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方式研究
2015-11-04谭丽琼刘长国
谭丽琼 刘长国
摘 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取信息更加便捷,更加直观,不知不觉中让非正式学习方式更加受到欢迎。本文通过介绍新媒体和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情况,并提出了用新媒体构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非正式学习 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8-02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4g时代的到来,让新媒体环境下随时随地学习更加便捷,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在不断变化,让终身学习不再通过集中进修的方式,让每个人天天处于终身学习中。人们花费在非正式学习的时间投入不到20%,但并获取新知已经占到个人所获取知识的80%以上。[1]非正式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课外非正式学习获取的知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正式学习,并且获取的这些知识有时候比正式学习获取的知识更新、更社会化及更有意义。
2 新媒体定义及内涵
2.1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收音机等发展起来的,更强调互动性,是人与人之间的共享信息和分享信息的渠道和平台,能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并内容及时更新,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模糊了媒体与传媒者、受众之间的区别,实现了媒体与个人的有机合一。[2]
最常见的新媒体是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等。
2.2新媒体特征
新媒体是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以下特征[3]:
超媒体性:采用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有机整合组成一个网状结构,带有简洁的指向性。
交互性:传统媒体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过程中,单向流动,“广播式”的。新媒体在传播沟通时的互动,在游戏中的互动,内容在用户与用户之间、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让人和媒体相互融合。
参与性:新媒体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更有效的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
公开性:新媒体优势在于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免费的,用户都可以下载,观看、评论、反馈及分享。除了一些有版权受保护的内容外,参与和利用新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障碍,人人都可以使用。
虚拟社区化:在新媒体中,空间、环境、现实状况、身份等的虚拟,跨越了时空,拉近了距离,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可以很快的形成一个社区。
3 非正式学习定义及内涵
3.1非正式学习的定义
非正式学习是大多数人学习做事的一种非正式、不定期、
即兴的学习方式。它就好像人们骑单车,由自己选择方向和路线,有时可以为欣赏路边景色绕道而行,或去帮助同行者。由学习者自我负责、自我发起、自我调控的学习。非正式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随处都能发生,当它融入人们的生活、自然的发生时是很有意义的。[4]
3.2非正式学习的内涵
非正式学习是是正式学习的延伸,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基本特征是:(1)个性化特征,个体自我主导,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2)时间、空间非固定性。非正式学习不需要专门的场所及固定的时间。(3)知识多元性,来源渠道多种多样。(4)知识获取有明确目的的也可以是偶然性的。(4)运用新媒体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情况。
4.1学习者与新媒体下的非正式学习的分析
当今已经形成广泛的认同:70%-80%的学习是发生在非正式学习的情况下,而在正式学习中只有20%。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加工、知识的分享及知识的管理,都是为非正式学习服务,新媒体在非正式学习和学习者之间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渠道。学习者是主体,新媒体是辅体,辅助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4.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现状
知识获取更多样化,大学生不再仅仅依靠课堂学习获取知识,获取渠道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在网络上协作、交流、分享多种手段获取资源。
非正式学习沟通形式灵活,直接明了,速度快,省略许多繁琐的程序,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信息。
非正式学习后获取知识零碎,缺乏系统,缺乏个人知识管理。
非正式学习需要正确的引导,非正式学习是自我控制、个体主导的行为,沟通往往难以控制,传递的信息不确切,容易失真、被曲解。
5 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的策略
5.1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主导把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信息接收者,而是建构有意义知识主动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和学生自主有意义的学习,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和情感教育。
5.2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式探讨
构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构建适合于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环境的模式,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现状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知识获取的平台渠道。非正式学习区别于在课堂上的正式学习,以兴趣和目标为中心,新媒体环境下提供了很多学习者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渠道。如充分利用一些问答工具,搜索工具输入关键字方法获取解答,常用的有百度问答、百度搜索等。还可以利用一些聚合工具及时时交互工具进行时时交流、分享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还可以利用一些订阅工具,时时自动地获取通知信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构建知识分享、共享及协作环境。有了知识的获取平台,还要形成分享和共享知识的平台,在平台上传递、协作、交流,让自己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形成团队学习共同体,根据组建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交流与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相互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相互评价,共享成果。如选择微博、QQ等社交网络以及图片音乐视频分享网站等平台创作知识和分享知识。
(3)构建知识管理平台。知识的获取、加工、处理后要经过知识管理才能更有效的长期掌握知识,构建个体自己的知识结构及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化和可控化,将自己的知识变成适合于自己能够应用的信息。新媒体知识管理工具可选知识地图、思维导图及一些云笔记等,统一进行可视化的存储分类管理。
6 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更快捷的去获取知识、记录知识、分享知识及整理归纳和内化知识,这一切都需要新媒体环境的支持,让大学生自我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乐于学习的、终身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提高大学生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效率,为自己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媒体[DB/OL].http://baike.baidu.com/
[2]百度百科.非正式学习[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19015.htm.
[3]陈娟红,孙祯祥.基于Mblog的非正式学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62-64.
[4]伍丽媛.非正式学习中个人隐性知识的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9(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