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高“直线运动”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5-11-05杨存武
杨存武
摘要:“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课本中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运动分析的基础。但是从以往的教学实况来看,学生对此掌握程度较低。对于此问题本文从学生与教师的认知、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从有效沟通、建立模型、以及提高课堂效率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提高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直线运动;教学实效;教学策略
【分类号】G633.7
引言
直线运动作为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长期固定的课堂教学方式使物理分析产生了思维障碍。如何能让刚步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同学,特别是思维能力不强的同学,能够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等,降低物理分析的门槛,将抽象的思维变成可理解的形式,更好地学习知识。才能对物理学习的知识与思维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
1.1学生认知存在偏差,教师对于教材研究深度不够。
“直线运动”作为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点,知识难度系数较低,部分内容在初中已经浅略涉及。在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中,许多学生表示,对于此章节的重视程度较低。正是课前准备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轻视的态度,让学生面对这一章节较为复杂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没有进行完善地学习,产生了学习的盲区与误区。与此同时,教师认为该知识点较为简单,公式简单,习题题型较少。导致教师备课时准备挨不充分,在教学时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忽略了这一知识点的基础性,新的概念与新的思维方式是否被刚进入高中物理知识大门的学生所接受。事实上,直线运动部分知识点特性较强,新概念与新公式较多,彼此之间联系紧密,且x-t和v-t图像抽象等,易给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挫败感,认为其知识点多而且杂,不能良好地进行学习[1]。
1.2 学生生活中的思维定势与物理学习的科学性不一致
由于长期的物理学习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中对于物理现象的直观感受。学生往往会出现思维定势,对于“矢量”“位移”等概念理解有偏差,理解起来困难重重,从而局限了自己在物理学习上的思维方式。而长期以来教学的“沟通--建模--迁移”策略,虽然形象直观,但是基于高中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并且深度较大。这一策略的弊端逐渐暴露。导致学生的创造性较难发挥,不能进行大胆地突破,从而建立了学习上的障碍。
1.3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图像分析能力不够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情况并不多,对于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用到物理里面迁移能力较弱。这也导致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这一工具不能很好地使用。另外,学生刚步入高中,抽象能力较弱,对于用图像来分析物理运动情况难以理解。形成了思维上的障碍。高中物理课本与初中物理课本在衔接上并未考虑到这一现状,这也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策略以及具体措施
2.1强化课前准备,主动与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首先,教师对于教材进行细致,根据教学大纲有重点、有层次进行备课。然而据了解,有一部分教师脱离教学大纲,不重视教材素材的选取,往往忽视了一切教学活动的都是围绕教学素材展开的。所以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素材的正确选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课之前,利用课间时间,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课前预习工作进行了解,对于备课中的预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行教学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学习上的难点课上逐个进行突破,尽量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盲区。
2.2建立物理模型,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具体化
鉴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特点,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物理规律的探究方式,通过学习,自己逐步分析作出图像。其基本步骤如下: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进行精确的物理测量,通过列表记录数据,画出直角坐标系,描点,点连成线。
对于直线运动章节中的v-t图像,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图像中更要素的含义,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t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等。如图1所示,根据以上步骤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写出位移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从而让物理思维深入到学生心中,让物理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知识有效的理解与迁移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进行自我学习,从而真正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首先,将此应用在对于课前的准备上,学习之前对于学生的知识中的兴趣点稍加点拨,让学生对于知识点似懂非懂,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兴趣去进行积极地预习。其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小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保证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这种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的教学,使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一个交流。达到学习知识信息的共享。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最后,课后应及时进行巩固。教师选取的练习要有层次,有难度阶梯,努力减少同一难度、同一知识点上的无效重复。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应进行易错解析,加强反馈矫正。而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多肯定、激励学生,逐渐拓展思维,总结解题思路,突破难点。
3.结束语
教学效果与教学策略存在直接相关性,后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前者的基本状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存在最佳教学策略。对于物理的教学研究,要提高教学实效,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结合学生情况,不断地进行改进、调节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本文选取“直线运动”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探讨,探讨方法、思想和过程对于高中物理学科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物理整体教学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杨莉.探析提高“直线运动”教学实效的策略[J].学园.2012: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