着薄薄的一条棉被,床前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架电话和两三叠镇尺压着的公文,四壁萧然,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洁干净,一尘不染。”二是官兵伙食:“他招待我们一餐永不能忘的饮食,四碗菜,一只火锅。四碗菜是以青菜豆腐为主,一只火锅是以豆腐青菜为主。其中也有肉片肉丸之类点缀其间。每人还加一只鸡蛋放在锅子里煮。虽然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这一顿饭吃得我们满头冒汗,宾主尽欢。自从我们出发视察以来,至此已将近尾声,名为慰劳将士,实则受将士慰劳,到处大嚼,直到了快活铺这才心安理得地享受了一餐在战地里应该享受的伙食。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则顺着脊骨咽下去,也不是滋味。”

当时,为了让官兵们时刻铭记国耻,先祖父采用了一种别致的方法,即官兵人人绘制“国耻地图”;凡被列强侵占的中国领土,都在图上用红色标明,并注明侵略者、侵略时间及侵略方式。官兵们对“国耻地图”要熟读熟记,随身携带,以便查阅。

先祖父还命令每个士兵在自己的床头上贴上志愿书一类的东西,有8条、6条不等,讲述自己的志愿,如爱国,勤学,杀敌,立功等等,每天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以求上进。有时训练间隙,祖父会命令士兵列队集合,让他们摘下帽子,看头发长不长,脏不脏;让士兵瞪大眼睛,看有没有害眼病的;让士兵咧嘴露出牙齿,看是否刷牙了;有时又齐刷刷地让他们坐下,脱下鞋袜,看有没有洗脚,有没有患脚气、鸡眼;有时,又叫士兵脱下军装,看衬衣是否干净。

先祖父在军中规定,士兵每月要写一封家信报告在兵营的生活状况;各部官长要在家信的末尾附笔数言,向士兵家长致意。士兵存款,积至整数,由官长负责代存。凡有士兵家长来营,各级官长须尽量陪同参观,陪同吃饭,走时奉送路费,使家长们放心、满意而归。

先祖父还有一个习惯,除了吃饭睡觉外,无论春夏秋冬,他总爱在兵营大院里转来转去。而巡视兵营时,他又通常爱把号兵带在身边,一旦发现问题或遇到需要改正的事情时,就命令号兵立即吹号,召集各部长官,随时指示,随时改正,绝不留下任何后遗症。

有一年盛夏,先祖父决定进行全武装(负重约40斤)赤脚行军比赛,限定在11点至下午2点3个小时内往返40里。行军路上,到处是野蒺藜,一扎着,就顺脚流血。那一天天气炎热,上晒下烫,身上背的又重,真比上蒸笼还难受。祖父也和士兵一样赤脚行军,走不多时,就把队伍丢在后边了。演习终止讲评的时候,祖父抬起了脚板,士兵们看到他的脚底早已血迹模糊了。

腊月里的一天,天寒地冻,平地积雪二尺多厚。先祖父下令:“明早6时在大操场集合。官长、士兵一律全副武装,将棉裤卷在膝上,不准戴手套。”当大家跑步来到操场的时候,祖父早已赤脚站在大雪中的将台上了。他做了一个简短的训话,检查了人数和服装,就出发了。祖父挺胸走在队伍前面。在他走过去的白雪上,士兵们发现有殷红血迹。队伍沿着他的足迹,不顾一切地加速前进,行军30余里,终于到达了终点。讲评的时候,士兵们看到祖父的脚还在流血。(参见《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

从先祖父练兵等细节小事,可以看出他治军的严格,真正为国家为民族为国防倾尽心血。他的所部在同日本军队的较量中表现出的战斗力和坚强意志,都与他平时励精图治的努力有着紧密联系。

先祖父常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就轻如鸿毛。”正是因为先祖父抱着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决心去打仗,他才会在战场上吼出这样的战斗口号:“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地,后退者死!”而也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国共两党将士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我死则国生”,被抗日将士们在反侵略的战场上实践了。

作者为张自忠将军孙子,民革四川省委原副主委

猜你喜欢

张自忠祖父士兵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祖父瓷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士兵独白
祖父的一封信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鸡犬不宁
古代士兵黥面琐谈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