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美术教育之于学生幸福
2015-11-05刘娇
文/刘娇
生命化美术教育之于学生幸福
文/刘娇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生命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在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生命化美术教育的内涵,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学生在生命化美术教育中感受幸福。
关键词:生命化;美术教育;学生;幸福
教育本是为了满足生命的需要。以往我国教育单纯地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以关注生命的视觉,对教育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让教育体现对孩子的关爱、理解、信心和成全,把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中,从而提升整个生命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生命化教育在美国诞生,在90年代早期引入我国。1993年5月,我国教育家黄克剑先生在一次采访中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成为我国生命化教育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生命化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当前美术教育现状与学生幸福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美术教育现状,笔者走访了S市12所中学。据调查,S市12所被调查的中学中,仅有1所实行生命化美术教育,其余11所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就美术教育是否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而言,11所实行传统美术教育模式的学校,其学生普遍认为当前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能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愉悦,而1所实行生命化美术教育的学校却有82%的学生认为非常喜欢现在的美术课堂,从美术课堂上不仅能收获很多知识,还能愉悦身心。
通过上述数据可见,当前的美术课堂中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大多都摆脱不了升学和就业的功力性质,只考虑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的传授,很少去引导孩子探索生活、思考生活、追寻生活中的幸福。放眼看去,带有功利性质的美术教育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让他们离幸福越来越远。每天繁重的课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被强迫上各种不喜欢的辅导班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专家表示当前的学生似乎成了辛苦、可怜、不幸福的代名词。其实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提升和幸福。
二、生命化美术教育内涵
“生命化美术教育就是在美术教育中依据生命的本性使美术教育达到生命特征或生命状态的活动,并强调人在生命的呈现过程中体现的格调、品味、情趣或境界。生命教育、生命化教育和生命化美术教育的关系是:生命教育是重在关注自然生命的教育理念,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教育活动符合生命特征的教育活动,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拓展,生命化美术教育是生命化教育思想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体现。”[1]生命化美术教育的意蕴在于以人为本,是在生命的广阔视野中,对美术教育本质的重新界定,把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关怀及成全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三、生命化美术教育与学生幸福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感受幸福,笔者认为应该摒弃当前美术教育的功力性,使美术课堂生命化。
(一)转变美术教育理念
杜威指出“在教育精神方面最需要的改革就是从现在的生活中表现教育的意义,而不要把教育看作仅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而且,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地成为将来生活的准备。”[2]所以,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回归当下生活,对生活抱有热情并积极地追求生活的幸福,引导学生珍惜现在、憧憬未来,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转变以往功利性目标,通过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看待生命,引导学生充满正能量地去感受每一天的变化,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宽度。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以往带有功利性的美术教育,不可避免地为了追求升学或者就业的目标,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美术理论知识传授和美术技巧培训,按照固有的模式去教育学生,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创作激情被抹杀。生命化美术教育与功利性美术教育截然相反,它的宗旨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因素。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个别对待,对学生的评判标准不能僵化死板,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及时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进行培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被尊重的幸福。
(三)营造美术课堂氛围
生命化美术教育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幸福感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生命化美术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现有美术水平为起点,关注他们的切实需要,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将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从如何把他们教会转移到如何使他们学会上来。把课堂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使课堂最大限度地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园地。
(四)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成功的美术课堂必须是促进生命的逐渐觉醒和显现。生命化美术课堂是学生发觉自己美术潜能的地方,是一个幸福愉悦的艺术创造天堂。“当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的时候,带走的不仅是美术方面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创新的能力、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的才会焕发生命力的活力,永远显示出来它的生命意义。”[3]
综上所述,生命化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美术教育的生命化,做好生命化美术教育形在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并构建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娇.生命化美术教育理念及其实现途径初探[D].武汉:湖北大学,2012.
[2]肖川,曹专,陈黎明.生命教育:实现教育的两种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 (4).95-98.
[3]约翰·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基金项目: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科研项目(KY201402)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