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2015-11-09刘茄葆

学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刘茄葆

摘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导向。它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探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体现了教和学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关系到教学质量高低,也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素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教学改革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才能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多年来,我们一直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理念。但是在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角,充当着“四个代表”的角色:该让学生说的,老师代表说了;该让学生读的,老师代表读了;该让学生做的,老师代表做了;该让学生思考的,老师代表思考了。教学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现状必须改变。在此,我谈谈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的认识、贯彻与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肯定。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学生活动多,就是发挥了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是有所体现关键要看教师采用什么方法“导”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学,乐思。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和“练”。只有这样,“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思維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引导学生去“思” ——开发智力,引导学生去“练”——培养能力。

点拨:要点在要害处,使学生在迷茫中豁然开朗。“拨”要拨在关键处,使学生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茅塞顿开。

疏通:即疏通思路。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时,常因经验不足、思考方法不当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思维受阻,思路中断,这时教师要恰当地疏通学生思维障碍,使其思路畅通,谋求新的解题途径。

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

1.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备课。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反复认真地研究材料。

2.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学习目标不正确就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3.精彩的导入取决于教师的匠心独具。导入非常关键,如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整个班级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

4.教师在课堂调控和组织上起主导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使用经过验证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必须要有水平,要针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的思维和主题进行讨论的焦点”在课堂上深度充分参与。

5.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升华的理解的基础上的教学要做到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语文课堂上,学生的答案有时是丰富多彩的,但必须有教师的画龙点睛!

6.教师在调动和激发学生上有主导作用。教师评价对鼓励学生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心灵的沟通,使学生认识你,了解你,所以选择你,信任你,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创新和创造意识,提高运用能力。

在此,我再谈一下学生理解的主导地位。如果把课堂比作战场,教师就是指挥员,要把打仗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把仗打赢;如果把课堂比作舞台,教师就是导演,要把演戏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把戏演的精彩;如果把课堂比作赛场,教师就是教练员,要把比赛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把比赛赛出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图使学生在学习时始终保持主动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任何机会都不能忘记给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预习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也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例如:让学生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往往是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完全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常思考才能有所怀疑。请教一个问题在课堂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流程的重要手段。

讲课时,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争论,善于质疑,使学生具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巩固知识时让学生总结要点,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进行大量的练习。

总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这一教学思想的辩证关系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发挥。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教师是传授知识、组织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体,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把握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