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探索
2015-11-09张绍友
张绍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这表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只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才能成为社会风尚,其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但毋庸讳言,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还存在不少困境,考察这些困境并寻求消解之道不无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困境
从实践来看,除了大众作为主体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认知结构、综合素质等个体背景差异的主观因素外,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主要还存在如下困境。
(一)认知性困境
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形式,应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并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使他们记得住、听得懂,不断接受,认同和践行。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破碎处,无物可存在”。[1]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本上必须依赖话语建构,通过话语来描述、陈述和反思。但现在的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共24个字: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这24个字确实是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也为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共同认定,做到了科学准确,但通俗简明上,还不太令人满意。对普通民众来说,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难记。24个字太长,而且还要分三个层面,不利于宣传普及。二是抽象。比如自由、民主等概念,不但歧义性强,也较难理解。对学者而言,核心价值观里的“自由、平等”同西方国家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博爱”虽然词眼相同但内涵相去甚远,但对普通民众来说,实在很难把二者区分开来,而且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据笔者日常接触的普通民众来看,相当部分还是难以全面准确表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深刻内涵知之更少。
(二)价值观困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日渐感受到价值失重、道德失范、社会失序的挑战。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急功近利与实用主义四处泛滥,浮躁、贪欲、甚至暴戾之气,侵蚀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少人在感叹:这是一个诚信与信仰缺失的时代。[2]价值观迷乱(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各种邪教兴风作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肆虐横行,恐怖主义打而不绝)、价值观疲劳(没有信仰,没有信念,没有底线,自我动物化,甚至胡作非为,无恶不作)严重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即使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表面上来看,是正常而中性的。但无论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还是以群体主义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无论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还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价值观,如果不能加以很好地因势利导,就可能成为我们在大众中培育和推行核心价值观的巨大阻力。众所周知,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真正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各类价值观,对大众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面对众多的价值观,不少民众难以独立思考,往往是非难辨,从而产生困惑和迷茫,无所适从。有的干脆抓到筐里便是菜,甚至误入歧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价值观构成多元化,对大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消解,还是一种障碍。
(三)逆向激励困境
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正面而阳光,一般大众打心眼里赞同,但赞同不等于认同,更不等于会践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在实践层面核心价值观倡导的部分理念,遭遇到了各种置疑,其中以逆向激励的挑战尤为突出。按照核心价值观,要诚信友善,但现实生活却让不少坑蒙拐骗者获益匪浅,“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成了让不少人社会实践中的警句。按照核心价值观,为了公共利益,要勇于牺牲自己,要见义勇为。但是,现实生活却在告诉人们,千万不要逞勇,不要乱出头,可能流血又流泪。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要公正公平,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是一方面痛恨走后门、搞腐败,但是一旦自己有事,比如有子女要上学,自己要办事,就不由自主似地打点关系、寻求“捷径”。而官员的逆向激励更为可怕,影响更大。从理论逻辑来看,党员干部不仅是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且也理应成为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和示范,带领大众自觉地不断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践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领导干部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欺上骗下,愚弄大众,不仅严重削弱了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而且直接威胁着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对大众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产生逆向激励效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解困的现实途径
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障碍,是个很大的课题,是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针对前述困境,结合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现状,提出如下策略。
(一)紧扣思想内核,提炼核心价值观的简练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大众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同和践行主体的大众化,二是内容的大众化。就内容而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必须从抽象走向通俗化,其宣传与理解要讲究分类指导。24字版,对文化素养较高等的人群,比如公务员、教师、大学生等群体,是适合的。但对文化素养不那么高的群体,必须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等予以通俗化、简练化。如何保证这一通俗化、简练化最大限度地保持24字版的基本内核?我们可以从精炼出这24字的源泉来寻求思路。这24字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这三个来源可以集中于两个关键性和根本性内容,第一是社会主义,第二是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核心价值观的两个中心词:国家层面的“富强”、社会层面的“公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把蛋糕做大,让国家富起来,这恰恰又是国家民主、文明、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但如果一个国家,只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料高度丰富,只能算富裕,只有“民主、文明、和谐”与富裕并驾齐驱,国家才能算富强。因此,“富强”二字在较高程度上可以逻辑地推导或含蕴“民主、文明、和谐”。共同富裕是要把蛋糕分好。怎样才能把蛋糕分好呢?这就是社会层面的事情,即要求公正。一个社会最怕的就是没有公正,温家宝同志有一句话被广为传颂,“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如果一个社会是公正的,那么在其中的人们相互间是平等的,他们自然也是自由的。而法本义就是表示公正,只不过这种公平正义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罢了。所以在社会层面,“公正”可以推导和高度含蕴“自由、平等、法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如果必须有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和”。“和”字也备受中国各家学派推崇,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释、道三家,无不以“和”为自身核心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和”文化。故而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文艺表演时几次出现了不同字体的“和”字,其用意正是要以“和”来反映、代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何以实现价值观意义上的“和”?方法论首推儒家的影响最大:行仁。“仁者,爱人”,即待人友善。同时,从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其他基本内容来看:“爱国”可以理解为对国家之友善,“敬业”可以理解为对职业之友善,“诚信”可以理解为对他人之友善。是故,“友善”也可推导和高度含蕴“爱国、敬业、诚信”。鉴于上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出自己的简练版:富强、公正、友善(这三个词的日常化程度也较高,大众相对容易理解把握)。如果加以层次化则可概括为三组四字词:国家富强、社会公正、人人友善。
(二)加快建立健全制度设计,强化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支撑
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只是理论理念层面的事物,要让它真正“落地”,在民众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还必须将这些理论理念具体化为现实性的、可操作执行的制度设计层面。应当注意到,虽然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前面的词是“倡导”,但在制度设计层面需要把握一个基本精神:让悖逆核心价值观的人处处碰壁,受责罚;让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人得利好,受肯定。这是社会的共同职责,更是核心价值观制度设计的职能。这就需要我们要将利益导向机制引入制度设计,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制度设计中,使核心价值观由“倡导性”软约束走向“制度性”硬约束,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引导民众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比如诚信方面,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交通肇事逃逸等行为,正严重透支社会诚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重建诚信体系,成为全社会强烈的呼声。因此,绝不能仅以软手段对待诚信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可以以食品、药品、金融、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人们关切的行业入手,强化诚信机制建设,使诚信经营真正成为在该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使守信者受益并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使失信者付出高昂代价并让这种代价成为其一生的教训。同时,要突出政府诚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对政府失信行为(如不兑现承诺、不履行合同、发布虚假信息等)要予以公布、通报,并追究和惩罚相关责任人,对一再透支政府公信力的部门和个人,要坚决予以重处。要加快公民诚信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诚信体系,将纳税信息、合同履约信息,好人好事以及违纪、违法等信息纳入公民(法人)的诚信系统,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公民(法人)诚信档案,并发挥诚信系统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将公民(法人)的信用质量与个人信用、保险、职业准入等关乎其切身利益的事情挂钩,让践踏诚信者在社会上举步维艰,从而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新风尚。
(三)发挥核心价值观主导功能,强化其主流地位
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和精神自我,核心价值观必须实现日益大众化,才能日益主流化。主流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所信奉与践行的、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价值观合力作用的结果”[3]。虽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出时间不长,但由于其与我们一直倡导推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大体一致,一脉相承的。所以,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在诸多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也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主流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发挥得还远不够全面有力,必须要突出重点,大力加强。
首先,要加强对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要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利用舆论导向、利益机制调整、道德和法律约束机制等,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和调节,依法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和管理,不给错误的、不健康的价值观提供传播渠道,要抵制和批判愚昧、腐朽、落后、反动的价值观,并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逐步建立价值冲突的预警系统,从而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
其次,大力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构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同样,核心价值观要强化主流地位,必须顺应民众的需要,实现以民众为基础的主体性构建,得到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共识。其一,要保障民众在核心价值观上的主体地位。作为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主体,人民群众掌握着何种价值观能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最终评价和最终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效果,最终是由社会公众接受或认同程度来检验的”,[5]没有对其主体地位的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寸步难行。其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满足民众需要为方向。“归根到底,是利益的需要,才是价值认同成为主体的需要,因而价值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导向,离开主体的价值认同永远不能为主体所认同”[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同,关键在于其对大众利益需要的满足度。利益需要是大众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首要缘由,也是其最直接、最现实的认同动力。其三,要激发民众作为核心价值观认同及践行主体的能动性。民众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拥有主体、受益主体、享受主体,理所当然也是责任主体。因此,每个社会成员、组织,对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都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强化教育引导,使民众认识并认可自己的这些责任。
再次,要革新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注意宣传教育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分类设计,梳理出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将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积少成多,引导民众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中势不可挡的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2]魏长领.让诚信成为普遍的道德信仰[EB/OL].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3-06/26/content_914438.htm?div=
-1:2014-07-15.
[3]张明学.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辨[J],人民论坛,2010(32):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5]孔德永.民众的政治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J].求实,2009(9):41.
[6]裴德海.从一般价值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双重逻辑[J].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27.
作 者: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党校《侨乡论坛》副主编、博士
责任编辑:宋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