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庸之道”,抓养成教育
2015-11-09周红
周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教育首先就是要培养习惯,习惯成自然,正向习惯即正向能力。因此,从规范学生习惯入手,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我们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在养成教育具体落实中,如何把握方法,如何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如何收到切实的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在养成教育落实工作中,我把握“中庸之道”,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案例一:雷霆万钧与春风化雨
曹阳是我班的一个问题学生。从开学分班那天起,就表现出好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开学第一周,就经常违反学校纪律,课间打闹,上课随意说话,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第一周的周末,就打了一次群架。学校政教处根据违纪处理规定,给予曹阳警告处分。受到处分后,曹阳情绪低迷了几天,随后又“活跃”起来,不断地违纪,颇有“破罐子破摔”之意。
针对曹阳的情况,我决定采用“润物有声”的方式,尝试打开他的心扉。我找他谈心,和他谈生活,谈人生,谈理想。我发现他有了一定的变化。后来,我又尝试给他“写信条”,不断地鼓励他,激励他。
学校开展最美班级建设时,我鼓励曹阳,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正向转化”的榜样,并让他参与班级管理,激励他做班级“管理星”。曹阳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自己在纪律上表现优秀,还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他有时还会犯错误,我对此也绝不姑息,仍会“惩罚”他,但会注意艺术性。如结合我校八年级“雅言诵读”活动,“惩罚”他给同学们诵读励志故事,并让他给大家讲解故事的内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曹阳的长期教育,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前一阶段的单项星评比中,曹阳被学校评为“管理星”,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案例思考:
《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中庸》第一章说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宋代理学家朱熹一语道破“中庸”的精髓,就是“不偏不倚”,即,“适中,无过,无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
根据中庸之道,我认为,教育所谓的“问题学生”,既不能一味地采取高压态势,也不能一味地和风细雨,而是要把“雷霆万钧”和“春风化雨”有机结合起来,选取恰当的方法,严爱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案例二:君子慎独
我校实施养成教育后,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行动起来,除了在思想上动员外,更是人人严加看管。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看管之下还有戒惧,在失去看管时便“反弹”,这就是没有做好“慎独”。有一天上晚自习,老师有事晚来,班内学生很乱,我就给他们讲了讲“慎独”。他们懵懵懂懂,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懂得了一些,便安静了。以后,我又让学生写养成教育日记,让他们每天自我反思,反思自己每天的好与坏,得与失。并且,每天早上举行“晨评会”,由小组长或班主任进行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是“做好人人”“人人做好”,班级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案例思考:
《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抓好每一个个体,是抓好整体的基础和保障。我把握慎独思想,教育每个学生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是一门艺术,德育更需要智慧。打破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严看死守”,向“经典”学习,在实践中反思,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