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堂教学练习设计
2015-11-05陈晓晓
陈晓晓
【中图分类号】J50-4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把课堂练习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技能技巧的强化”、“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上,且看老师们经常用的手段——
现象一: “照本宣科”——练习安排循规蹈矩,教师按照教材顺序逐一呈现习题,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教师点拨后再完成;
现象二:“越俎代庖”——为防止学生出错,教师在学生进行练习前把“注意事项”交代得详详细细;
现象三:“一刀切”——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对班上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学生布置同样的练习,导致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
的确,教师的观念中多是“不加强练习就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 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 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会受到学生自身经验、空间观念、认知发展水平、内容的难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那么根据“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学习内容的特点,在轻负高质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该设计怎样的练习,才能在发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从课堂练习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来探讨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数学课堂练习。
一、 体验数学之情趣---练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原则
《课标》提到:教材编写时,应采用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教材编写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对教材在平常设计练习时,也应做到练习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特别要在“寓练于乐”上下功夫,练中生趣,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谜语、游戏等形式。
要使练习多样和趣味,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设计练习:
1、巧设练习形式
【案例1】
学生在人教版第六册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位名次后,可以让学生玩一个“默契大考验”的游戏:同桌为一组,一人说物体所在方位,一人蒙住眼睛,指出物体所在方位,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内指出的正确方位最多。正式游戏前,各对同桌先进行热身练习,然后每个大组推荐组内“默契度”最高的一对参赛,其他同学作裁判员,最后,剩余的各对同桌还可以对比赛角逐出来的“默契同桌”进行挑战,评选出“最富默契同桌”并给予奖励。
这样以游戏形式呈现的方位练习,让每位同学都经历了多次的“描述方向”、“指方向”和“判断方向”的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对八个方位的熟悉程度。此外,“说一说”、“指一指”的亲身实践的动态练习方式,不仅激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让学生对各个方位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再如,练习课我们可以设计成闯关的形式,每一关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以保证练习的多样性。
2、创设激励机制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练习十四,笔者根据当时教学的情况,调整习题的顺序,设计成了“勇夺智慧星”的闯关形式,闯关游戏共有四关(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和终极挑战),难易程度一样的归为一关,每闯过一关,就增加一些难度,闯过不同的关,可以得到不同颗数的星。
这样的闯关比赛,同样也能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每一关中又有着丰富的题型(连线题、判断题、简述题),每一题还有具体的情境,这使得练习课变得一点都不枯燥,学生学得带劲,正确率便随之提高了。
3、趣化练习名称
在设计练习时,可以改变常规题目要求的提法,趣化练习的名称,以此营造亲和轻松的氛围,使之“未成曲调先有情”,如“知识万花筒”、 “火眼金睛辨真假”等,在小学低年级中,尤其可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题目,如 “我是数学小明星”、“我是小小裁判员”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感受数学之价值---练习的生活性和应用性原则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的基本理念。因此, 练习设计时,我们往往可以让学生先初步感受到练习的生活性,然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发展数学能力---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
1、针对性
课堂练习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两方面的实际出发,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观性与操作性,所以在设计这部分知识的练习时,我们可以转变作业方式,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注重练习完成的实践性、过程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如求图形的面积,我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层次性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四.拓宽数学思维---练习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拓展性习题,思考容量大,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觉得别人还没想出来,我就想出来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习题,后进生也要积极参与思考、探究,从其他同学的解题中受到启发,发展智力。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笔者认为,大部分数学课的末尾部分,都应该留下一定的时间出示这类习题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类习题的练习,经常能使学生恍然大悟,从而激发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雷玲.名师教学机智例谈(数学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魏红雷.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J].现代数学,2006(05)
[5]丁燕倩.在课堂中让练习设计放光彩[J].学苑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