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型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2015-11-07尚习文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脊髓型优良率颈椎病

尚习文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438200)

脊髓型颈椎病的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尚习文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浠水438200)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行前入路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采取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术前JOA评分为2.6~16分,平均JOA评分为(9.8±1.3)分;术后JOA评分为5.7~17分,平均JOA评分为(14.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9例,良14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76.6%。其中病程低于6个月的患者优良率明显优于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在6个月以内开展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随着病程的延长,其手术治疗的效果越差。

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评估

颈椎病主要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与颈神经根综合征的总称,属于一种退行性病例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其通常是由于颈椎长期受损劳累、骨质增生、韧带增厚、椎间盘脱出等使得颈椎脊髓与神经根受压,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综合征[1]。脊髓型颈椎病其颈椎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颈椎管狭窄,是颈髓受到压迫与损伤引起的症状。通过采用前入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入路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38~73岁,平均(52.4±3.9)岁。病变阶段:单间隙16例,双间隙14例。临床表现为四肢麻木、双下肢活动不便,双手握力减弱。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28例,节段性不稳2例。

1.2方法: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颈部轻度后伸,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左右侧横切口或斜行切口,将颈阔肌、颈深筋膜切开,并将血管鞘和气管进行钝性分离,并将食管鞘之间隙达推体前方。之后需要在C臀优势下进行定位,使用环踞或者开槽切除病变节段上的间盘或者椎体上的骨赘,切除显露后的纵韧带,进行减压、止血处理。并取相应大小的骼骨植入,采用前路钢板固定。

1.3疗效判定标准:采用JOA评分标准与平林法对其术后改善情况进行评定,Ⅰ级:13~16分,轻度;Ⅱ级:9~12分,中度;Ⅲ级:5~8分,重度;Ⅳ级:0~4分,严重。改善率:优:改善情况超过75%;良:改善情况为50%~74%;中:改善情况为25%~49%;差:改善情况低于24%。

2 结果

2.1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术前JOA评分为2.6~16分,平均JOA评分为(9.8±1.3)分;术后JOA评分为5.7~17分,平均JOA评分为(14.7± 2.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改善情况:改善评定中,优9例,良14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76.6%。其中病程低于6个月的患者优良率明显优于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改善情况(例)

3 讨论

在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把握住手术时机,虽然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有自然稳定与自限过程,但大多数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其病理变化是从可逆到不可逆损害的过程,其病程较长,病变发展越严重[4]。研究表明,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展手术治疗,其主要是由于病程越长,后纵韧带与椎间盘组织骨化越严重,其手术难度就会增加,减压容易出现不彻底现象。同时,由于脊髓受压时间较长,脊髓白质内传导束脱髓鞘改变,容易导致脊髓继发性缺血,从而导致脊髓坏死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手术时机[5]。目前前入路手术治疗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术入路,比较适合累及一个或者两个椎间盘水平病变的患者,以及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轻度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状径在10mm以上者。在采用前入路手术治疗的时候,其减压是否彻底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减压的原则是彻底去除致压物,并尽可能地保留椎节本身的结构[6]。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术前JOA评分与术后JOA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评定中,优良率为76.6%。其中病程低于6个月的患者优良率明显优于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者,表明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前入路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病程在6个月内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综上所述,前入路手术治疗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在6个月以内开展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随着病程的延长,其手术治疗的效果越差。

[1]徐印坎.环锯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华骨科杂志,2013,32(1):123-124.

[2]徐印坎,张文明,贾连顺,等.前路开窗减压及扩大椎管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华骨科杂志,2013,26(5):384-385.

[3]张新宇,靳安民,周初松,等.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21(3):161-164.

[4]贾连顺.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13,31(3):122-123.

[5]戴黎萌,王洪正,许燕球,等.颈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26(21):967-968.

[6]黄拥军.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外科杂志,2013,28(12):214-215.

R681.55

A

1002-2376(2015)12-0147-02

2015-11-09

猜你喜欢

脊髓型优良率颈椎病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青少年颈椎病106例诊治体会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