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5-11-07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骨板肱骨优良率

叶 珉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 骨科,江西广昌344900)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叶珉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 骨科,江西广昌34490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接骨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来说,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接骨板治疗,值得推广。

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加压钢板;疗效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且骨折移位较为严重,有较多的局部出血现象,故而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难度非常高[1]。如何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愈率也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54~77岁,平均(64.9±1.4)岁;裂纹型骨折患者13例,内收型骨折患者9例,外展型骨折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53~70岁,平均(64.7±2.3)岁;裂纹型骨折患者16例,内收型骨折患者14例,外展型骨折患者1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接骨板治疗:医师在固定患处时采用传统接骨板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需要麻醉以及具体的麻醉方式。一助手固定抓握住患肢上臂,术者右手抓握住患肢前臂进行牵引,其余四指抵住骨折近端外侧,慢慢进行牵引,通过拇指与四指的一起用力,纠正骨折移位,采用2枚1.5mm克氏针将其固定。手法复位后,X光机证实骨折的手法纠正效果。选用小夹板按照骨折部位塑型,内外侧板各一块,外侧长于内侧;前后采用“L”型夹板各1块,前侧更长,同时后侧板加用一个位置呈远高近低的梯形垫,在肱骨近端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将锁定螺钉锁定。最后进行切口的缝合和无菌敷料的包扎。在整个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稳定地固定患者四肢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另外医师在手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患者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关性,避免增大血管的损伤程度。在术后,密切地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手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原则。

两组患者在患处固定后通过复查X线片,定时调整夹板,同时注意血液流动情况,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此外,嘱患者每隔1周复查1次,医师可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锻炼。

1.3观察指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

疗效情况采用以下评价标准[2]。优: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肩部功能完全恢复,肘关节屈伸受限少于20°,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非常满意;良:患者骨折处对位良好,肩部功能基本恢复,且肘关节屈伸受限在20°~30°,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基本满意;差:患肢肘关节的屈伸受限超过3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比较(¯x±s)

2.2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评价为优29例、良14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评价为优13例、良23例、差6例,优良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9,P=0.010)。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位于人体松质骨和皮质骨之间,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常常会导致其发生骨折,占据肩部骨折的26%[2]。临床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其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以肩关节活动不灵敏最为常见,还有一些患者往往由于不注重术后的护理以及康复锻炼也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接骨板的稳定性依赖于患者骨头与接骨板的摩擦,而锁定加压钢板是远离患者骨折部位进行修复,减少内固定物与患处的接触面,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局部软组织,另外其螺钉松动的发生率低。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缺点为价格昂贵,且一般不用于简单的骨折处理以及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接骨板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优良率更高(P<0.05)。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来说,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接骨板治疗,值得推广。

[1]王洁伟,张国杰,宁鉴.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9(7):22-25.

[2]曹清,马宝通.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6(2):35-37.

R683.42

A

1002-2376(2015)12-0143-02

猜你喜欢

骨板肱骨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L型解剖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应用体会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接骨板四点弯曲测定中屈服载荷的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