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辨疑
2015-11-09陈述爵
陈述爵
一、命题的由来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本是他受清代著名学者焦循“一代还其一代之所胜”的启发,把诗歌即诗词曲的发展大致归纳为三条线索(或曰角度)的第一是时代所言,即从文学发展的时代性成就的角度所下的结论。近年来国内文学界无论广州或成都都有不少人持这种观点并加以发挥。他们认为,第一,旧体诗词和现当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冲突不可调和,新词难于融入;第二,立意僵化,套话连篇,内容干瘪,缺乏创新的“老干体”几成主体;第三,结论:今日旧体诗词的创作是“古代伸进当代的一条“小尾巴”,是“古色古香的火炉虽然还有些温暖,但炉中装着的却是充分燃烧之后的余烬。”也即是说,旧体诗词在今天已走向没落,再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了;如果存在,则只是伸进当代的“小尾巴”或燃烧后的“余烬”。(参见谢轶群:《这一炉温暖的余烬——关于“旧体诗词复兴”的思考》)2014年8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以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的传统诗词获奖再掀波澜。有人认为,获奖作品文体的僵化,已经把文学最重要的活力抹杀掉了。
就文学演进的一般原因看,一种文体的繁荣,与当时的艺术和社会生产力(生活)及其中介关系分不开的,它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自己的文学高峰。马克思赞美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诗剧,是一种规范和不可企及的范本,是不可逾越的。希腊史诗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它充分反映了西方古代民族中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时代,真实再现了历史上永不复返的阶段的生活。后代只能产生自己的文学高峰,今天的诗人无法写出像前人那样辉煌的辞赋、杂剧或传奇。就诗词发展的情况看,一种文体渐行既久,趋于定型,形成习套后,才气不足的作者,养成因袭模仿之风,丧失了原来创作的精神和能力,于是流于随兴赋写者多,胸怀文学创新的理想者少;个人圈内传阅、朋友唱和者多,引起文坛和社会注目、广为传诵者少;抒发古之幽思、意趣者多,展露现代思想意识者少。这种带规律性的文学发展风气,不仅在中国,西方也是如此。
二、“发展论”的表面性
然而,文学历史的发展要素又是多方面的,它和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生产水平、美学取向等通力合作而呈现出它特有的发展景观,其发展轨迹又是错综复杂的。因此,文体的变迁对创作的具体影响不是绝对的,前后历史不能截然划分,有时同时出现双峰对峙,有时又会异代突起。1.就诗歌内容上,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文学即人学。具体说,有其社会的需要。古今的文学作品都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人类道德品质的评价,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识,所以说,人的思想感情有明显的共通性、继承性。2.就诗歌形式上,古今文学也有其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从诗经、楚辞到魏晋、南北朝诗歌,无论在表现技巧方面还是在比、兴手法和语言的音乐性、格律化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唐诗为例,它的繁荣,有其社会原因,但前代诗歌的发展,如汉魏乐府、五言古诗、六朝声律就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王国维说:“古诗敝而有律绝”(《人间词话》54)。事实上并非如此,唐代律绝兴盛的同时,古诗如乐府经过改进,也同时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代表作都是古风、乐府诗,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和李贺的许多名篇也是古体诗。王国维说:“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古时卿大夫相见的礼品),而词亦替矣。”(《人间词话未刊稿》2)事实上,数百年后,清代又出现了词的复兴时期。即以南宋词而论,南宋初年中兴词人如辛弃疾、范成大、陆游,中期的陈亮、姜夔、吴文英、史达祖,末期的刘克庄、刘辰翁、刘过等,这一大批著名词人,他们爱国主义的光辉作品,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南宋词人与作品的数目大大超过了五代和北宋,可谓词的兴盛时期。而南宋婉约词的题材亦有所扩大,并不断进行艺术创新。所以说,前面的极端抽象性质的文体演进论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
马克思说:“的确有一种老生常谈的真理,说发生、繁荣和衰亡形成一个铁环,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都包含于其中,并且必定要统着它走一圈。所以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亡,这也没有什么可惊之处。不过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了肚皮致死不同。”“说发生、繁荣和衰亡乃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要把一切东西都塞进去固然可以,但要借助这些观念去了解什么东西却办不到。”(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书第一部分《研究对象》第一节)。从上面看来,事实与泛论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说明文体演进论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有着严重的表面性。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词代表了有宋一代的突出成就,但与之同时,宋之诗,它的理趣——情境、说理,也处于一流的地位。天才的作家,有志于诗歌创作爱好者,运用旧的文体,同样能够写出优秀的作品来。如清康熙年间,举世词作平庸之际,也是在小说与戏曲文体已经创作出众多杰出作品之后,纳兰性德的诗词,“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大漠荒寒之作,情到意到辞到境到,依然创造了一片生机活力。而王国维推崇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52)道光年间的龚自珍,这位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其诗、文、词各体兼长,他的315首《己亥杂诗》,以诗绘史,开一代诗风,运用旧体绝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真实的历史现实,表现了他憧憬改革的未来的献身精神,表达了变革政治的强烈愿望。
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带来文学体裁的多样性。壮烈的历史场面,狂风暴雨的矛盾斗争,需要有容量大、篇幅长、表现力强的文学体裁来反映,而生活里的小浪花、小涟漪则要求以灵活轻巧的文学体裁来表现。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有的体裁失去生活基础而消亡如八股文、试帖诗,有的体裁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保存下来。后者则属于为大多数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裁,其往往在新的文学体裁产生以后,经过一定的革新、形式改造,仍可为表现新的内容服务,如律诗、绝句、词等样式。所以,新体裁产生,并不意味着旧体裁的全部消亡。旧体裁只要在表现现实生活上确有它独特的长处,就会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的30多首旧体诗词即是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又反映着不同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为人们所传诵。
随着时代的推移,文学体裁日趋丰富(包括当前的网络文学),多样是必要的。这是因为文学体裁是表达文学的思想内容的具体样式,是适用于反映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又受制于作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革新、艺术经验的积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各种文学体裁只有适应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并和民族的优秀文学传统结合起来,才能健康发展并逐步完善。
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前苏联十月革命后,就曾出现了列宁批判的“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宣扬要把旧的艺术形式从地面上消灭之后,用实验的方式“创造”出“纯而又纯”的代表革命新时期的无产阶级文化来。他们说,普希金是“尼古拉一世的走狗和上流社会的假绅士”,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作陈旧的文献,要尽快送进历史博物馆。这实际是马赫主义(凭感觉经验)对文化遗产的虚无主义的翻版,早为人们所唾弃。
三、当今旧体诗词创作之现状
纵观我国文学创作历史,前期优秀作品,富有文体初期特有的天然之趣,而后期的优秀作品则多能在限制中显现出属于其时代的美感特质。旧体诗词由于在民族审美心理中积淀极深,其典雅的语句、和谐的音韵、清丽的风格,早已塑就中国人的基本审美趣味。它篇幅短小,凝炼含蓄,富于音乐美。当前古典诗词创作热情高涨,除西藏、台湾外,全国各省、区、市和香港、澳门都有诗词学会,参加诗词活动的不下200万人;诗词刊物以数百种计,中华诗词学会编辑的《中华诗词》发行量已超过2.5万册,跃居全国所有诗歌报刊的首位。《人民日报》和文化部主管的《文化月刊》都开辟了诗词版,《芙蓉》纯文学大刊也开了《新人旧体》专栏,并推出了不少网络诗词作者。至于个人编印、出版的旧体诗词作品集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一大批有影响的现代学者,除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外,还写有数量不等的旧体诗词,以现代学术入传统诗词。此外,官诗、商诗也很普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诗词学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在北京联合举办诗词大赛,参赛者不下数十万人,作品一年约10万首,几乎是全唐诗的两倍。全国呈现出一派旧体诗词复兴的新气象。
不可否认,在当前旧体诗词的创作中,仍是诗多而优秀者少: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从形式到神韵都较完美的不多。总体来看,旧体诗词创作是自然题材多,社会题材少;应景赠答多,触及社会生活少;吟咏古迹凭吊古人多,对历史作科学反思少;套话歌颂多,关注热点少。它们大多内容空泛,立意僵化,习惯性地紧跟时政,限于狭小圈子的个人唱和,显得平庸。平庸是旧体诗作者的致命弱点,是旧体诗振兴、繁荣的大敌。这就需要我们的诗歌创作者,关注民生,贴近生活,发掘新鲜题材,反映真实的历史和社会风貌与时代特色。对于有志于诗歌创作改革者,需要我们继承前人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向前人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民间歌谣学习,吸取精华,不断创造出新鲜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反映我们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人民的心声。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诗歌来。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