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2015-11-07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双腔闭式自发性

高 超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高 超

目的 对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5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27),分别应用双腔气囊导管行闭式引流术和传统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率对比(P<0.05)。结论 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双腔气囊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够显著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自发性气胸;双腔气囊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传统硅胶管

气胸为临床呼吸内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如不能及时、快速诊断与处理,可能会受到纵膈受压、肺脏萎缩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常用疗法为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刺抽气术等。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治疗创伤大、咳嗽动作受限、切口疼痛的缺点,且还会给肺复张产生影响,整体疗效欠佳。本组研究注重探讨双腔气囊导管行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选择患者均满足自发性气胸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3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中位年龄(34.5±14.5)岁,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呼吸困难、气急、胸痛等临床症状;排除医源性气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外伤以及出血性疾病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指标方面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对其实施抗感染、吸氧以及积极处理原发病等疗法。闭式引流术操作方法:将患侧胸壁第2肋间锁骨中线外约1cm位置作为操作点,然后对其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并佩戴无菌手套,为患者铺孔巾,应用5mL的2%利多卡因对胸壁各层实施浸润麻醉,如抽到气体,则表明已经进入到胸腔内,将麻醉针退出;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术治疗,沿着肋间走行方向将皮肤切开2cm,然后沿着肋骨上缘位置伸入到直血管钳内,再将肋间肌肉各层分开,直到胸腔位置;如溢出气体,则放置22-24号硅胶管,硅胶管伸入胸腔深度约5cm;应用4号丝线在胸壁皮肤切口位置缝合2针,固定引流管,并铺设无菌纱布;研究组患者应用双腔气囊导管行闭式引流术治疗,沿肋间走行方向将皮肤切开约0.5cm,沿着肋骨上缘将血管钳置入,对肋间肌肉各层分开,直至胸腔位置,溢出气体后,将一次性12-16号无菌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置入;在胸腔中将导尿管送入约5cm,于气囊管内注入10mL气体,稍微用力牵拉后,使气囊和壁层胸膜紧贴;应用丝线对胸壁皮肤切口进行缝合,并使导尿管良好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肺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胸片检查结果为肺完全复张,胸腔积气全部吸收;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肺大部分复张;无效: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且经胸片检查,肺未复张或者明显加重。总治疗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应用(±s)表示计量数据并行t检验,运用%表示计数资料并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手术、拔管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拔管时间(d) 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千元研究组 27 12.38±2.08 5.70±1.52 8.32±1.80 3.10±0.47)对照组 27 12.15±2.45 6.19±1.32 9.01±1.84 4.52±0.59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24例治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96.3%;对照组13例治愈,5例有效,9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66.7%;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术后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率7.4%;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2例脱管,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率29.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胸腔压力增加后,会产生心肺功能障碍,因此,为提高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疗效,需要有效、准确、快速的将胸腔内气体排除[3]。目前,临床治疗气胸患者主要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穿刺术等,其中,胸腔穿刺术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如抽气过快,则易导致发生急性肺损伤、肺水肿等。传统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操作复杂、硅胶管管径大、弹性小、手术创伤大以及术后疼痛程度重等优点,进而延长患者肺复张时间。本次研究,给予双腔气囊导管行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费用较少,且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其主要具备以下优势:(1)18F双腔气囊导管的管腔直径约为4.4mm,较粗,引流通畅,不会导致堵塞;(2)双腔气囊尿管能够充水,具有较好的固定压迫作用,且不易发生脱落;(3)导尿管头端水囊能够给封闭胸腔内壁创口产生压迫,防止引流管周出现漏气形成皮下气肿的情况;(4)双腔气囊导尿管给胸膜带来的刺激性较小,管壁柔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且能够在体内长时间留置,有利于大大缓解术后疼痛不适;(5)术后疼痛症状轻,能够促进患者肺复张、咳嗽排痰,进而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率;(6)导尿管价格较低[4]。

综上所述,采取双腔气囊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率。

[1]马文芳,黄育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08):40-41.

[2]夏倩,缪荣明.留置带针胸管治疗矽肺并发气胸的临床护理[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11):851-852.

[3]孙玉宏.临床护理在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65-2066.

[4]于姗姗,马筱慧,石磊,等.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03):45-47.

作者单位:455000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胸外科

R561.4

B

猜你喜欢

双腔闭式自发性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