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效益休闲农业
2015-11-09代荣成
代荣成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以来,彭水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发展区功能定位,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深入贯彻中央和全市系列会议精神,秉持“兴于生态、立于经济、成于家园”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民生经济,出台了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指导性意见,完善了“五化”统筹推进、“三区”协调发展的总思路,形成了“2+3+15”政策支撑体系。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16亿元,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69元、增长13.2%。
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6万亩、产量31.10万吨,同期增幅分别为0.22%、1.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5万亩、产量2.8万吨;烤烟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0万担,公斤均价22.2元,实现烟农收入2.6亿元;红薯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改良品种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量45万吨,同期增幅分别为2.39%、12.5%。引进和发展红薯加工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15家、专业大户100户,年加工鲜薯达15万吨。建成2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在国家甘薯中心和西南大学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多品种对比试验,培育出QS-2、QS-3等红薯新品种。目前,新引进休闲薯干企业已入驻工业园区,完成资金投入400万元。新田镇石龙村薯尖种植面积30亩,亩产约4000公斤;魔芋累计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加工鲜芋700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蔬菜种植面积19万亩、产量38万吨,同期增幅分别为3.03%、2.78%(其中设施蔬菜面积0.2万亩、产量达0.2万吨)。以食用菌为主的设施蔬菜发展较好,投资4800万元建成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工厂化秀珍菇生产基地、利用600余亩烤烟育苗工场建成有机蔬菜基地。建成平安蔬菜种苗繁育示范场1个,建成雷公盖、摩围山、鹿鸣高山蔬菜种植基地3个。汉葭、绍庆、新田、平安、长生等县城保供蔬菜基地和乡镇保供基地稳步推进;肉牛存栏13.89万头、出栏5.73万头、肉产量7489.7吨,同期增幅分别为0.15%、1.09%、5.17%;生猪存栏41.76万头、出栏61.71万头、肉产量46279.35吨,同期增幅分别为-2.69%、-0.43%、-0.43%;山羊存栏10.69万只、出栏8.72万只、肉产量1308吨,同期增幅分别为-8.5%、1.4%、1.4%;土鸡存栏131.55万羽、出栏248.7万羽、肉产量3730.5吨,同期增幅分别为11.%、2.45%、9.77%;蜜蜂保有量9万群,同期增幅为9.75%;全县淡水渔业保持快速发展,养殖水面达11.6万亩,其中新增培育渔业养殖场3家,养殖大户10户,养殖水面达200余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3吨;中药材种植面积0.5万亩、同期增长39.17%,产量800余吨;新发展经果林(桃、李、板粟、枣等)0.7万亩,新发展油茶1.6万亩,总面积达10万亩;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全县发展农家乐500余家,总床位5000余张,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7.3亿元。
紧紧围绕“一区两带”建设目标任务,着力抓好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建设。在做好摩围山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郁山镇、岩东乡、鞍子镇、新田镇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任务的同时,着力抓好平安爱情花海、岩东瓜果与油菜、太原生态养殖、善感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等精品农业园区建设和高谷生态农业园等示范建设。
着力抓好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助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成功组建农旅商会,淘宝网“特色中国”彭水馆建成投运,建成重庆主城(观音桥、朝天门)、县城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并正常营运。
二、主体培育成果显著
产业发展殊荣不断。我县继荣获“中华蜜蜂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魔芋之乡”、“全国标准化烟叶种植示范基地县”、“全国产油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殊荣后,通过近年持续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2014年荣获中央现代农业牛、羊产业重点县等系列殊荣。郁山镇、鞍子镇、岩东乡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润溪白果坪获批部级示范村、善感周家寨、绍庆坝竹村获批市级示范村,摩围山现代农业园区获批市级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甘薯原种繁育基地、甘薯工厂化育苗场、淡水鱼业养殖基地等相继落户彭水。
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农业企业344家,其中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654家,其中:获批国家部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累计达到106个,其中:获批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引领指导合作经济组织捆绑发展,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彭水县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紫苏、紫苏油在上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展会金奖。
品牌建设成果显著。立足“营销带市场”的发展思路,着力抓好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效应。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申报获批“三品一标”34件,其中:获批地理标志农产品21件、无公害农产品5件、绿色食品7件、有机农产品1件、获批市级著名商标4个。
三、休闲农业兴旺发达
目前,全县建成各类大小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50余个,如:高谷和平安的草莓、保家的桃子、岩东的李子、绍庆的葡萄和梨子、善感的猕猴桃和西瓜等采摘体验旅游一体的休闲农业;汉葭白溪花海、平安爱情花海、万足葵花园等观光旅游一体的休闲农业园;摩围山、鹿鸣、雷公盖等高山蔬菜基地及避暑纳凉区;鞍子罗家坨、善感周家寨、摩围山欣宜度假村、长生水田坝、岩东岍山坝等乡村旅游示范点;现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00余家,2015年上半年,接待各类游客13万余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260余万元。广泛开展苗乡风情之旅、田园花果之旅、优美山水之旅、苗王山神秘之旅、盐丹古道之旅、神奇佛乡之旅、高山探秘之旅、“2015·爱在彭水·香约平安烂漫游”、“2015·爱在彭水·记忆梅子甜蜜游”、油菜花节、自行车山道赛、登山等各类乡村旅游节赛活动。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布局
在深入调查分析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地理地貌、农业资源、民间风俗等基础上,按照“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制定,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在旅游景区及交通干线,发展以农家餐饮、休闲娱乐、农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在特色产业带,发展以特色观光、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在江河湖泊、水库区域,发展以休闲垂钓、水上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以民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
(二)突出重点,精心打造休闲农业示范
一是围绕乌江画廊沿线,重点打造“体验苗家风情”的鞍子苗寨和“休闲田园风光”的善感乡周家寨等休闲示范带;二是结合摩围山景区,打造“避暑纳凉”的摩围山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菜、莲藕种植等,打造享誉“田园花海、养生福地”之称的长生镇、岩东乡等休闲农业示范乡村。
(三)培育特色,不断提升休闲农业实力
一是突出“乡土”特色。引导休闲农业企业遵循朴素、自然、协调的原则,最大程度突出和保持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风味。具体来讲,在“游”的方面,科学开发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农业经营活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以满足游客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美学体验需求;在“住”的方面,精心设计和建设休闲农业企业景观建筑,在继承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让游客体验当地建筑文化魅力;在“吃”的方面,积极发展地方特色菜,为游客提供绿色环保、乡间土味的特色餐饮食品。二是突出文化特色。依托我县特有的民俗文化,结合休闲农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大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开发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活动项目,策划包装具有地方风格的休闲农业品牌,提升休闲农业企业文化品位和档次。三是突出游客参与性。引导休闲农业企业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采摘、渔猎、体验民族风情等个性化的体验式休闲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增长见识阅历、体验劳作情趣。四是推进品牌创建。深入开展“品牌兴农”宣传活动,着力培育休闲农业企业主的品牌意识,引导和帮助休闲农业企业、餐饮服务和地方特色产品申请注册、争创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地方休闲农业特色的服务品牌。
(四)强化管理,大力提高休闲农业效益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将休闲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农民新村相结合,统筹资源,加快交通、饮水、电力、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休闲农业业主周边环境。引导休闲农业业主推进庭院改造、污水治理、美化绿化,推广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强客房、厨房、厕所、浴室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游客饮食安全、生活卫生、住宿方便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休闲农业服务质量标准,引导休闲农业业主规范经营行为,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创新管理体制。引导休闲农业业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手段,逐步形成“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现代新型经营管理制度。
作 者: 重庆市彭水县农工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 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