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与哲学的视界转换

2015-11-05杨沐

江汉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立体化时间逻辑

杨沐

摘要:传统的线性时间逻辑因其弊病被立体时间逻辑所取代。立体时间逻辑是生活化的、境域化的、立体化的时间逻辑;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步一体的时间逻辑;是每一时间点都蕴涵着全部时间的时间逻辑。这一新时间逻辑的建立,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上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理论思维上的视界转换。

关键词:立体化;境域化;时间;逻辑

中图分类号:B0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1-0048-04

传统的时间理论把时间视为由过去向现在,再向未来依次流逝的,时间中的每一部分、每一瞬间是有先后次序的,此时不同于彼时,此一瞬间不同于彼一瞬间,时间在这一行进中呈现出的是一种线性的时间逻辑。但这种线性的时间逻辑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一,时间的隔离性,即时间与时间之间互不渗透,过去、现在、未来互不相关;其二,时间的抽象性,即时间与人的生存体验无关,时间成了外在的由类似数学极限的点连成的一条长线。这种分割、抽象、孤离的时间是不符合生活的实情的,真实的、生活的时间其实是相互渗透、互相蕴涵的,它呈现为一种生活化的、境域化的、立体化的新结构。为便于与旧的线性时间逻辑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种新的时间结构称之为立体的时间逻辑。本文旨在揭示这一新的时间逻辑的具体生成过程,期冀以立体时间逻辑的建构为支点,实现对传统哲学理论思维上的视界转换。

我们认为传统的线性时间逻辑之所以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被立体时间逻辑所取代,是因为:首先,构成时间的每一时间点不是纯粹抽象的单位,而是生活化的、境域化的、立体化的存在。传统的线性时间可以说是由无数的诸现在构成的,过去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现在的现在,将来是将来的现在,无数的互不干涉的现在聚合在一起就汇成了时间的整体。但斟酌起来,组成时间整体的最基本单元的现在却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时间点,真实的生活中体会到的现在其实是指当前的一种生活状态,是指现在正如何。如现在,此时门撞得直响;现在,此刻我在散步:现在,这会我在读一本书,等等。海德格尔就揭示道:“只要说到‘现在,我们就总也已经领会着‘现在之时如何如何,虽然这一点不必一道说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阐释着存在者的某种当前化。”也就是说.一种当下的最切近的生活状态的展开(即当前化)就是现在。现在的这种生活性使它呈现为弹性的、伸缩性的时间建制。一方面现在是无限可分的,诚如奥古斯丁所言,如果说现在是一年,我们马上又可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那么现在只能是其中一个月,同样月又分成天,天又分成小时,以致“设想一个小得不能再分割的时间,仅仅这一点能称为现在,但也迅速地从将来飞向过去,没有瞬息伸展。一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另一方面现在又呈现为一种包容性。随着生活及实践范围的扩大,当我们强调“现在”或“当下”的工作或任务时,这个“现在”或“当下”因工作或任务的性质就可能不止是短短的一瞬,也可能是1小时、1天、1年,甚至几十年。这种扩张或延伸的现在,使我们平常所谓的过去和未来,在一个更大的视域中也就被包容在同一个现在中了。无论现在的无限可分性还是包容性都证明了由之构成的时间不是不可分的抽象的时间点,而是当前的一种生活或存在的境域。正是这一境域性的存在,为我们接下来进一步分析过去、现在、未来的同步性,颠覆传统的线性时间逻辑,提供了思想支点。

其次,过去、现在、未来是同步一体的。如果时间是抽象的、纯粹的时间点,而不是体验性的、境域性的存在,那么不但过去和未来不会存在,就连现在也无法存在。这是因为过去既然已逝去,它就不会存在,未来还没有到来,也不会存在,就即便是现在自身,作为抽象的时间点,我们也无法判断其存在,因为我们无法体验到它.它仅是一种数学极限的存在。萨特就指出,不能把时间视为时间点的外在连接,否则就会取消时间,因为“过去不再存在,未来尚不存在,至于瞬间的现在,众所周知,它根本不存在,它是一个无限分割的极限,如同没有体积的点一样。这样,整个系列便都消失了,并且是加倍地消失了。”因此,真实的时间不是无数时间点的外在接续,而是境域性的过去、现在、将来相互关联的存在。最初对这种关联性的认识,一般是从现在出发去统摄过去和将来.如奥古斯丁便认为过去是指过去的现在,对应于记忆:现在是指现在的现在,对应于直接感觉;将来是指将来的现在.对应于期望。这样过去和将来都源于现在,源于我们当下的体验方式。胡塞尔也是把过去和将来视为当下的“滞留”和当下的“期待”,现在(即当下)同样成了过去和将来的支点。但正如我们指出的现在是境域性的弹性的.并非是一个牢固的确定的界域,过去和将来要依赖现在,但何谓现在,现在的界限如何划定,同样依赖过去和将来.因此现在也不是轴心,三者是同步一体的。海德格尔就认为三者一样重要,不仅过去与将来依赖现在,现在也同样依赖于过去和将来,当我们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时态,也就必然地携带其他两个时态。因此现在既是现在,它同时又是过去的将来,是过去的状况与将来的趋向决定了我们当下有一个什么样的现在。同样,将来不过是现在的过去,而过去则是现在的将来,三者的一体化构成时间,即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我们把如此这般作为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海德格尔还特别强调三者的一体化表明它们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他说:“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海德格尔之所以强调它们的同步性在于,时间的任何一维都不是独立的。必须与整体同在,否则就会犯过去已逝、将来不来从而取消时间的错误,就此萨特与海德格尔的看法相同:“研究时间性的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把时间性当作一个整体去加以剖析,这个整体制约着它的次级结构并赋予它们以意义,这是我们永远不应忘记的。”

最后,每一时间点都蕴涵着全部的时间。这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时间的背景性蕴涵,是指时间的每一维都携带着其他二维作为背景,因此每一时间不是孤立的,它都携带着属于它的背景时间,同样的背景时间又有自身的背景时间,这种情况亦可无限递推下去,因此每一真实的时间都是在时间整体中现身,它蕴涵着全部的时间。怀特海在其包容体学说中便指出:“没有延续的瞬间是一个想象的逻辑结构。每一段时间的延续本身都反映着一切时间的延续。”注意我们在这里须强调的是只有真实的体验的时间才蕴涵着其他全部的时间点,而抽象的时间不可能有这种蕴涵性。例如,一段真实的时间体验包括现在的天色的早晚,我的身体状态是静坐冥想或是从事体育运动,我正在忙的一件事情等,而这些都是有一个具体的关联整体的,单就天色早晚的情况如何,可递推出作为它的背景的之前或之后的天色情况,这样无限递推下去,现在的天色早晚在理论上就蕴涵了一个无限的时间整体。而抽象的无体验的一段时间是不包括时间的内容,即在这一段时间如何如何的,因此它作为一种数学意义上的抽象存在,只是一段仅供计算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过就像链条上的一环,脱掉这一环并不影响整体,它并不蕴涵全体的性质。

另一种情况是时间的自身蕴涵性,即每一时间自身就是全部时间的存在证据,自身就包含全部的时间,不过这要以空间为中介。具体地说,每一真实生活的时间都有一种空间证据,证明着在它之前或之后的全部时间的存在,这种空间证据,作为过去显现为某种痕迹或残留,作为未来表现为某种征兆和趋向。我们举对一棵树的时间体验为例,我们眼前的这棵树,不仅证明它存在于此时此刻,树的年轮又证明了它的出生时间,树的生长情况也可以推算它的存在状态,树的种类又可以判断它自然死亡的时间……也就是说这棵树此刻的存在同时证明了它在过去和未来的存在,它此刻存在的时间自身就证明和蕴涵着全部存在的时间。就时间的这一自身蕴涵性,梅洛-庞蒂便提出:“每一刻时间都是所有其它时刻的证据,每一刻时间在到来的时候都显示出‘它应该如何运转,‘它将如何结束,每一个现在最终都以导致承认所有其它时间点的一个时间点为依据。”

须指出的是,时间蕴涵的这两种情况本身就蕴涵着生活的意义。这不仅在于只有真实的、具有生活内容的时间才会有一种背景、一种证据(抽象的数学意义的时间既无背景又无证据),导致时间的背景性蕴涵和自身蕴涵的发生.而且更在于背景的存在和时间的证据,都要依赖于我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野地里的一块石头,生化学家可以看出这是多少岁月留下的刻痕,而“我”却做不到;旅程中的一段天色。气象学家能大致判断前后几天的天色情况,“我”却没有这样的背景知识。因此背景和证据的背后乃是实践和生活。由于实践和生活才使背景成其为真正的背景,证据成其为真正的证据,才会导致时间蕴涵从理论上的无限可能成为现实的实际发生。

我们证实了具有生活内容的真实的时间,从来都不是线性、隔离的,而是立体、互渗的,这一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具有极为广泛的方法论意义,它将使我们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上实现对传统哲学理论思维上的视界转换。

在本体论上,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将使传统的物质本体论更趋式微,而把世界看成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存在方式生成建构的生存论或实践哲学则凸显其理论优势。如果基于旧的时间逻辑,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其实是无法逾越的.因为对于人类现实的生活世界来说,人工物甚至包括进入实践领域的自然物都会受生活实践的决定或制约。我们固然可以在本体论上说与生存论、实践哲学直接相关,但是对于人类历史出现之前的自然界,难道也是实践的,也能由生存论的方式来加以阐释吗?可见旧的时间逻辑是无法绕开物质本体论,也无法使实践哲学、生存论贯彻到底的,而立体的时间逻辑方始解决这个问题。立体的时间逻辑没有把过去看成是独立自存,与现在和将来无关的.相反它是由现在和将来规定的,正是依赖现在的技术状况、科技水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谋划布局.我们才会通过现有的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种群、生物化石的证据去复原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全貌,阐释宇宙演化的历史。毫无疑问,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是由当前的实践状况及发展趋向决定的,史前的自然之光完全来自于人类的实践生活之光。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原始人离史前自然更近,但是他们为何对史前自然的认识没有现代人清楚?原因就在于现代人实践的“普照光”更强、更盛,因而照亮过去、未来的途程也就更清晰、更宽广。其实马克思正是这样来理解自然(包括史前自然)的,他认为与社会生活实践无关的自然是非现实、无意义的,是一种空洞抽象的自然,他强调:“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他还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既然唯有立体的时间逻辑才能使实践哲学和生存论彻底化,这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建设,也许不无启迪。因为过去我们虽注意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世界观的首要意义,因而在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提法之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后来有学者认为历史是一个包容实践且比实践更丰富的范畴,在世界观意义上(非历史观意义上)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无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都不能避免世界观上的二元论,即实践(或历史)与唯物主义到底谁更根本?如果是唯物主义,回归物质本体论.实践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特质将隐没不彰;如果是实践(或历史),那么不合理之处在于:史前自然是否由实践(或历史)生成建构的呢?好在通过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终于可以摆脱掉这个理论的两难困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建设有可能朝更符合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即实践(或历史)一元论方向发展。

在认识论上,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能矫正人类认识进程的流俗成见。一个流俗成见是认为认识的进程是先因后果,结果总是最后才出现的,原因与结果是泾渭分明的。但正如立体时间逻辑所揭示,时间与时间之间总是相互渗透、互相蕴涵的,因此认识过程既有先因后果,同时也存在倒果为因。倒果为因的出现,一方面固然在于人的认识与动物本能活动不同,即人一开始认识,认识的结果便采取观念的形态,以蓝图、规划和目标的形式出现在主体的主观世界中;另一方面更在于认识的开端就隐含着某种对全体(或结果)的先行理解和先行把握。如果没有这种对全体的统观,我们为什么要去认识它?为什么我们对此一问题发问而非对另一问题发问呢?可见,开端即已隐匿着结果,发问即已规定回答,甚至即是在作答,如果认为认识过程仅是简单的先因后果,而同时不辅之以倒果为因.则有失偏颇。另一个流俗成见是认为认识过程是由一系列的环节、步骤的简单相加累积而成,前面的环节、步骤在时间上是独立的,而认识的结果只是最后完成的一步。但立体时间逻辑的三时态存在的一体性却告诉我们,前面的环节、步骤并非是独立的,它们与结果应同时成立,如果没有结果的最后实现,前面的环节、步骤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会问它们是谁的环节、谁的步骤?因为没有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关于这一点,我们举一个识别英文单词的例子来辨明:当我们在黑板上写上tal这三个字母.没有谁知道这会意味着什么,因为tal这三个字母除是字母外没有任何其它含义,但当我加上k或e,变成talk或tale,那么我们便恍然大悟,它们是单词talk或tale的前三个字母,是拼写这两个单词的有机部分。但如果我们在tal后面加上的是。或y,变成talo或taly,由于不存在这样的单词,tal仍然没有超出字母之外的任何含义.当然更不会被解读为某个单词的部分。这个颇具现象学意味的例子生动地阐释了部分、环节是因结果的成立才被同时赋义的,它们不具有脱离结果的任何先在独立性。还有一个流俗成见是认为认识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较高级阶段的认识受较低级阶段的认识的影响,而后者则不受前者的影响,因为较低级阶段的认识已发生过了。显然从线性时间逻辑上来说这没有错。但是按立体时间逻辑上的三时态互相规定,即过去受现在和将来规定,现在受过去和将来规定,将来则受现在和过去规定,可见发生在前的过去和现在都是受将来的影响的,因而先前阶段的认识也必然受发生在其后的较高级阶段的认识的制约。事情往往是这样,了解了事物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对其先前阶段的认识和理解会变得更为深刻和彻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指出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仅简要地剖析了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对认识过程的流俗成见的三个超越,其实它在认识论上更多的方法论意义还有待我们去深入发掘。

在辩证法上,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使辩证法的否定性更彻底。辩证法的本质乃在于其批判的、革命的否定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胜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但是对于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理解,我们长期受黑格尔的影响。按黑格尔的说法,真理是一全体,而部分作为过渡的环节仅具有否定性的含义,在没有获得全体真理以前,辩证法需要不断否定自身去接近真理,因而每一次肯定是新的否定的基础,只有在获得全体真理之后,那具有否定本质的辩证法才会消失。不难看出,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辩证法不断否定的过程遵循的是线性的时间逻辑,即认为之所以否定先前的东西,乃在于在时间流程中晚出的事物才更接近全体真理,才是最完善、最丰富的,这其实又寓意着传统辩证法的否定性依赖现在对过去,将来对现在在时间上的优越性。但是随着新时间逻辑的建立,我们知道过去、现在、将来的关系是同步平等的,因而在时间中晚出的事物并不距离全体性更近,例如生物的多样性和人的健康状况便不是时间愈晚便愈有优势,因而黑格尔辩证法那种随时间的发展,肯定性逐渐增多,而否定性逐渐减少,以致最终取消否定性的辩证法凸显了其保守和虚妄的一面,这是一种缺乏彻底的否定精神的辩证法,以至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其为“虚有其表的批判主义”。同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辩证法否定性的不彻底还体现在,这个不断否定的过程需要依靠时间的推动,因而这种否定还是有条件的,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否定。而立体的时间逻辑则揭示了全部的时间都互相蕴涵着,这表明在我们对事物自身本性的认识上,事物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被“看”到、被规定,它只有一种形象.相反它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的一种交织,是无数形象的汇聚。这一刻我不仅“看”到了当下,也通过现实的存在证据(如遗址、文物、化学物质等),“看”到了千百万年前或千百万年后的形象,也就是说我在同一时间“看”到了无数时间,在同一形象中“看”到了无数的形象.这其实又意味着同一时间就是无数的时间,同一形象就是无数的形象,因此立体的时间逻辑恰恰证明了否定不是靠时间的发展来推动的,而是事物自身就是一个无限的“界域的结构”,它总是自身出离、自我超越的,因此它的否定性是彻底的、无条件的,它呈现为“自否定”的无底深渊。

在历史观上,立体时间逻辑的建立奠定了历史科学的时态基础。历史在时态问题上究竟是仅仅关于过去,抑或是包括现在,还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包括,这一直是历史观上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以立体时间逻辑的j时态同步一体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才会有真正历史科学的产生。否则要么犯批判的历史哲学在历史观上的错误,有历史无科学;要么犯思辨的历史哲学在历史观上的错误,有科学无历史。之所以这么讲,源于批判的历史哲学,在历史时态上注意到了历史不仅仅是研究过去的人和事,而且也是与现在相关的,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兴趣、价值、选择打成一片,像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柯林武德的“历史是思想的重演”的主张,均注重从现实生活去激活过去,重建和再现历史,就这一意义而言.他们的时间逻辑是立体的,而非线性的。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批判的历史哲学从立体的时间逻辑来理解历史,历史才一改从过去到现在的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而只有从现在来激活过去,历史才能在著史者当下的心灵中回荡,著史者才会与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同悲喜、共命运,对他们有同情的理解,由此历史学注重具体、个别性的学科品质才能得到根本保证@。但是批判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与将来无关,则使这一立体的时间逻辑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正因为在结构上不完整,缺了将来这一维,历史也就没有了必然性,因此历史仅仅是历史,而不能成为科学,不能成为科学的历史,使历史本应具有的鉴往知来的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也失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缺憾。至于思辨的历史哲学虽然认为历史考察的是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进程,因此历史不仅包括过去和现在,也是包括将来的,由于纳入了将来,历史变得有规律可循,历史也就具有了科学性。但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时态符合的是线性的时间逻辑,在这里时间的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维度没有质的区别,历史的具体性、个别性、生动性和丰富性被这种数学的机械的时间抹平了。因此思辨的历史哲学家尽管热衷给历史套上各种先验的公式,如康德提出人类历史是人的自然禀赋解放的历史,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是绝对精神实现自由的历史,孔德主张人类历史是循神学、哲学、实证科学三个阶段呈阶梯进步的历史等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却不被历史学家所认可,而被认为是非历史的抽象科学观。这样看来,只有把历史的时态奠定在三时态完整且同步一体的立体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批判的历史哲学和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一个新的综合,使历史研究既有科学性,又有历史性,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历史科学。

(责任编辑 胡静)

猜你喜欢

立体化时间逻辑
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五项原则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图书选题的立体化经营思路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