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2015-11-07吴文静袁艳霞陈铭妍张汝芝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皮炎红斑阳性率

吴文静,袁艳霞,陈铭妍,张汝芝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常州213000)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吴文静,袁艳霞,陈铭妍,张汝芝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江苏常州213000)

目的:分析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面部皮炎125例,给予全部斑贴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有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1.2%(89/125),以氯化钴阳性率最高,为46.07%,其次为硫酸镍(44.94%)、卡松GG(43.82%)、重铬酸钾(24.72%)、甲醛(23.60%)、芳香混合物(2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重视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合试验结果找出病因,积极治疗。

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

面部皮炎较常见,属于皮肤炎症反应,由多种原因导致。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及诱因相互交织,引起反复发作。轻度患者面部仅有少许红斑或小红丘疹,局部瘙痒;严重者局部水肿,有大小不等水疱及弥漫性红斑,甚或出现糜烂渗液等[1]。临床应重视面部皮炎诊治,故而通过斑贴试验找到致敏接触物,找出部分致敏原因,才能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本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面部皮炎125例,给予全部斑贴试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面部皮炎125例,女96例,男29例,年龄15~75岁,平均(32.16±2.57)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65±1.27)年。入组条件:(1)患者颊部、口周及眼睑等反复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或鳞屑,无明确的接触史,并排除痤疮、狼疮、银屑病、疱疹等相关面部皮肤疾病;(2)4周内,患者试验部位未暴晒,且未外用激素制剂等。(3)2周内,患者未应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排除条件:(1)哺乳期及妊娠妇女;(2)面部皮炎急性发作者;(3)试验部位皮肤出现下述皮损,脓疱、红斑、糜烂等。

1.2方法:对患者给予斑贴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使用瑞典CHEMOTECHNIQUE DIA NOSTICS公司生产的瑞敏牌斑贴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规范操作。试验抗原有巯基混合物、氯化钴、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环氧树脂、秋兰姆混合物、硫酸镍、甲醛等20种。按顺序将过敏原放进斑试小室,做好标记,若加液体抗原,应将滤纸片放入小室中,再滴抗原,将受试抗原贴于患者背部脊柱的两侧,粘贴好后,对每个小室进行轻压,使抗原与皮肤均匀接触。斑贴期间,嘱患者忌剧烈活动,勿洗澡,避免搔抓,减少出汗,并避免日光照射。2d后揭掉斑贴,3d观察结果。

1.3判定标准:根据ICDRG标准对结果予以判定。阴性(-):试验无反应;极强阳性(+++):浸润、红斑、大水疱;强阳性(++):浸润、红斑、小水疱、丘疹;弱阳性(+):小丘疹或红斑;可疑阳性(±):轻度红斑;NT:没有测试;IR:刺激性反应。

1.4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5例对斑贴试验期间产生的瘙痒均能忍受,无退出病例。患者年龄表现为3个特点:(1)中青年者居多;(2)60岁的老年人不鲜见;(3)女性为多。受试者中89例有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1.2%(89/125)。

试验结果:89例中部分病例同时有几项反应,16例患者有1项阳性反应,占比为17.98%;18例2项,占比为20.22%;26例3项,占比为29.21%;12例4项,占比为13.48%;4项以上患者17例,占比例为19.09%。氯化钴阳性率最高,为46.07%,阳性例数41例;其次为硫酸镍、卡松GG,阳性率分别为44.94%、43.82%,阳性例数分别为40例、39例;第四是重铬酸钾,阳性率为24.72%,阳性例数22例;第五为甲醛,阳性率为23.60%,阳性例数21例;第六为芳香混合物,阳性率为22.47%,阳性例数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斑贴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125例斑贴试验结果

3 讨论

面部皮炎发病原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外在因素涉及范围广,如气候、饮食、接触过敏物、吸入物等,常见诱因为辛辣食品、肥皂、海鲜、寒冷天气、蛋白质、酒、洗涤剂等[2];内在因素主要为个体自身过敏体质,此为发病主导因素。研究显示,面部皮炎往往导致患者面部瘙痒难忍,且夜间瘙痒感明显加重,影响睡眠,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多数患者因无法忍受瘙痒,多用手挠抓,长期挠抓可加重皮肤炎症,感染或继发其他疾病;面部为裸露部位,发生皮炎后严重影响美观,多数患者可有自卑、抑郁等心理,直接威胁身心健康[3]。斑贴试验为外源性变应原诊断特异性检查,多用于临床诊断变态反应疾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且检查较安全,不良反应极少。本研究结果阳性反应物中氯化钴阳性率最高,为46.07%,其次为硫酸镍(44.94%)、卡松GG(43.82%)、重铬酸钾(24.72%)、甲醛(23.60%)、芳香混合物(22.47%),提示上述几种物质为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原因为多种生活物品及职业接触中均含有上述几种成分。如氯化钴存在于彩色玻璃、瓷器、颜料干燥剂中;硫酸镊存在于合金、电镀用品,譬如耳环、手表、眼镜框中;卡松GG多见于防腐剂,如肥皂、去垢剂、印刷墨水、洗发液、睫毛膏等中。本研究中女性病例为96例,占76.8%,多与女性的生活接触这些致敏物质和频繁有关。相比之下,本研究中男性仅29例,明显低于女性患者。此外,其他研究还表明,化妆品中含有的染料、防腐剂、香料和口红、唇膏荧光物质等,除能诱发面部皮炎外,还可导致光感性皮炎[4]。因此,除物质本身致敏之外,治疗时也不能忽视光敏可能。本研究中125例患者中89例有阳性反应,总阳性率达71.2%。其中16例患者有1项阳性反应,占比为17.98%;18例2项,占比为20.22%;26例3项,占比例为29.21%;12例4项,占比为13.48%;4项以上患者17例,占比例19.09%。由此证实面部皮炎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可同时致病。故而患者也需引起重视,识别并避免日用品中的交叉致敏原减少炎症发作[5]。但如何在众多的可能致敏物中确定病因,提高试验的精确性,还需更进一步的方法改进。

综上,加强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有助于临床尽早找出病因,发现过敏原,从而指导诊疗。

[1]张虹,王广进,田洪青,等.185例面部皮炎患者临床及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9):701-703.

[2]康莉,康定华,毕志刚.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92-1393.

[3]兰雅璐,王璐,李巍.面部皮炎患者123例斑贴试验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7):743-746.

[4]薛梅.140例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171-172.

[5]孙洁,吴蓓玲,王锰,等.495例面部皮炎的斑贴试验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490-492.

R75

A

1002-2376(2015)12-0135-02

2015-10-14

猜你喜欢

皮炎红斑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木星的小红斑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木星上的大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