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髌骨骨折应用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5-11-07李方强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髌骨螺钉膝关节

李方强

分析髌骨骨折应用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

李方强

目的 分析探讨髌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髌骨骨折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张力带内固定术,试验组36例患者则接受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可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治疗评分及关节综合质量评分并分析讨论。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可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均高于试验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6%,亦高于试验组5.5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关节综合质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上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 对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螺钉式手术内固定治疗,更利于患者恢复,综合效果较好。

髌骨骨折;手术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张力带内固定

髌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可以保护膝关节,同时,可以带动多块肌肉收缩,对上肢骨和下肢骨起到连接作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发展,由于意外导致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髌骨是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且多发于成年男性。髌骨骨折原因通常为打架斗殴、高空跌落、砸伤、交通事故等。发生髌骨骨折后,患者首先会出现膝关节、骨折部位剧烈疼痛现象,其次,骨折部位迅速肿胀、淤血等,有的患者甚至体表出现水泡,若不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纠正,可能造成终生残疾,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1]。传统疗法通过石膏等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操作简便,治疗花费少,但骨折愈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我院引进手术内固定技术,旨在弥补传统疗法的缺憾。为了研究髌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择我院72例髌骨骨折患者做试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髌骨骨折治疗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包括男性32例、女性4例,年龄均在21岁至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6.82)岁,7例患者由打架斗殴所致、6例患者由于高空跌落所致、12例患者由于砸伤所致、11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所致,左肢骨折11例、右肢骨折24例、双侧骨折1例;试验组36例患者包括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均在22岁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5.70)岁,8例患者由打架斗殴所致、7例患者由于高空跌落所致、11例患者由于砸伤所致、10例患者由于交通事故所致,左肢骨折13例、右肢骨折22例、双侧骨折1例。两组患者均有临床结合X线检查确诊,未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无下肢骨折史,不存在手术禁忌症及相关试验药物过敏现象,且在一般资料上不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试验目的及过程,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试验。对照组接受张力带手术固定,行局部麻醉后,在患者病肢的髌骨位置做一条长约15厘米的切口,以便显示内部骨折情况,将关节内淤血清除后将骨折部位复原、固定,缝合[2]。试验组患者接受经皮空心螺钉手术固定,同样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后,将患者病肢膝关节内淤血清除,轻轻触碰骨折点,轻微施力,力作用点置于骨折髌骨,连带皮肤从下往上轻推,实现骨折点的外吻合后,在骨折点两侧做0.5厘米左右的切口,首先置于导针,顺导针向内置于两颗空心螺钉实现骨折点固定后将导针移除,做缝合处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长、术后可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疼痛、肿胀、感染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两个月生命治疗评分及关节综合质量评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 比较得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关节可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试验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相关指标[±s]

表1 治疗相关指标[±s]

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0.05。

组别 手术时长(min)术后关节可活动时间(day)骨折愈合时间(day)对照组 107.7±21.55 8.8±2.37 52.8±8.43试验组 81.6±22.37* 5.3±1.75* 40.4±7.22*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疼痛、肿胀、刀口感染等发生率分别为30.56%,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3 术后两个月相关评价 术后两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价、膝关节综合评价,发现,试验组患者两项评分较对照组存在优势,但差异不能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髌骨位于人体下肢的膝关节前,对膝关节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其生理位置可以防止某些肌腱和股骨软骨的摩擦,在位置上,承上启下,在功能上,可以带动多组肌肉参与肢体的屈伸运动[5]。髌骨骨折多由于意外造成,如交通事故、打架斗殴、塌方、重物砸伤、高空跌落等,发病人群以成年男性为主,骨折后,患者通常出现剧烈疼痛、骨折部位水肿、淤青,有的患者体表可能出现水泡,对于此类型患者来说,及时将骨折复位、淤血清除是关键[6]。

表3 术后两个月相关评价[n,(±s)]

表3 术后两个月相关评价[n,(±s)]

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0.05。

组别 例数 生命质量评分(分) 膝关节综合评价(分)对照组 34 4.5±1.60 87.6±14.77试验组 34 3.3±0.82* 91.7±2.92*

我院为了分析探讨髌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特对近期接收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长、术后关节可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试验组长,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疼痛、肿胀、刀口感染等发生率分别为30.56%,5.56%,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价、膝关节综合评价,发现,试验组患者两项评分较对照组存在优势,但差异不能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于髌骨骨折通常采取石膏等外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势,但石膏沉重而且影响美观,患者恢复减慢。我院引进了手术内固对髌骨骨折者进行治疗。切口张力带手术固定使骨折点清晰明,降低固定难度,但是,操作需在骨折点周围做15厘米左右的切口,无疑对患者损伤较大、出血量较多,同时,由于骨折点暴露,操作时可能伤及周围的软组织,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此外,当骨折愈合后,仍需进行二次开刀手术将固定物移出体外,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空心螺钉法就其他手术方案来讲,具有切口小、术中难度低、多患者创伤小等优点[7]。术中操作对骨折点附近韧带、软组织、血管、神经等不造成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小切口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体外将淤血抽出同样避免了对组织细胞造成进一步伤害[8],另外,应用该方法患者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物易于取出。

综上,对于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愈合快,预后良好,建议推广。

[1]张锦江.髌骨骨折应用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22):206-207.

[2]李小峰,梅竹,吴明鲜,等.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9):796-797.

[3]余宗奎,吴大国,何伦相,等.髌骨骨折24例手术治疗体会[J].四川医学,2009,30(12):1956-1957.

[4]王维山,孙建华,李宽新,等.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策略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44-3046.

[5]彭云松,宋传祥,西中海,等.髌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比较[J].中外医疗,2014,33(6):101-102.

[6]沈志伟,海银,马冠亭,等.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5(20):380-381.

[7]黄建国,黄姿凤,洪涛,等.聚髌器加钢丝环扎治疗粉碎髌骨骨折2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8):3577-3578.

[8]陈园,张洪军,吴爽,等.髌骨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5):548-548.

作者单位:271500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卫生院外科

R687

B

猜你喜欢

髌骨螺钉膝关节
全膝置换术中髌骨的处理/HELD M B,GAZGALIS A,SARPONG N O,et al//JBJS Rev,2021,9(9).doi:10.2106/JBJS.RVW.21.00054.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