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118例分析

2015-11-07朱朝阳李晓东张广伟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膜出血量

刘 骞 朱朝阳 李晓东 田 鑫 张广伟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118例分析

刘 骞 朱朝阳 李晓东 田 鑫 张广伟

目的 对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18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5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

现阶段,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1]。为了研究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各118例进行研究,现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49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53.48±6.84)岁;肾囊肿患者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13例,肾结核患者20例,肾癌患者30例(肾癌T1期患者13例,T2期患者17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18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男70例,女4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54.14±6.71)岁;其中肾囊肿患者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14例,肾结核患者22例,肾癌患者28例(肾癌T1期患者13例,T2期患者15例)。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B超及腹部平片检查,无心、肝、肺功能障碍患者;上述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肾部分切除术22例,根治性肾切除术42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2例。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并同时升高腰桥,手术医师站在患者背侧,经腹膜后建立穿刺孔,于患者竖肌旁肋弓下方2cm处作第1操作孔,与12肋平行做一切口,切口长1.5cm,使用止血钳对深部组织至腹膜间隙进行钝性分离,并对间隙进行扩张,将注入有400-600mL水的水囊放入维持5分钟,建立腹膜后间隙。在髂嵴和腋中线交点上方2cm位置建立第2操作孔,将腹腔镜置入;在其第10肋骨和腋前线交点下方位置建立第3操作孔,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术中避免对腹膜造成损伤;可根据患者具体手术野及操作缝合情况在其髂前上嵴与腋前线连接位置建立第4操作孔,利用超声刀、Endocutter等相关器械将第1操作孔扩大并将组织去除,常规放置引流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40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2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1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41例。

1.3 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并求得其平均值,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便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包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 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腹膜损伤4例,伤口感染3例,尿瘘1例,肾上腺中央静脉损伤1例,胰腺损伤1例,结肠损伤1例,胸膜损伤1例,脾血管损伤1例,腹主动脉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14/118例);对照组患者出现腹膜损伤11例,伤口感染9例,尿瘘5例,肾上腺中央静脉损伤3例,胰腺损伤2例,结肠损伤2例,胸膜损伤1例,严重高碳酸血症1例,脾血管损伤1例,腹主动脉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51%(36/118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出血量(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d观察组 118 65.81±11.91* 20.11±8.51* 6.47±2.11*)对照组 118 93.18±12.84 41.04±7.96 10.82±2.58

3 讨论

后腹腔镜技术是现在临床常用的微创手术之一,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手术时间短、对组织分离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可快速进入手术视野,对双侧病变同时进行处理,并且对腹腔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防止结核细菌、肿瘤细胞及感染脓液在患者腹腔内种植传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从而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5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腹腔镜技术于1992年首次在泌尿外科应用,在阴囊探测、肾肿瘤根治、后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肾切除、盆腔淋巴结活检以及输尿管结石取石中应用价值较高[3]。其中在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治疗中后腹腔镜技术最为适用,手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4]。但在临床应用中腹腔镜技术也存在一定弊端,手术可对患者腹膜造成影响,导致腹腔脏器损伤、腹膜炎、肠麻痹等手术并发症,且有肠麻痹、腹膜炎既往史患者不宜接受腹腔镜手术,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求操作者严格按照手术规范进行,术中合理使用气囊止血,控制患者手术时间,尽量减少对深层组织的分离,减少腹膜损伤,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

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疾病治疗中后腹腔镜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符合微创技术优势,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存在一定手术风险,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保证手术安全性,进一步推广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

[1]安学俊.泌尿外科疾病应用后腹腔镜手术118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191,2184.

[2]刘翠莲.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96

[3]杨庆良.50例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9):24-24.

[4]孙继建.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8):81.

[5]刘西社,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124例报告[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17.

作者单位:475000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外科

R699

B

猜你喜欢

泌尿外科腹膜出血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简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