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鼓励”在高中美术班的微妙作用
2015-11-04李晓宇
李晓宇
学生厌学、学习效率低,一直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大问题。我想许多教师也会像我一样有时很着急,所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研究,对于高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习美术的学生,他们与普通班的学生在行为上更加散漫、更加活跃。我尝试着用许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现状。
记得,有一个学生名叫小选,特别的淘气,因为和同学打闹不慎骨折休学了半学期,留级改学美术进入了我班。之前我已经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在班集体中特别活跃,上课不爱学习,并且能很快与周围学生打成一片,这让我非常头痛。在美术课上因为刚到一个新环境,他相对还比较安静。我发现他的美术天赋还不错,就耐心的教他,但是画的质量很差,且线条比较草,整个画面杂乱无章,很像他的性格,不能稳定。我想,要想让他有所改进,首先在纪律上要求他,也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持续的时间不长,上课还是爱讲话、爱打闹,所以在讲评画得时候,他的作品我尽量延长一些时间,突出其优点,以鼓励为主。对他表达出自己的尊重、接纳与关怀。尽量用各种方法赞美他和他的作品,并不是言过其实,而是以事论事,很具体。他自己也能看到,感受到。从一开始很难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逐渐到临摹整幅的图,我看到了他的进步,对于较好的作品我鼓励他带回家和家长分享。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在画前停留的时间慢慢变长,从能认真的画一个小时逐渐的变得越来越专注。一个人如果认真专注的做一件事通常会有成效,他的变化也让我对他有了信心。我将他与班里画的最好的学生坐在一起,课下有问题让小选多问他、多交流,很快他的画有了质的飞跃。我和家长沟通,家长说孩子现在好像有方向了,每天都很开心,也开始学习了。文化课老师反映也较好,并且他与那名画得最好的同学私底下也成了最好的朋友。
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很善良、聪明,是什么使他转变?应该是“鼓励”。是因为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他的优点和长处上,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也许我的鼓励和认可,让他感觉到了自己被关注、被喜欢、被尊重,也从大家的认可与关注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许这是“鼓励”给他的力量吧。现在他的文化课学习也有了起色,生活慢慢变得充实起来。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喜欢的学生,也一定有讨厌的学生,高二年级有个女孩叫小岩,也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每天口若悬河、特别爱说。她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曾在私立学校呆过一段时间,没事就拿着自己的手机玩,学生们都非常讨厌她,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她,但是每天还要面对她。有一天她突然问我,老师我想考复旦大学,得多少分啊?我觉得很可笑,心想,这种状态和成绩怎么可能上复旦,但我表面很平静,细致地讲了复旦大学的要求和分数。但是事后她那无知清澈的眼神一直闪现在我的脑海,让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我就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会这样对待她么?第二天我把她找到我的办公室,认真的和她讨论了复旦大学的相关信息,看得出她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做,当她雀跃着离开我时,我自己觉得自己很幸福,真的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慢慢的,我了解到她之所以学习不好也是有原因的,上课时她总是问我“老师,你看我在画画上能考上大学吗?”“老师,你看我能行吗?”是一个在学习方面很没有自信、非常自卑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表面上看满不在乎,但她是要求上进的,只是不知到怎么学。我尽量的鼓励和赞美她,非常严谨而认真的教她,并采取了一套新的方法,让她的每一张画都能体现出整体的效果,但我从不给她改画,只是尽量从语言上指导她、鼓励她,这样她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完成的。一是让别人对她刮目相看,二是让她树立信心,驱除自卑。令人惊奇的是她的作品一张比一张好,她很有天赋,且才思敏捷、极有幽默感。这可是看人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啊,我现在觉得她还蛮可爱呢,现在小岩成绩很稳定,复旦大学或许真的不是梦想。
小岩的例子让我相信。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给她真正的关心和爱,从她的角度出发,重拾自信,用真诚的赞美去承认她,表达出你对她的爱,用行动表明你对她充满信心。有时可能我们是无意识的鼓励了她几句,她会信奉为人生信条进而改变一生。郎咸平当年就曾是差生,但偶然一次机会一位著名的美国教授告诉他: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在以后的日子里郎咸平始终认为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慢慢的,他的悟性开启了,加上学习特别用功,终于成为一名不可小觑的经济学家。
当一个孩子在初学走路时,我们会用充满期待和爱的眼神注视他的尝试,他失败我们不会去责备他,相反对他每一个甚至很微小的成功表示出鼓励和赞扬,孩子会表现得很高兴并且一定渴望再次去尝试,努力使自己做的更好。同时我们会和孩子共同庆祝成功,并且将这个成功和每一个爱孩子的人分享。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并享受那个过程。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无法管教而对老师表达出无助和无奈的痛苦,而老师自己也有许多的困惑和茫然,对待学生我们会努力的尝试,我们也许去改变思维,尝试用以往从来未有过的方式坐下来交谈,或许彼此会有新的理解。用“爱+鼓励”的方式靠近孩子的心灵助他们成功。
(责任编辑 陈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