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2015-11-05徐静
文/徐静
高校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
文/徐静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四种主流英语写作教学法,并结合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特点,试图探索具体且操作性较高的写作教学模式,以达到结果、过程、内容合理兼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写作教学法;研究
商务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是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在商务情景下有效运用英语完成各项书面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仍普遍存在学生商务应用文体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无法将语言和商务知识综合运用“输出”成合理有效的书面行文,因此特定商务交际目的往往很难达到。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根据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特点,在比较分析主要英语写作教学法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出一种具体的、操作性较高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特点
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商务英语在语言和专业上复合的特殊性毫无疑问需要在写作教学中突显出来。1)教学内容方面,商务英语写作要求培养学生通过书面语进行商务沟通的技能,其中包括:书写通俗易懂、使用高效的商务信函;使用商务文书;使用正式的书面商务英语;使用规范的格式;处理国际商务业务单证等(阮绩智,2006)。因此商务英语写作涉及的范围广泛,语言使用规范严谨,且专门术语多。就体裁而言,商务写作多是应用文体裁,该体裁语篇具有规律性强、可模仿性强的特点。同时,为满足特定商务交际目的,需要综合评估写作对象、类型及目的以确定合适的文体风格和交际策略,使写作得体有效; 2)教学对象方面,以商务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商贸方向大二或大三的学生为主,他们具有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但普遍缺乏商务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写作经验不足,完成的文章往往逻辑性差、语言不得体、表达不准确,因此合理运用语言有效完成特定商务交际活动的能力不足; 3)其他教学因素方面,作为一门课程,很多高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为1-2学期,对于商务英语写作这样实践性强、需要大量练习强化技能的课程时间安排明显不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脱离真实商务情景、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结合各种写作教学法的优点,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二、主要写作教学法概述及比较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英语写作教学法经历了从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到体裁教学法的发展过程,较晚产生的过程体裁教学法近年来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成果教学法(the product approach)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一般包括熟悉范文、控制性训练、指导性写作、自由写作四个步骤(Picas,1982)。该方法注重语言知识的正确使用,教师讲解侧重分析范文的词汇、句法、衔接手段等语言和修辞特点,学生练习强调对范文全方位机械性模仿,以学生写作出语言和修辞形式正确的作文为评价成果。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师生间缺乏互动和信息反馈,学生在范文以外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
2.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 approach)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将写作视为一个交际过程。虽然学者对写作过程描述并不统一,但普遍认同教师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和协商完成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定稿等写作前、中、后的过程。学生通过群体互动提高自主性,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写作技巧,建构起一个以过程为主的写作教学框架(Freeman&Dyson,1990)。该方法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兼顾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训练不足,缺乏教师指导以致母语负迁移现象得不到纠正,写作各环节需要学生反复讨论修改,耗时较长,且写作过程雷同,忽略文章体裁等,使得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难以真正实施。
3.体裁教学法(the genre approach),也称为语类教学法,是随着体裁理论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语篇的图式结构进行写作教学,并由秦秀白(1997)、韩金龙(2000)等学者介绍到国内。在语类分析理论的主要学派中,ESP学派和系统功能学派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写作教学。ESP学派主要研究科技文和学术论文写作,悉尼学派最新研究成果是建立起基于语类的支架式(scaffolding)学术能力教学法(Rose et al,2008),主要教学流程为: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语篇专业领域和语言模式、学生独立阅读获得专业领域知识、老师帮助学生模拟练习语篇语言模式、学生通过独立写作展示所学。体裁教学法重视语言知识,并结合不同社会语境产生的不同语篇,帮助学生“速成”创作特定体裁语篇的能力;注重教师的“支架”作用和学生在语境中的互动参与,由上至下的教学方法也与语言的自然习得顺序一致。该教学法不足之处在于对教师语篇分析能力要求高;学生受到体裁规律的制约,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对写作计划不足,学生较被动等。
4.过程体裁教学法(the process genre approach)将写作中涉及的语言知识、语境知识、写作目的和技巧融合在一起,试图弥补上述三种教学法的缺点。Badger和White (2000)通过示意图说明了写作教学的六个阶段:确立交际情景、明确写作目的、考虑话语使用(语场、语旨、语势)、构思、打草稿和修改定稿。韩金龙(2001)概括了四个具体步骤:范文分析、模仿写作/集体仿写、独立写作和编辑修订。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多层次多方位互动,同时注重特定文本所处的社会语境以及特殊交际目的的达成,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综合提升。虽然体裁特点突出的商务英语写作很适合该教学法,但在实践中往往受到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英语基础差使得同伴评议流于形式、教师对写作成果监控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使得该方法在课堂上真正实施仍有一定困难。
三、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根据对上述主流写作教学法的分析,结合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突出特定商务应用文体的体裁特点,强化商务英语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并通过同伴互评提升学生修改意识,体现合作学习优势,以及做出有效的教师评议,保证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切实提高。以下笔者将以讲授询购信(inquiries) 2个课时共90分钟的课堂为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本中询购信的例文,或在网上搜索商务环境中真实使用的询购信,数量要求至少十篇,并自行总结询购信的常用表达法及常见内容构成,以便学生在教师讲解前对这一特定体裁已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大致了解。
2.课堂输入阶段(30分钟)。教师以提问形式抽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并在做简单评价之后引出对询购信定义、特点、结构等内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写作目的是请求对方提供特定信息,形成询购信的图式结构:交代询购信的背景和主题,说明询购信息的内容,提醒对方尽快回复并致谢。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一图式结构的指导下分析范文,并通过练习“内化”该体裁,例如将打乱顺序的询购信重新排序,同时引出每一语步的典型表达,完成语言部分的输入。
3.课堂输出阶段(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三至四人为宜,设计不同的商务情景,如初次对具体产品进行询购,或者经销商向供应商进行询购等不同情景,描述具体询购要求以模拟真实商务环境,要求小组根据图式结构讨论特定情境下询购信的组成部分,列出提纲,强化写作思路;然后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稿,要求使用模板句型,从语言具体应用和语篇整体把握两方面进行实际操练。
4.同伴互评阶段(3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初稿进行互评,随时修改不当的语言表达,并对询购信整体做出简短评价。教师应给出具体评价细节,如用词和句式是否符合商务信函特点,内容安排是否符合询购信的图式结构,特定情境下询购信的交际目的是否达成等,避免学生评价意见流于形式。小组互评期间教师需巡视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整体控制课堂有效性。最后要求学生根据互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二稿,并当堂交给教师。通过不断的训练,小组互评可以帮助学生从语言语法到语篇结构逐渐提升修改意识,并反映到写作水平的提升中。
5.课后教师评议阶段。教师对学生二稿和同伴互评的意见做出评价,特别是语篇结构上的问题,在下次上课时及时反馈,并让学生按小组进行传阅,确保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总结经验。教师还可以课后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完成定稿,加深对询购信这一特定体裁的写作认识。
以上就是笔者借鉴主流写作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试图在教学中合理兼顾结果、过程和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积极氛围中了解商务英语常见体裁写作从语言到语篇的特点,并通过情景练习提高完成特定商务书面交际目的的能力。然而该模式仍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如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学生能够实际操练的商务体裁有限,根据图式结构写作有时无法应对真实复杂多变的商务环境,至关重要的教师评议环节往往使其不堪重负等,这些问题都有待随着不断推进的写作教学法理论研究,结合各校实际商务英语教学条件有创造性地解决。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阮绩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J].高教与经济,2006,(3) : 37-40.
[2]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5) : 35-40.
[3]Picas,A.Teaching English Writing[M].London: Macmilan,1982.
[4]Freeman,S.A.&Dyson,A H.On Teaching Writ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Berker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
[5]秦秀白.体裁分析概说[J].外国语,1997,(6) : 8-15.
[6]韩金龙,秦秀白.体裁分析与体裁分析法[J].外语界,2000,(1) : 11-18.
[7]Rose,D.,M.Rose,S.Farrington&S.Page.Scaffolding Academic Literacy with Indigenous Health Science Students: An Evaluating Study[J].The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08,(7) : 165-179.
[8]Badger,R.&White,G.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J].ELT Journal,2000,54,(2) :153-160.
作者简介:徐静(1979-),女,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