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的课外阅读引导
2015-11-09王璐
王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其实,一旦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教学的好多问题就易如反掌了。我在一二年级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让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优秀书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所以在学生刚入校初学拼音时,我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拼音类的读物,每天坚持看30分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给家长读5分钟,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这时,我并没有规定孩子必须看什么书,只是和孩子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去读,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让他觉得阅读并不是一件难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孩子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因此,我还推荐了一些以图为主的绘本图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都是比较经典的,孩子喜欢看图并乐于给家长、老师讲一讲图上的意思,不仅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还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上了二年级,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多,也不再满足只看绘本和拼音读物了,更喜欢看的则是一些情节多、感人的故事。假期中我推荐了5本书,发现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因此,我把这三本书作为本班的共读书目,每天坚持30分钟到1小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等到阅读课上互相交流。在阅读课中,孩子们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自己读完的感想,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一节阅读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与此同时,我还推荐了《夏洛的网》的作者怀特其他两本书《吹小号的天鹅》、《精灵鼠小弟》,很多孩子读完以后哈哈大笑,下课后还和我说自己的感受。
2.利用教材,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我们教师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个例子出发,让学生爱上除课本外更多的文章。但是文章这么多,应该看什么呢?我想最基本的就是从课文出发。
学习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把资料在课前读熟,上课后互相交流。课后还要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去读。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称赞》课文选自张秋生作品,课后我推荐了《小巴掌童话》让孩子们来阅读。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也是选自张秋生作品,还剩余一两分钟时我推荐了《张秋生与小鹿的玫瑰花》,孩子们读书的兴趣顿增,这本书也因此成为了我们班的“漂流书”。
读熟课文的内容根本满足不了孩子的阅读量,有些孩子又不能完全找到老师所推荐的每一本书。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让孩子们每节课都带上同步阅读书,课上留下一部分时间让孩子们阅读。因为同步阅读上的内容和教材上的内容有着内在的关联。
二、重视反馈,多元评价
虽然每天都留“读书30分钟到1小时”的作业,但是如何才能检测学生有没有阅读呢?我设计了一张阅读检测单,内容包括摘抄书中的好词佳句,读完后有哪些感受。阅读单中还有一项就是家长听完后的感受,并且要给孩子讲故事评星。让家长的评价参与其中,激发孩子的阅读、表达兴趣。每周周末发一张阅读检测单,读书快的可以写读了哪本书,读书慢的可以选择一个故事来写,周一上交。在周四的阅读课上选择写得好的给大家读一读,不会写的也就能模仿着写了。
我坚信只要在六年小学生活中不断坚持课外阅读,一定会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会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积累、爱上写作、爱上广博精深的人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