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

2015-11-04谢士超张彦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白雪公主生活化创设

谢士超 张彦真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出故事法、游戏法、悬念法、实验法和生活化五种问题情境创设方法,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一、故事法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趣味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接触比较多,通常对童话故事、小动物很感兴趣,若是将教材中生硬古板的数学问题设计成小故事或是小童话,用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或小动物作为问题的主人翁,使学生仿佛进入到美妙的童话世界,就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准备课》(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时,讲到“比多少”时有一个问题是“还可以比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前准备了一张海报,上面印着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做游戏的图案。我把海报展示给学生们看并问道:

“同学们,你们认识海报上的人吗?”

“认识——”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

“他们都是谁?”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

“那你们都听说过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

“听说过——”同学们显得更兴奋了。

“我们看看这张图,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正在做游戏,对不对?谁能告诉老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谁更高?谁更矮?”

许多学生抢着举手,有几个甚至手都来不及举,就大声喊了出来:“白雪公主高,小矮人矮!”

“对了!”我因势利导说,“其实可以比较的不只是多少和大小,还可以是长短、高矮,对不对?”

同学们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对于比较,他们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游戏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励主动学习

除了童话故事,小学生的另一大爱好就是做游戏。将问题情境设计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参与其中,获得游戏的乐趣,同时还能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并寻求解决疑问的知识、方法和途径,实现主动学习。这就是教学常常提倡的“寓教于乐”。

例如,我在讲授“认识钟表”(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时,许多学生觉得我讲的知识枯燥、难懂。即使我拿着一架模拟的时钟不断调拨时间,让学生辨认这是几点,学生们还是不领我的情,有的在开小差,有的东张西望,回答问题也不积极。见此状况,我马上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规定游戏规则如下:其中一个小组上台用自己的两个手臂来当时钟指针显示时刻,另一组的同学依次回答时钟显示的时间点(一个负责说,一个负责写),读或写正确各加一分,读或写错误各减一分,第一组为第二组调时间,第二组为第三组调时间,第三组为第四组调时间,第四组为第一组调时间,我做裁判。得分最高的小组有奖励,最低小组则要接受小惩罚。同学们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进入全神戒备状态。经过一轮紧张的游戏,学生们不仅将这节课的知识都很好地掌握了,甚至超额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会读写整时半时,更由于负责调拨时钟的同学为了难住其他组的同学,迫使同学们学会了读写其它的时刻。

三、悬念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习欲望

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利用这一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制造一点“悬念”,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身为教师,我们就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尽可能多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例如,在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时,在认识了11-20这十个数字之后,我们要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加法。这节课所讲的知识比较难,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说: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大家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数手指。”有个学生答道。

“对了。今天我们要学20以内的加法,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

“数小棒。”有个学生脱口而出。

“加上脚趾。”又有个学生答道。同学们都笑了。

“嗯,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老师还有更好的办法。你们想知道吗?”我一脸神秘地说道。

“想——”全班同时答道。于是在学生们的期待中,我很顺利地把这堂课的内容讲完了。

四、生活化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将问题情境生活化,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在讲《6-10的认识和加法减法》(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时,由于这是一个难点和重点,为了不使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和枯燥,在开始上课之前,我先跟同学们“寒暄”了一下。

“同学们今天都吃早餐了吗?”我问。

“吃了——”同学们回答得很齐。

“张三同学,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早上吃的是什么吗?”我点了一个同学问道。

“面包、牛奶和鸡蛋。”张三不假思索地答道。

“很好。假如一个面包3块钱,老师给你10块錢,请问你应该给老师找回几块钱呢?”

张三想了一会儿,没找到答案。于是我又问全班,

“有同学知道答案的吗?”

“老师,是7块。”有预习过的同学回答道。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答案对吗?”

全班都沉默了。于是我微笑这示意这两位同学坐下,说道: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节课的内容,看看到底是不是应该找回7块。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后我们就可以帮妈妈买早餐了,大家说,好不好?”

“好——”在一片响应声中,我们很愉快地开始了这次教学旅程。

五、结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同时理解能力也较为有限,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本文所列举的四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几种。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王健.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

[3]何小志.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1,(13).

[4]姚美玲.数学情境也需要打“假”——创设真实、有效的数学情境[J].新课程,2014,(03).

猜你喜欢

白雪公主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我家的白雪公主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我的白雪公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可爱的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