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切入,彰显小学数学课堂魅力

2015-11-04丁小东

黑河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潜意识切入点铅笔

丁小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寻找有效、合理的切入点是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切入点是授课环节的开始,合理的切入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热情,达到增强数学课堂魅力的效果。

一、从生活切入,立足起点

尽管小学生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和对一些问题的感悟与态度,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有充分的了解。在授课环节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授课的切入点,即授课起点,这样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满足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比如,在《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首先每四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出组长,拿出8支铅笔,让组长进行分配,组长对铅笔的分配情况做好记录。随后,教师拿出9支铅笔、10支铅笔……让组长依次进行分配,同样做好记录。分铅笔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却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在分配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疑问,比如:“老师,铅笔不够分!”或者“铅笔多出来了,该怎么办?”由此,教师便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出授课内容:“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就分铅笔来说,余下的铅笔应该如何填写呢?我们以10÷4为例,可以写成:10÷4=2(人)……2(支)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该算式中的两个数字2是否为一个含义?”同学们思考后进行回答:“意义不同,第一个数字2表示人数,第二个数字2表示铅笔支数。”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应特别提醒:“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写法,不能混淆。”在这节课中,教师不用刻板地对余数的定义和格式进行专门讲解,只需要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为起点,进行课堂切入,而后顺势引出余数的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知识的牢固掌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从思维切入,点燃激情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主要还是依靠较为直观的方式,这与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冲突,数学较为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认知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原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在授课时应引导学生对面积的概念有初步了解和深入感知。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分别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这两幅图片,回答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哪个面积相对小一些?”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应继续进行启发:“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最初你们是怎么测量它们的周长的?”学生回答:“分别测量每条边,然后相加。”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那么,在今天面积的比较中,我们可不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可以先画出一个固定大小的图形,将两个图形与这个图形相比较,根据比较后的差就可以知道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更大。”在学生做出相对贴切的回答后,教师便可以进行讲解,引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具有难度的授课内容就变得轻松容易了。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知,教师若善于从学生的思维出发,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便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复杂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有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构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从意识切入,明确方向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将一些简单的题目做错,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潜在的数学意识在作祟。所谓潜在意识,也可以称之为学生的惯性思维,就是学生在做题中往往会通过自己已有的惯性思维进行思考,认为这道题理所应当这样做,从而常常出现错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潜意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潜意识,有效做出正确判断,需要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注重从学生的潜意识着手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运算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错误的潜在意识拟题:“计算25×44”对于这道题目,不少学生会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在解这道题时把算式变为“25×(40+4)”,教师应特别指出:“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最简便的算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同学们应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出现惯性思维。根据这道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更为简便的算法。”学生开动脑筋后,得出答案:“25×4×11”,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而且摆脱了惯性的思维模式,打破了潜意识的干扰,进而有效避免了思维定势。

总之,我们要深入了解数学课堂切入方式,不断思考,善于探究,从多种多样的切入方式中选择出最为有效和恰当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会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思维定势,形成有效的思维习惯,进而提升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潜意识切入点铅笔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