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跑吧,故宫!

2015-11-05

中国收藏 2015年10期
关键词:珍品特展名画

最近有个名词很火,叫“故宫跑”,说到底还是“拜”《清明上河图》“所赐”。

因为近段时间以来,“石渠宝笈特展”正在故宫武英殿和延禧宫举办。尤其是《清明上河图》,系10年来首次全卷铺开展出。难得一见,人气爆棚很自然,于是本应不紧不慢的看展却变成了赛跑,那一刻,人人都恨不得自己是博尔特“附体”。有评论打趣道,此时若蹲守午门边上卖球鞋,没准还真能小赚一笔。

虽然笔者没有亲眼目睹这样的“壮”况,但从媒体报道、舆论热议以及微信“朋友圈”转发中,依然能对“故宫跑”的热情洋溢感知一二。而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故宫考虑欠周、安排不力;也有人指出,同期展出的《游春图》、《伯远帖》、《五牛图》、《临韦偃牧放图卷》等珍品,从艺术成就上说,有的并不输《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超出,相比却受到冷落;也有人指出,中国从不缺乏的就是跟风,一些人不懂装懂地看过展览,酸文假醋地发个“朋友圈”,就感觉自己“高大上”了起来,这种行为其实是“假文艺、真‘绿茶’(网络流行语)”。

听起来的确各有各的道理,不过,当全民观展变成全民话题,一定非要不骂不快么?

未必。笔者最想问的是,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如此深入人心?追根究底与几代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有关。当大大小小的历史文化考试中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时,相信对此再不感冒的人也能记住这个名字。另一方面也与长期以来媒介对其的宣传力度不无关系,比如随便搜索“传世名画”、“古代十大名画”等关键词,一定少不了它。再从心理认同上来看,《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市井生活的繁华,生机勃勃,也就是“讨喜”。艺术同样有大众与小众之分,普通百姓更偏爱的当然不会是“阳春白雪”。

如此看来,即便挤破头皮、也要看一眼《清明上河图》真容的心情不难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民众的整体意识在提高,这绝对是好事。有人认为,北京故宫“有宫无宝”,但此番宝物的亮相、人气十足,倒是粉碎了某些人的浅薄见识。莫非真要出现故宫连“压箱底”的珍品都产生不了吸引力、门可罗雀的场景,才属正常?

鉴于此,与其第一反应是质疑,倒不如多想想从这样的展览效果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民众渴求什么,缺乏的又是什么?比如我们的基础文化教育是不是仍需要在普及程度上进一步拓展范围,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有更深的认知。

毕竟,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毫无疑问,当这些认知更加清晰,“故宫跑”也就不会再是新闻。偏爱《清明上河图》不是没文化,只是某种“缺失”的显现而已。

猜你喜欢

珍品特展名画
名人名画
珍品阁
珍品阁
果实
当名画变胖以后
特展的现在和未来
特展的草莽时代
珍品阁
名画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