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梅江 苗族风情古镇
2015-11-09杨昱
杨昱
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结合自身实际,打生态牌、产业牌、风情牌,提出建设“生态宜居梅江,苗族风情古镇”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梅江镇被评为“全国城乡建设重点镇”、重庆市“最具民族风情小城镇”。
一、立足区位促发展,完善设施为民生
梅江镇北距秀山县县城22公里,东南距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城38公里,是两县之间小城镇集群发展的桥头堡。紧邻国道319线,省道304线22公里穿过兴隆坳、吏目、晏龙等8个村,渝怀铁路在三角村建立了客运站,秀松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修建了2个连接口、1个服务区、1个过境收费站,交通运输便捷快速。路网发达,结构合理,与周边所有乡镇联通畅达,是连接周边乡镇的交通枢纽。2012年,梅江镇作为全县公推直选试点乡镇,选出了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作风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并在镇第三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规划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1.76平方公里,现城镇建设用地0.8平方公里,镇所在地常住人口8000余人。梅江镇有中学2所,小学12所,教职工297人,学生3450人;有卫生院2所,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医务人员49人;敬养老院4所,建筑面积5858平方米,床位180张;有火车客运站1个、汽车客运站1个、客运点4个;有图书馆1个,市民广场1个,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有效为周边乡镇提供了较高水平教育、医疗、交通以及文化服务。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全镇新农村居民点10个,农家书屋18个、村卫生室16个,广播、电视覆盖全镇。
二、经济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
(一)经济总量提升快,发展迅速
201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550万元,同比增长11.21%;财政税收462万元,同比增长21.5%;农民人均纯收入8980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185万元,同比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完成20562万元,同比增长25.2%,各项指标增幅均在全县平均水平之上。
(二)发展特色产业,建武陵山区重镇
以金银花、油茶、特种水产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在梅江镇已初具规模。加强金银花存量管理,加大对财塘、晏龙、石坎、双河等金银花集中种植区的管护力度,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18000亩。强化油茶后期管理,实施“补植补造”,种植面积已达16000亩。大力发展油茶套种高淀粉红薯, 截至目前,已实现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3000亩。引进三磊田甜农业开发公司、信祥农业开发公司,投资新建和扩建猕猴桃300万冷冻储藏库和猕猴桃饮料加工厂。支持绿健公司进行战备性调整注册资金2000万成立了龙趟河农业开发公司,主要从事乡村旅游、打造星级农家乐、发展蓝莓基地300亩。引进北京北欧玛公司、丰源渔业等企业,充分利用梅江河上游无污染水源,强力推进西伯利亚鲟鱼、三文鱼、大鲵、泥鳅等冷水鱼养殖产业,打造亿元级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目前北欧玛公司已投放西伯利亚鲟鱼、三文鱼、虹鳟等鱼苗200万尾,已成为武陵山地区最大的繁殖基地。
(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一是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梅江镇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无污染、零排放,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二是扶持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组建重庆秀山梅江高淀粉红薯专业合作社及重庆农创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并成立18个分社。2013年,秀山县首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指导站在梅江成立,全镇共有17个专业合作社转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同时新发展了旅游、猕猴桃、花木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个。三是转变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梅江镇鼓励土地流转,土地向大户集中、政策向大户倾斜、产业靠大户支撑,共流转土地14000亩。
(四)重点打造旅游产业,提升对外形象
以兴隆坳2000亩高端猕猴桃基地——两路溶洞——吏目天池——柳包杉古树——坪南田园风光(水产养殖)——兴隆坳农家乐为一线,以狮子山公园——三拱桥——新营部队旧址——寨学千年倒沟藤——天星坡风光——民族村为一线,打造两条乡村旅游环线。其中以民族村作为打造重点,民族村苗族文化浓厚,苗族风情独特,是苗族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上积极加强民族四面鼓、仙人合竹、上刀山等苗族民间绝艺的传承和保护,积极打造以苗族风情为核心的旅游胜地,2014年,民族村举办了首届“苗王节”,初次举办就获得了良好效果。2015年,举办了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暨第二届“苗王节”活动,活动内涵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得到提档升级。2015年5月30日,举办了“世界那么大,走进兴隆坳”大型网友采风活动,累计吸引游客5万余人。
(五)重点项目全力支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秀山生态农业(加工)园区(即工业园区C区)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10年12月批准建立的农业开发区,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工业,距县城12公里,规划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涉及梅江镇兴隆坳、两路和坪南3个村,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省道304线、渝怀铁路贯穿而过,周围100公里范围内森林、水等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拥有明显的配套优势,适合企业投资开发建设。
目前,园区已有22家优秀企业入驻,可生产加工农副产品20余种,投资规模达2.4亿元,形成了水产养殖、油茶种植、花卉苗木种植三大支柱产业的格局:一是以北欧玛水产养殖公司、丰源渔业养殖公司、中旺大鲵养殖股份合作社、中润水产养殖股份合作社、林豪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水产养殖基地的亿元级水产养殖业,总投资4000余万元,年总产值1.1亿元;二是以绿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秀山民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万亩油茶种植观光基地的油茶种植业,全力打造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油茶龙头企业。三是以金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秀山禾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和花卉苗木股份合作社、欣欣花木专业合作社为千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的花卉苗木种植业,主要培育为皂荚、桂花、银杏、香樟等苗木品种,总占地面积1700余亩,总投资2300余万元,年产值达6500余万元。园区内三大产业,其产品纯天然、无污染,主要项目由北京北欧玛生物科技公司、重庆信祥生态农业公司等多个实力雄厚的公司投资,具有做大、做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三、规划起点高,设施配套健全,管理规范有序
(一)科学规划,中心集镇作用凸显
梅江镇按照“规划高起点,投资全方位,建设出精品,管理上水平”的总体思路,根据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规划、梅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了《重庆市秀山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总体规划》。梅江镇小城镇建设严格坚持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集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个体商户700多家,微型企业51家,代理专营店18家,常住人口0.8万人,以集镇为中心,辐射10万人的中心镇初步形成。
(二)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投资600余万元,完成集镇路灯亮化工程,共安装路灯164盏;完成集镇风貌改造210户;完成巴渝新居建设761户,农村危旧房改造118户,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2008年以来,梅江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7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1.6平方米,建设道路总面积 7万平方米,栽植各种景观树种6.4万棵,新增和改造绿地13万平方米,城镇建设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梅江镇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狠抓城镇管理。综治办、集镇办、美丽乡村办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梅江城镇建设、管理和监督的一支有力队伍;集镇管理上档升级,启动垃圾中转站,完善门前三包制度,实行全天候保洁,规范了市场管理秩序,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健全市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出台了《梅江镇市容管理暂行规定》,确保镇容管理执法有据,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在城镇区域内与临街经营户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市容环卫责任履约率达95%以上;加强教育引导,每月开展一次志愿环保劝导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帮助居民培养适应城镇要求的良好环保习惯。
四、探索绿色建设模式,建设低碳环保城镇
梅江镇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探索绿色低碳环保城镇建设模式。一是在建设中大力推广环保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鼓励居民就地取材,采用天然环保建筑材料;二是鼓励群众修建沼气池,政府实行施工费用包干并每户300元挖坑补贴,鼓励群众安装太阳能,推广清洁能源;三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对全镇电网进行整改,全镇节能灯使用率达90%;四是实施集镇绿化工程、森林工程,集镇绿化率达 38%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五是结合人工浮床、曝气增氧、人工投菌等生物治污技术,修建污水厂1个;六是实施梅江河环境保护工程,成立了民意生态渔业养殖股份合作社,加强对河道的管理,禁止电鱼、毒鱼;七是对沿河两岸进行水系绿化,新栽植各类树种3万株,聘请专门人员对沿河两岸垃圾进行定期清理。
千帆竞风流,风正一路歌。梅江镇正立足生态保护发展区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梅江,苗族风情古镇”。
作 者: 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镇长
责任编辑: 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