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也有五彩
2015-11-05陈丽芳
陈丽芳
世间皆知德化窑白瓷—「中国白」闻名天下,殊不知德化窑彩瓷的魅力同样惊世骇俗。然而,除考古发现了清末民国初期的德化窑址有采集到彩瓷标本外,囿于史料阙如,关于德化窑五彩的始烧年代,众说纷纭。
德化五彩始烧何年
作为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南方五大名窑之一,德化窑不但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和手法也非常独特。一直以来,但凡谈及德化窑瓷,必提有“中国白”美誉的德化白瓷之精妙绝伦、瓷雕之传神,而很少赞叹装饰丰富、造型美观、颜色多彩、美仑美奂的五彩瓷器。
然而,除考古发现有清末民国初期的德化窑址所采集到的彩瓷标本外,更早关于德化五彩瓷器的实物几乎未见,另囿于史料阙如,关于德化窑五彩的始烧年代,众说纷纭。
陶瓷鉴定专家冯先铭先生(1921年至1993年)在《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中载:“有一批明末的五彩器,习称德化窑,但至今未能证实其产地。”
曾凡在《福建陶瓷的历史》(1990年版)中也提及:“德化窑还烧五彩和粉彩瓷器,由于都是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成品上描绘花纹,然后低温烘烤而成,所以在窑址中至今未发现标本。”
正因在诸多相关文献中始终难觅德化五彩瓷的更多信息记录,对德化窑彩瓷的介绍也很少,所以难免被误认为,德化五彩瓷是德化白瓷运到景德镇或广州乃至国外,再加彩而成的。
然而,从馆藏和民间传世的德化五彩瓷,以及考古调查发现的清中晚期窑口所出土的五彩瓷标本来看,足以修正先前的德化五彩“景德镇彩”说、“广彩”说和“外加彩”说。
有考古资料显示,明代中后期的德化窑便出现了五彩瓷成品,并有专家鉴赏认为,德化窑的五彩瓷不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随着德化窑研究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珍藏的纪年器五彩瓷相继面世,它们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为德化窑瓷的研究鉴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如一件现藏于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的“明代德化窑五彩盖罐”,明确标明时间为“万历二十四年”,墨书款里所提到的“新化里”、“郭坂”,正是今日德化县的“国宝乡”、“佛岭村”。该罐构图饱满,画风朴实,料重色浓,具有明净鲜丽的色彩效果。画面色彩柔和、富丽而不淫艳,堂皇而不奢华,可谓清朗不浑、艳而不俗,鲜丽而不火气,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经多位陶瓷专家再三仔细研究鉴定,“明代德化窑五彩盖罐”为明中晚期形制,确认该五彩罐是明代德化窑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亦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明确纪年墨书款的德化五彩瓷。
由此可见,德化窑五彩瓷的产生年代至少不晚于明中期万历年间。由于德化窑历来为民窑,所产瓷器大多销往海外,有纪年的瓷器相当少,而作为陪葬品更是非常少见。
所谓“五彩”,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依图案纹饰需要用多种彩料绘平涂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以700°至800°之间的低温第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瓷。彩在釉之上,因此属釉上彩。但五彩并非局限于五种颜色,只要有三个颜色以上即可,而色彩中必须有红色存在,可见红色在五彩中所占分量是举足轻重的。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来看,明代德化窑五彩瓷多以红、蓝、绿三色为多,先用研钵分别将红、蓝、绿等着色剂研成粉状,而后用釉水调和,后淘洗出色浆即可彩绘。
发展在有清一代
明代以降,德化窑逐渐步入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其产品除以白釉(尤其是“象牙白”)的独特风格驰名于世外,在白瓷上进行着色装饰盛行起来。于是,出现了同样备受世人喜爱的清新典雅的青花瓷、浓妆淡抹的五彩瓷和粉彩瓷,并在有清一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一对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所藏“康熙二十五年款五彩九龙天球瓶”,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德化知县范正辂选制并供奉于德化香林寺的一对无球瓶。细细品赏可以看出,当时的德化五彩瓷已相当成熟,反映出清初德化窑在制作、彩绘方面的工艺水平。
从纹饰——五彩九龙来看,画匠依器物的特点,顺势将九条龙作旋状在云火中蟠曲。龙头大,张口,口型略圆,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但此“猪嘴”比早期的同类稍有收缩;额头宛如寿桃状;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既不同于明初的戟状,也不同于明末的匕首状);上下颚间的龙须分成两束;上颚鼻翼两侧分别是长而卷曲的触须,向前舞动。头部的鹿角成“山”字形,头上的疏毛成束向后斜冲,下颚有细密鬃须,双目炯炯有神,一副威猛相。龙躯肥壮,自然卷曲成“S”形,在云中穿梭翻腾,有三波九折之美。龙体上的鱼鳞纹按比例均匀地绘成网络状,龙爪的趾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劲,拇指与食指张开,有骨有肉,骨节清楚可见,增添了美妙的动感。九条五爪金龙腾云驾雾,穿梭于火珠云朵之间,形态十分生动,所绘的衬托祥云纹,随龙的翻腾而变幻,或数个重叠,或连成一片,形成“一串云”、 “牛面形”、“S”形配伍,不尽一致,其间还饰有长长的火焰纹和火宝珠,疏密有致,虚实协调。腹底部饰重叠海波纹,此器胎釉及整体装饰风格颇具官窑特色。
从九龙瓶的图案色彩运用而来,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手法细腻。为黄地五彩,共有黄、黑、大绿、矾红、玻璃白、天蓝、广翠七种颜色。黄地为深浅不一的蜜腊黄,矾红色的龙和宝珠焰,色调由浓渐淡,由厚渐薄,衬托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的变化,极具三维动感。而用漆黑光亮、浓重沉着的黑色勾勒划出形体的轮廓,边沿用大绿的巨浪点缀着激起玻璃白的浪花和水珠。使得整个图案色彩对比鲜明,纹饰清晰,主体突出,繁而不乱,达到了增强图面立体感的效果,给人华丽富贵之感。该器物底色华美,造型规整,色彩明暗鲜明,纹路清晰,主题突出,成功地应用了浓淡不同的色料进行渲染,有意识地营造深浅不同的层次色调,形成色彩上远近不同的感受,艺术效果超过了一般的图案,是德化窑早期瓷彩中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从中也反映了清代早期德化窑已娴熟的采用来自西方最新的彩料装饰技术,开启了德化彩瓷的新画风。
由器物的色泽来看,康熙五彩九龙瓶已大大减弱了明代时期五彩的那种浓艳,使得色调更趋柔和,更注重画面的渲染,着色上渐变色(或称类似色)的娴熟运用,无疑使整体更富有层次,大有开始趋向粉彩之特点。
《陶雅》【原名《古瓷汇考》,清代镇江人陈浏著,分上下二卷,共八百八十九条,刊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是我国的著名瓷器专著】说:“康熙彩硬,雍正彩软。”
《饮流斋说瓷》(许之衡著,分上下两卷,共十节。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是在总结前人知识与个人见闻的基础上而成的一部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著)中的解释是:“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敷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由此可知,硬彩即五彩。另外,《饮流斋说瓷》认为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呈紫灰色,彩层特别厚,彩的四周有一层光晕。这种现象是别的蓝彩或其他色调的彩色中所没有的,因此在古瓷鉴定上常作为康熙五彩的特征。
细品明清德化五彩瓷
明代德化窑五彩瓷的颜色主要由红、蓝、绿三种组成。色料是由色基加釉水配制而成,所以彩绘的装饰图案表面光亮,色彩柔和,蓝、绿图案有凸出感。
经分析,明代德化窑五彩瓷的蓝为土耳其蓝,土耳其蓝是用氧化铜矿物色基加碱金属釉配制的,这与明代德化窑惯用的钾、钠釉相一致;绿色是用氧化铜矿物色基加铅釉配制的,铅釉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红丹的铅矿化物,所以在绿色表面剥落时,在器物上留有一层闪亮的铅金属痕迹;红色是由一种低温的矿化特色基碱式铬酸铅调水制成的。
制作工艺上,明代德化五彩瓷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先采用手绘法勾勒描绘出纹饰的轮廓,而后按图案纹饰的需要,以平涂法,将红、蓝、绿等各种彩料加以装饰。器型主要有花瓶、香炉、盘子、盖罐等日用品,也有部分的瓷塑。其装饰图案题材大多源于生活,取材十分广泛,变化较多,其装饰内容主要有山水人物、动物图案、植物图案等,构图简洁舒展,画风自由,朴实大方,笔触率意,笔法洒脱豪放,自然情趣与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艺术魅力独特。
根据1992年版《德化县志》记载,明代德化窑五彩瓷所需的矿化物色基在该县城关周边的矿物带中均可找到,这些色料基不需要从外地买进。
进入清代,德化窑五彩瓷颜色已有红、绿、青、黄、蓝、紫等,其颜料大部分是由本县贺兰山(即现在城关的驾云亭)的石英质矿石及绿矾、铜绿等配合而炼成的,这些颜料以铜、铁、锰、钴等氧化物为着色剂,与铅粉、石英粉配制而成。“至民国初才由浔中彩瓷转卖商林凤鹏购入日产的金水及洋彩,本地颜料逐渐被洋彩所代替。”(《德化县志·德化瓷业简史》1961年油印本)。
清代德化五彩瓷,是经历了有明以来的不断实践创新、获得丰富的经验后,更加成熟的表现。如色彩的选用上更齐全,有红、黄、蓝、青、绿、紫等颜料供选择,特别是高贵典雅的紫色,大大增强画面装饰效果;器型从日用器皿到陈设供器,以及随葬冥器均有出现。装饰图岸有山水人物、远山近树、乡居田舍、动物图案、植物图案,文字诗词等,在画面的布局上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机械的平分秋色,而更富有层次感,层次清朗,作品中渗透出较高的绘画功底和技巧,突显了高超的艺术水平,为民国时期德化窑五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参考孙艺灵著《谈德化窑五彩瓷器的造型和装饰》,2010年4月版)
德化五彩自明中晚期,其矿物质彩料经过了本土料至江浙国产料再至进口洋料等几个阶段,与青花料同步。德化五彩在独特的白瓷上绘上色彩后,全然改变了单纯白瓷的单调,加上美丽的纹饰,简约的构图,民间自由奔放、洒脱朴实的画风,使色彩鲜艳的纹饰与温润光滑的白釉相映成趣,极富地方个性,观之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它虽不及官窑彩瓷的饱满、富丽堂皇、严谨,却显示出了德化窑民间工艺的高超水平,无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