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侯门著风流
2015-11-09陈沫吾
陈沫吾
提 要:侯开嘉先生是当今中国书法界集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与书法教育于一身,并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也是集“德、才、望”一体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和阐释侯开嘉先生的书法艺术与人生经历,对时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治学,启发后学,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侯开嘉;书法;教育;精神;意义
侯开嘉先生于1946年5月出生在四川宜宾,现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第十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评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是当今中国书坛为数不多的集书法创作、学术、教育于一身的书法艺术家。
一、侯开嘉的书法创作路径
侯开嘉先生习书早年师从宜宾银际霖先生。银际霖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系四川省江安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宜宾一中校长、宜宾师范校长,宜宾四中老师,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书法艺术水平也很高,属于宜宾地区知名教育家,也是宜宾地区现代杰出的书法家。侯开嘉先生幸获机缘,入室受教,获益良多,同时还得到宜宾地区的书法名家高步天先生的指授。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书法艺术走向复兴的开始,侯开嘉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也由此而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曾先后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三、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一、二、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并在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中荣获“全国奖”,获得湖南电视台举办的国际书法电视大赛金奖,作品被收录到《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一卷)、《中日代表书法家展作品集》等数百种国内外书法专刊专集之中。侯开嘉先生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上,独辟蹊径,通过多年的探索努力,最终寻找到一条碑帖融合、篆隶相生的破体书法艺术创作之路,善用雄强的笔力,书写豪迈雄强、气势磅礴的盛世经典之作。他潜心于学习与创作,理性地思考与研究,对书法艺术的态度严谨认真,对民族文化则是崇敬与膜拜。20世纪70年代,他创作而散落在民间及朋友中的书迹,似乎以行草书为主。他早年创作的行草书作品并不走典雅工细之路,从其线质中流淌出的是一种意气风发、倜傥野逸的情感冲动。“古、拙、雄、强”是他作品的基本格调。而这种格调被他一直坚守并不断发展、演进,这既是对一个书法艺术家眼力的考验,也是对一个书法艺术家自持力和信心的考验。他不断探索篆隶相结合的破体书法,并把行草书的“古、拙、雄、强”迁移到破体篆隶作品的创作中。传统的观念认为,唐人书法是后代书法学习者难以翻越的一座高山。所以,绝大多数的书法朝圣人止步于唐代法帖而不敢再前行探源求索。在20世纪90年代直至今天,更多的书法人认识到取法乎上,其实应该上溯到魏晋以远。而理论先行的侯开嘉先生显然清醒地认识到魏晋风骨不一定完全契合自己的性情与创作,他选择了汉人隶书碑刻以及先秦铭器上的大篆文字,这种超越时好的做法自然引发时人的不解,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被一些对中国古代典籍知之甚少的人所诟病。但是,他对于无知者的抨击不屑一顾。他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与追求,坚守自己的艺术品格,丝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在全国第五届书法展览中,他的大篆对联作品获得了“全国奖”,这既说明他在书法创作上的艰苦求索已经得到书法界专家学者的认同,也表明他在书法创作上选择篆书、隶书的学习取向,开创篆隶结合的路径是完全正确的。无论是篆书还是隶书,侯开嘉先生都以自己“古、拙、雄、强”的审美标准进行取舍。天汉时代的《石门颂》《张迁碑》《鲜于璜碑》《莱子侯刻石》《褒斜道刻石》以及稍微晚一些时候的《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成为他最酷喜的范本;先秦朴茂豪雄的《散氏盘》《毛公鼎》等,是他十分钟爱和案头必备的碑帖。对此,他不断地吸收、消化,并进行析解,使之与自己的性格相调和,从而形成大家耳熟能详的侯开嘉破体书法风格。我们欣赏他的作品,犹如在倾听大海的波浪声、大江的惊涛拍岸声,让人心中涌动一种豪迈、自信、坚毅、勇敢的大国豪迈气概。大国雄风,浩然正气,是贯穿于他作品中的一种精神。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四川电视台特约请他现场创作一幅“铁血川魂”破体篆书风格作品。其气势震撼、威风夺人的正大气象,完全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解读开嘉先生的作品,你一定会激动难以自持而从中获得许多启示。侯开嘉先生的书法创作,影响了蜀中一大批书法后学者,也成就了一大批书坛新秀。
二、侯开嘉的书学研究精神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侯开嘉先生一生致力于书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侯开嘉先生的书学研究的史学观追求,就是秉承“实证出新”的观念,运用传统考据学的方法,以“史考”为依归,以传世实物的考订为宗旨,以不被常人关注的线索脉络或现象为关注点,预想性地设计,理性地思考,从而在书学研究领域中表现出一种先知先觉性。
陈振濂先生曾针对侯开嘉的书论说:“其理论研究之特征,是每发必有新见”。也就是说侯开嘉先生的学术研究每每有新意。开嘉先生在介绍自己学术研究时也曾谈到,他特别注意学术的“新”“争”“深”。总体而言,“新”“争”“深”基本概括了侯开嘉先生的学术研究特点。
所谓“新”,用侯开嘉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有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应用新材料、利用新的学术成果。”对于理论研究者而言,“有新发现、提出新观点”无疑是重要的。有新发现和新观点,才能推动学术的进步和发展。开嘉先生在书学研究方面能取得很大成就,这与他注意新材料和新学术成果的利用关系是极其相关的。同时,他善于在“大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新观点,通过“小心求证”,使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学界关注和讨探,将问题引向深入,将学术研究引向一个深度和高度,展现出他致力于学术研究“争”的特点,这是极其不容易的。侯开嘉先生研究的另一个特点则是“深”。这个“深”不仅指出开嘉先生的学术文章有深度,更是指出他对特定问题的研究深入而持久。他十分注意“应用新材料”“利用新的学术成果”,这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后来者具有重要“方法论”的启示、借鉴意义。
侯开嘉先生在著书立说方面,颇多创见。1981年,他的《书法创新年龄规律》论文入选“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与沙孟海、黄绮、陈方既、陈振濂先生的四篇论文并列为大会宣讲论文。1984年,他在《书法》杂志上发表《“用笔千古不易”吗?》一文后,引起书坛长期的激烈争论。他的代表论文还有《题壁书法兴废史述》《隶草派生章草今草说》《中国书法艺术笔法发展史概说》《竹简的发明对汉字文化的重大影响》《俗书与官书的双线发展规律》《西学东渐与清代碑学兴起的思辨》《论破体书法的缘起和发展》《吴昌硕六十岁前后的变法》等,以及对包弼臣、吴昌硕、齐白石等的研究,都足以说明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研究成就。他曾出席在北京、沈阳、澳门、东京、南京、香港等地召开的有关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应邀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北京画院等高校或研究机构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他撰写或编有《中国书法史新论》《侯开嘉书法文集》《侯开嘉书法集》《蜀派书法名家精选·侯开嘉》《中国近现代名家书法集·侯开嘉》等专著,是当今中国书坛最具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家之一。
侯开嘉先生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他清醒地认识到现当代书坛在篆书、隶书创作方面的缺失与“二王”一系的行草书作品的充盈,所以他坚定地选择以篆书、隶书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通过自己理性的思考,明确自己发展定位,克服了盲目性和朝秦暮楚、无所适从的现象,其创作成果很快在当代书法界取得了应有的地位。侯开嘉先生的书学研究范围很广泛,重点突出书法史学、书法史论的研究。其在书法理论研究上的建树,数次引发书法理论界的激烈论辩。他的论著澄清了书法史上诸多悬而未决的疑案。他在理论上以碑学中兴、书法史论、书法技法尤其是笔法的研究为主线,每发新见,既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心悦诚服。
他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其研究的论辩逻辑性、论述挑战性、选题典型性都很强。他善于利用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资料,旁征博引,增强自己论文的说服力。他的研究敢讲真话,叙真情,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勇于说“不”。同时,他善于厚积薄发,写好研究文章,先是放一放,多加推敲,以免发表之后,引来人家商榷,避免给自己留下一些遗憾。他的学术论文,往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之后,才与读者见面。他认为,只有如此,研究才深刻,文章才有可读性,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开嘉先生的书学理论研究极富开创性、创新性,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自立新说,这是当今书法理论界难得的学术品格,也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学术研究精神与治学境界。
三、侯开嘉的书法教育意义
1996年,四川大学作为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较早恢复建立艺术学科的大学之一,及时成立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并于1997年先后开设了硕士点和博士点,继后开设并招收书法专业本科生。侯开嘉先生就是于1997年从宜宾书画院被作为人才引进到四川大学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他始终贯彻学校“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发挥综合优势、崇尚人文精神、倡导艺术创新、争创一流学院”的发展思路。自他走进四川大学后,川大先后培养了十三届书法硕士生,四届书法博士生,培养专科、本科学生不计其数。时至今日,开嘉先生虽已退休,但仍然不计报酬地服务于培养书法博士生而呕心沥血地奉献着自己的年华,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侯开嘉先生从一名社会型的书法家,走进高校书法讲坛,成为如今的书法大家、知名学者、书法教育家,为当今中国书法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四川的书法崛起奠定了基础,在书法创作与书法研究、书法教育方面都体现出了他应有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地位。
首先,四川书坛在侯开嘉先生的开拓和坚持努力下,率先在中国当代普通高等院校成功建立起书法学科。从开设书法硕士点、设立书法博士点,到设置招收书法本科专业,使得书法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体系。由此,在四川普通高等院校中实现了从无到有,终于实现了蔡元培先生早在20世纪初期关于在高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理想。
其次,在他的主导和努力下,培养了一大批书法研究、创作和教学人才。侯开嘉先生自到四川大学后,四川高等书法教育学科从此设立。他是四川第一位书法硕士生导师,亲自指导过六届书法硕士生,他们之中如吕金光、王书峰等不少人已经成了知名的学者、教授和书法家,并继续在为培养书法人才、壮大书法创作队伍前行着。侯开嘉先生如今还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亲自执教辅导博士生,这实在令人敬佩。
第三,为引领社会大众化的书法普及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四川大学从1997年开设书法课后,侯开嘉先生除了培养书法硕士生、从事学术研究与书法创作外,还先后给书法专科生、本科生上过课,也上过书法公共课,亦给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生上过书法课。25年前的“墨林新枝”书法展,是中国于改革开放中,在社会上兴起“书法热”的背景下,宜宾地区举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大型书法展,参观者达数万人之多,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实现了出作品、出人才,繁荣地方文艺的目的。25年后的今天,宜宾又举办“墨林新枝书法回顾展”,充分反映了当年侯开嘉先生培养的人才、搭建的平台、发展的队伍在继续成长壮大并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效应。同时,开嘉先生还亲自为回顾展览撰写前言,继续为推动四川地方书法事业的发展繁荣不辞辛劳。作为一个知名的书法家,愿意花如此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普及性的基础工作,是十分令人尊敬的。
第四,侯开嘉先生在书法创作方面,始终坚持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坚持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在发扬传统上超越,用自己的实践为后学者标明了正确的方向。
总之,侯开嘉先生对当代四川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研究和教育的推动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在为人、为学、为艺方面都为后学树立了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结束语
侯开嘉先生已迈进古稀之年,跨进了“人书俱老”的阶段,一种大憨、大智、大巧、大拙、大朴、大破、大立、大器、大美、大家的境界与风范正在得以形成和展现。我认为,侯开嘉先生是一位十分值得关注、研究与推崇的当代书法家。
但遗憾的是,我们一些研究者总是追求和苛刻一个书法家的完美性。其实,艺术创作中的不完美性本身就是一种大美大智的追求。研究侯开嘉先生的意义必须要将其人其作品其学术成果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中去,放到蜀中当代书法创作群体中,不然就觉察不出其意义所在。笔者认为,侯开嘉先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时代意义:
一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他被礼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充分体现出他在“德、才、望”方面的地位与社会引领作用。
二是自他于1997年步入四川大学书法教育讲坛后,实现了四川高校书法教育专业从无到有,从专业设置的落后到目前本、硕、博体系的完善建立。这之中侯开嘉先生无疑发挥出一个拓荒者与奠基人的作用。
三是侯开嘉先生在中国书法教育逐渐复兴时期走上书法教育之路,在四川承担起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辟高等书法教育,不仅弥补了四川高校书法教育的空缺,而且还培养出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四川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四川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是侯开嘉先生填补了碑学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研究的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侯开嘉先生致力于碑学研究与实践,也不放弃帖学,更多是碑帖结合,实现了书法线条上的立体厚重感,打破了长期以来崇尚帖学的格局。随着碑学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多元文化的出现,日后帖学与碑学双线发展、并驾齐驱的局面必将灿烂兴隆。
总之,从侯开嘉先生的学养、创作水平与对复兴当代中国书法艺术教育的贡献看,他是当今中国书坛乱象丛生中难能可贵而又不可多得的一位真正书法艺术家,也是中国西部综合性高校中率先建立起书法学科体系的先知先觉者与实践者。其书法学习创作路径、书学理论研究成果、书法教育理念,必将载入中国书法史册,对觉悟后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题图为侯开嘉先生近照)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