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问题教学”唱响历史课堂

2015-11-08夏金凤

戏剧之家 2015年2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解决问题历史

夏金凤

(常州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61)

让“问题教学”唱响历史课堂

夏金凤

(常州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61)

本文以“问题教学”为依托,注重史论结合、讲练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从而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问题教学;预习;历史情境;情感态度价值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批评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模式,其结果只能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犹如两道纠缠不止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那么如何让学生专注于课堂、积极参与课堂呢?教育家肯基・胡德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做好预习

所谓预习实际上就是学生们课前的一种主体性自学行为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我们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预习要对书本内容进行阅读,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提供切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学生阅读书本必然是盲目和低效的。如在七上《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时,笔者就设置了以下问题帮助学生解读本课内容: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的使用有何社会作用?你怎样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这一现象的?各国变法、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商鞅变法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理由?

二、创设历史情境、材料

为了弥补初中历史教材知识不系统和结论性知识比较多,过程性材料比较少的弱点,通过历史故事补充历史课堂的血肉,这样就可以使课堂丰满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科的一大优势就是趣味性,如果完全只是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历史课堂就会失去了自己的味道。例如在《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这一课时学生不太理解为什么铁器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会引发社会变革,于是课堂上就引用了这么一段材料:

一个开明奴隶主的烦恼:我是一个开明奴隶主,受封400亩。出租土地很多处,收租也无数。谁把制度改一改,保护我财富?

问:这反映了奴隶主(新兴地主阶级)的什么要求呢?

答:新兴地主阶级要建立封建统治,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于是各国纷纷进行办法,逐步确立封建统治。

三、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史为鉴,因而也承载了更多的德育功能。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上《甲午中日战争》时,笔者让学生回顾7年级时的中日关系(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和平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关系发生了变化:日本由学习者变成了入侵者,并展示9月3号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独立、富强是有尊严的屹立在世界之林的保障,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同时联系近代和当前的中日关系,不仅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熟悉相关史实,而且让学生明确唯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捍卫国家的尊严、民族的独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问题的解决要有法、有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要设计恰当的问题。老师一堂课提的问题太多,使学生应接不暇、课堂乏味;设计的问题太平淡,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导致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探究,达不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问题是否难易适当,贴近学生年龄特征,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理念。

(2)同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把握恰当的点评。新课程理念提倡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倾听,加以适当赞扬。但“很好”、“不错”、“对”这样单一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应该活泼、多样,有针对性。“对学生常用鼓励语120条”中有些语言对我们是非常有启发价值的,比如: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你回答问题时,是那样的认真,声音是那样的响亮;老师都被你感染了。你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真不简单,你的进步可真大……!这样会使我们的历史课堂会更具吸引力。另外赞扬不要过度,过于夸张的赞扬反而会适得其反。

教育是一种启迪、一种体验、一种智力与心灵的创新,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问题教学唱响历史课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1]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M].201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G633.51

A

1007-0125(2015)11-0225-01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解决问题历史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新历史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