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11-09雷学刚
雷学刚
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重庆文化建设如何与直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重庆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但是,重庆文化建设离党的十八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还有极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体制机制和政策不配套;二是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市、县两级“场馆”建设发展不均衡,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免费开放配套资金不落实;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手段不多,方式不新,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基层文化服务单位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四是基层文化专业人员管理体制不顺,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人员兼职过多,问题比较突出;五是社会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共建共享,“大文化”发展框架仍未建立,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了文化设施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浪费;六是文化精英人才和大师级人才稀缺;七是文化平台欠缺;八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社会力量投入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文化建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探索与解决。
二、重庆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封锁和孤芳自赏的产业发展已成为历史。合作发展、捆绑发展、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已成为当今各种产业发展的主流。从当前形势看,重庆文化建设只有注重与顶层设计、科技、旅游、市场的融合发展,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文化建设要与顶层设计相融合
顶层设计就是对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模式、配套政策进行科学谋划和规范,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对文化建设进行宏观定位和战略规划,从而增强文化建设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1.出台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研究制定资金投入的相关配套政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长江文化、石刻文化、陪都文化、移民文化”等是中华文化大观园的璀璨明珠和瑰宝。要把这些先进文化传承好、弘扬好、利用好,离不开资金的有力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建设文化强市的财政保障机制,明确全市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和稳步增长。二是要建立支持重庆地域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的配套资金政策,为研究重庆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文化地标、文化生态、文化形态、文化精髓、文化传承打造有重庆特色文化名片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要研究出台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给予建设配套资金政策。
2.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文化建设也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本,通过引进一批、培养一批、使用一批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打破常规引进高端人才。对一些急需的又能够为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内和文化界有重大影响的特殊人才,应打破常规,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使之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要对高精尖人才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影响。二是以发展的眼光培养人。舍得下功夫、花本钱,瞄准国内一流的文化名家、一流的文博单位、一流的文艺院团、一流的民营文化企业、一流的研究院所、一流的院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筑巢引凤、草船借箭、借鸡生蛋、联合攻关”的办法,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以工作实绩使用人,打破学历、职称、职务、年龄等限制,不拘一格大胆启用能力强、素质高、业务精的各类文化人才,让他们脱颖而出,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催人奋进的生动局面。三是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基层文化、文博、群文管理队伍、各类群众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和社会文化辅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以及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形成专群结合、以专带群、以群促专的文化大军。
3.科学编制重庆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庆市文化建设的“十三五规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是增强全市文化工作计划性和指导性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重庆文化“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要体现文化企事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深入广泛调研重庆市文化建设中即将启动和推进的重大项目,例如我市文物科技装备保护基地、马戏城等大型文化设施项目,奉节天坑地缝、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要纳入我市“十三五”规划的总盘子。
(二)文化建设要与科技相融合
科技为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实践证明,文化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此,我们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大文化建设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巴渝特色、三峡风格、西部一流、国内前列”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1.与“互联网”+时代融合。2015年7月4日,李克强总理签批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互联网”+成为加速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国家战略。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文化行业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化,从电子阅读的逐渐普及到剧场、影院的网络低价售票,人们对网络依赖的不断增强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互联网+文化产业,就是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和重构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运用互联网快速、高效和国际化的思维,加强我市的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市文化建设的总体效益。
2.与科技研发融合。科技是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文化与科技研发融合的核心内涵是不断提升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文化与科技研发融合就是要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层面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与新技术运用融合。科技对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有着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最近在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就是体验厚重文化,领略新兴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的生动平台。现场,重庆日报研发的“重报智能阅报屏、智能充电桩、智能导购机”三种新型智能数字终端亮相NI馆,引来了众多市民的围观体验互动。在大足展区,《牵手观音》美轮美奂,耀眼夺目的舞台效果实现了自贡灯彩新技术与大足石刻的经典造像的完美融合。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展区,观众一边享用盐商美食,一边欣赏美女机器人演奏的《茉莉花》。这些生动的实践案例,为我们把文化建设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成果转化的广阔空间。
(三)文化建设要与旅游相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重庆市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为重庆市加强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力:
1.着力打造以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规划馆、各种会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名人旧居等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发挥重庆“城市客厅、城市名片、城市地标、城市文化”的传播辐射作用,进一步展示重庆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2.着力打造以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仙女山、金刀峡、天坑地缝、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为依托的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吸引中外游客看重庆、写重庆、画重庆,进一步增强重庆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3.着力打造以民国街、洋人街、磁器口古镇、来滩古镇、松溉古镇、中山古镇、白沙古镇等文化名街名镇为依托的民族民俗风情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的民族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进一步提高重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文化建设要与市场融合
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靠市场来实现。市场的终端主要是看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欢迎不欢迎。因此,文化在与市场融合方面,应加大以下三个方面的力度:
1.加大市场调研和培育的力度。市场调研和培育是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基础。文化产业的打造必须依靠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艰苦细致的市场培育。从投入与回报的内在效应看,文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一次投入、永续利用的特点。例如云南投入400万元创作了大型歌舞剧《云南映象》,当年收入就达到6000万元;电视剧《乔家大院》拍摄,山西祁县投入200万元,播出后轰动了全国,次年“五一”期间就接待游客44万多人,门票收入近千万元,综合收入达亿元。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有着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城市形象等一系列联动效应。所以,要坚持培育各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合格市场主体,建立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才能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体系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转变。因此,通过深入调研和市场培育的实践验证,在文化建设上要采取政府投、社会聚、外资引、内资增等多条渠道,才能使文化投入有一个大的增长。
2.加大政府引导投入的力度。对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为主,充分发挥财政在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对竞争性文化产业,要运用市场机制,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应探索各种投入形式,诸如:以竞价方式确定合适的投资人,以股份的方式吸纳投资,政府采取鼓励政策,吸纳财团,民间资金,政府参与投入引导资金,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把社会闲散资金变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流。大量生动的实践证明,多形式融资,打造雄厚的资金链,是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
3.加大市场融合的力度。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努力消除各种影响文化市场运行的消极因素,才能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应面向市场招标购买,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大循环”。
综上所述,重庆市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重庆文化建设就会焕发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就会谱写出新的华章。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