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的创新实践
2015-11-09郑中华郑东风
郑中华++郑东风
一、推进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是适应干部培训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行政后勤服务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后勤服务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校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系到党校事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日益向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党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也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环境来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干部网络培训快速发展,干部培训主体日益多元,干部培训经费管理“跟着项目走”发生新的变化。从培训需求来看,各级各类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大多数干部愿意参加适应工作和自身发展需求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培训。从培训方式来看,各级各类干部对研讨交流式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现代培训方式抱有较高期盼,对干部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有较高要求。这些都对党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办学环境、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等行政后勤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既要内部挖掘潜力,又要拓宽服务空间,提高服务效益,才能适应干部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万州区委党校按照“一流的教学和科研、一流的人才和队伍、一流的管理和服务、一流的风气和环境”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行政后勤服务改革,着力提高行政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行政后勤服务改革新路子。
(一)准确定位,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党校工作中,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其它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工作来开展,自觉地服从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才会有生机和活力,也才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行政后勤服务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定位,着力强化服务理念,才会取得实效。近年来,万州区委党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着力强化行政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
一是注重日常教育。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校目标,校党委一方面采取“名言警句上墙、上灯箱、上文化石”、编印“我最喜爱的格言”等方式,打造红色书香校园,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全校教职工中积极开展“四个一”(每天一学、每周一写、每月一讲、每年一考)的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全校教职工的知识文化素养,强化服务理念。
二是注重业务学习。结合干部培训的需求,校委在行政后勤人员中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提高行政后勤人员的业务水平。如,着眼于服务规范化的需要,开展了以“学写作、学微机、学普通话、学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四学”活动;结合全国读书月活动,开展了“人人爱读书、书香飘党校”活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活动等。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教职工、特别是行政后勤人员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三是注重督促检查。为确保服务周到、细致、高质量,校委专门成立了考勤、卫生、住宿和餐饮服务质量等各个督查小组,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后勤服务设施设备方面,建立“设施经常性检查制度”,及时检查维修,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大项支出政府采购、集中招标,小项支出坚持经办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级”签字制度,杜绝资金“跑冒滴漏”。在节能减排方面,建立“节约型”后勤管理模式,在水电气、车辆维修和办公耗材等各个方面厉行节约,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空调空转等现象。
通过以上措施,党校行政后勤人员的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行政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得到了各类培训班次学员的充分肯定。2014年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学员住宿满意率达到96%,餐饮满意率达到91%,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夯实基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办学基础,一直是校委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200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通过财政贴息贷款、对口协作的支持,上级帮助、区属部门支持和职工集资等筹资方式,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综合楼、学员公寓、教学楼、学员餐厅以及校园道路、花园等进行了全面改造,使我校的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功能得到极大提升。
(三)完善制度,行政后勤管理进一步规范
《党校工作条例》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后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近年来,我校先后建立健全了教职工行为规范、公共卫生、安全保卫、办公秩序、会议接待、文档处理、车辆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物资管理、水电费、电话费、接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收支制度,切实做到了将教职工的日常行为、师德修养及学校的工作程序、重点部位、服务窗口、关键环节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从而提高了学校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此外,学校还探索创建了行政后勤工作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在行政后勤人员中开展评选优质服务奖和优秀管理奖活动,优质服务奖和优秀管理奖各评选2名,分别以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为评选对象,以岗位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为评选依据,年终由学校统一表彰奖励。
(四)优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提高区县党校的管理效能,是办好党校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在专题研讨班上大胆尝试了建管并举项目管理办法,即把研讨班作为相对独立的培训项目,根据目标需要,选择教师及行政后勤的精干人员组成项目组,对学员的学习生活、考察调研、党性锻炼等方面进行跟踪式的管理和服务。项目组根据学校制定的项目培训规划,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组织各方力量实施项目计划。学校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培训结束后,学校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评定项目质量等次,并以此为据对项目组进行相应奖惩。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我校信息化服务功能。2004年5月全市“网络党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按照《重庆“网络党校”分站建设标准》和《重庆“网络党校”分站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及时部署,积极实施。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充分保障信息化建设所需费用。目前,我校“网络党校”分站已经建成开通,已与广电公司签订信息租用和光纤接入合同,引入联通公司光纤接入,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已经建成,硬件设备的购置已经到位。设置了相应科室及专兼职技术人员,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加强了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较好地发挥了“网格党校”的作用和功能。
三、当前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中,一些党校对是否走后勤服务社会化道路还举棋不定,不能以创新的观念对后勤管理进行大胆改革。我校虽已进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探索,但思想还不够解放,思想转变还不到位,改革创新意识还不强。从改革措施来看,缺乏创新精神,后勤服务改革缺乏自身特色。
(二)体制比较僵化,缺乏市场活力
当前,大多数党校后勤工作仍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表现为福利型和供给制模式,体制陈旧、机制呆板、管理粗放的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党校虽效仿高校采取后勤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但在具体实践中甲乙方契约关系履行较难,加之有些党校仍未实行体制改革,后勤工作多少受校方拨款经费来源影响,难以发挥应有职能,后勤实体难以建立,产权归属问题纠缠不清,后勤实体无法作为独立民事能力的法人实体担责,后勤管理领域向市场开放度远远不够,后勤服务人才“能进不能出,上下难出口”问题突出。同时,制度建设滞后,很多方面无章可循,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事调整、经费保障、质量监督等方面处于不确定状态,限制了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三)后勤人员素质不高,后勤服务效益较低
总体来看,目前区县党校后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文化素质存在普遍较低的情况。后勤工作人员有许多没有经过高等学校系统性学习,有的中学毕业直接进党校工作,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能适应党校后勤改革发展需要,直接影响后勤服务效率提升。党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本身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内在动力,缺乏市场、效益和效率观念,后勤运转和维护成本不断增加,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
四、进一步推动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的思考
行政后勤工作是党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一流党校”目标的重要保证。行政后勤工作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党校事业能否科学发展,关系到整体工作能否顺畅运转,也关系到能否为学员和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区县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总体目标就是要提高党校行政后勤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
(一)解放思想,明确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是推进我国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大利器。党校行政后勤服务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统领,明确改革的总的方向。这一总的方向,简单地说,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创新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改进服务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提高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保障能力。这一方向,既是我国机关行政后勤体制改革30多年来探索出的最突出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财富,也是全国各级党校行政后勤部门改革创新走过的艰辛路程。坚持党校行政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方向,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坚持党校姓党与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党校特色的行政后勤服务与保障新路子。二是要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理解为把党校所有的服务项目都交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承担,也不能理解为所有党校都可以采用同一种方式社会化。各区县党校之间由于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学校规模、领导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能照搬一成不变的经验和一劳永逸的方法,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社会化办法和步骤。
(二)优化管理,提高党校行政后勤服务的质量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管理出经验,管理出效益。《党校工作条例》指出,要“建立健全行政、后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管理科学化和服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各项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为此,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规范行政后勤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后勤管理的各项制度,为更好地推进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一是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关键环节、制度和程序上抓到位,要人在其位,就必谋其政,以堵塞各种服务管理漏洞。二是健全监督制度。后勤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专业服务公司的检查指导,对他们的管理行为、服务质量等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教工和学员反映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沟通协调和妥善解决,不断提高管理效益。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适合党校后勤工作实际、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对后勤职工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办法,实行工作业绩和收入分配挂钩的分配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工作业绩作为干部提拔人用的核心指标。
(三)突破瓶颈,夯实办学基础完善办学功能
扎实的办学基础和完善的办学功能,是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各级各类党校特别是区县党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成为制约党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站在巩固国家基层政权的高度,逐步加大对区县党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功能,成为当务之急。《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党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为此,一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开源”的文章。党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和政府及财政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使其不仅了解党校日常的经费需求,还要了解到党校长远发展的经费需求,如基础设施和校园硬件建设等长期投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二是要科学合理做好“节流”的文章。应深刻认识后勤服务的商品属性,强化培训的成本意识,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培训、科研咨询效益;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和逐级审核制度,切实做到办事有计划,拨款有预算,收支有标准,监督有机制,科学筹划、合理使用资金;要节约能源资源,勤俭办学,努力以最小的经费投入,取得最大的教育科研产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作者单位:郑中华,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
郑东风,湖北省来凤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胡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