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
2015-11-09黄渤琳
黄渤琳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多维度、多边界地接收到各式各样的信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的进步,公众参与的愿望增强,对政府事务真实信息了解有迫切的需求,这使得政府必须快速、准确、合理地进行信息公开。可是,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配置不完善,公开信息的方式、内容等有一定的欠缺,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政府有关行为失范的消息蔓延且被夸大,对政府公信力有严重影響。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日渐提上日程。
关键词:网络 政府公信力 政府
一、网络背景下的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的理论界定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义务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简言之,政府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即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事务的满意度。
政府公信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维护着社会的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才能政通人和,国家才能发展进步。
(二)网络的发展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据统计,我国现有网民数量达6.48亿,微博用户达2.49亿,手机用户数量达5.57亿,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5.8%,网络已然成为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的舆论场。网络的普及,信息的高速传播,使得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并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网络舆论由此而生。我国目前的网络监督不完善,加之网络有平等性、隐匿性的特征,公众可以随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出现官员腐败或者政府行政不作为的情况,一篇文章、一段视频都可以使情景再现,由于更多的公众参与讨论,在辩论和讨论的过程中会形成舆论趋向,这些都对政府公信力有一定的影响。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是多方面的,下面从环境、制度角度仔细分析一下。
(一)环境要素的客观影响
纵观全球,当前有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信任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与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矛盾,譬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社会治安、犯罪率增加等问题,由于政府面临的是多元化、复杂化的环境,从而导致某些问题治理不及时或者治理不妥善,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客观上导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公众能够多方面地获取信息,公民话语权增强。由于我国目前网络监管不明确,而网络又有隐匿性、可操作性等特征,一些不真实的消息未经核查就传遍网络,如果涉及政府行为偏差的问题,甚至可能以惊人的速度在网上进行广泛的讨论、传播。
(二)制度要素的不完善
政府公信力的核心层是制度,政府公信力的塑造主要依靠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政府在执行公务,行使政府权力时都是按照制度的程序进行,一个好的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而目前我国的制度并不完善。其一,问责机制的缺失。问责机制是指政府拥有的权力应与承担的责任对等,形成权力与责任,行为的实施与后果密切相关的机制。而我国目前问责制度欠缺,在出现事故时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各个部门互相推诿,又或者是被问责的官员后续处置方法不当,诸如此类都会破坏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其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健全。在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无论是关系切实利益的政治生活,还是国家的发展政策,每个公民都有权利知悉。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政府倾向于公开“正面”信息。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在网络时代,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处理网络舆论,任由舆论蔓延,对政府形象会有很大的冲击;如果政府认识到自身不足,在制度与自身方面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发展的要求,就会提升政府公信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约束性,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行为的规范,形成以制度管人、办事、管权的规范机制。首先,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应明确责任主体,部门与岗位的责任应明晰,防止出问题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明确责任与奖惩的对等,对玩忽职守的公职人员给予处罚。其次,建立政府信用监督机制。一是政府公职人员自身的监督,可以将信用考核纳入政绩考核范围。二是司法机关对政府人员的监督。在政府人员述职的过程,进行信用审查,如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再次,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只有把信息公布于阳光下,才能使政府的活动透明化。政务公开,有利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能够有效处理危机,保证公众利益。
(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应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打造一个真正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管理好公共社会事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才能密切与公众的联系,提升政府公信力。除此之外,政府应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政府行为应以法律为依据。在法律面前,政府与公众是平等的,法外无特权。为满足公众需求,政府可以开设电子政务,了解公众需求,传播政府信息,以此便民利民。
总之,网络是把双刃剑,政府只有充分利用好网络,不断审视自己,努力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公众的需求与期待,展示自身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一面,才能真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吴威威.良好的政府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2003(6).
[2]减伟,范存殡.政府公信体系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2004(11).
[3]李祖华.政府公信力[J].太平洋学报,2006(7).(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