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5-11-04郭谦益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郭谦益

信息技術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导致我国教师队伍信息素质低,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现象发生。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形势所迫,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信息素养内涵要素一、正确认识及定位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内涵

在信息化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就需要让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那种一味只着力于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层面培训的做法是片面的,不可能真正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二、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基本信息素养。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2.多媒体素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解决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选用Powerpoint、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网络素养。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布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应用,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微博或自已制作的网页发布自已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

4.课程整合素养。教师的宗旨是以自身的影响,培养下一代,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我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第一,我校教师都能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教学潜力与优势,但对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学校要求授课要有课件时,常常看到的简单文字和图片的演示就敷衍了事或者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收集教育教学资料”虽然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应用方式,教师还不能充分认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的重要性。

第二,信息意识弱,信息利用率低。我校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而且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和电子备课室,高标准的硬件配备与低资源利用率的矛盾在我校存在着。中老年教师队伍中有绝大多数老师不会使用计算机,更谈不上应用它去处理日常工作。就青年教师而言,他们有很熟练的信息技能,但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上学老师的授课方式的影响,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定式授课方式。

第三,信息综合能力欠缺。在我校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只占极小的比例。有的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因对知识的细分不了解,只知道在纸质文献中找资料,对于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以及数据库等基本知识不了解,对检索方法知之甚少,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检索工具获取信息,无法正确鉴别哪类信息符合自己的需要。

四、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教育行政管理行为是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高的关键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主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共同扶持以及教师自身努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教育主管部门能否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

(二)迅速转变教师观念,培养信息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不到位。导致许多教师一时不能认识到现代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信息思维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

(三)校本培训是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1.师徒制式。以信息技术和水平较低的教师与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专家教师”结对子。采取“一帮一”,“一带一”活动作为加速信息素养水平较低教师提高的法宝。

2.骨干引领式。发挥骨干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定期安排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教师观摩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上示范课,帮助信息素养水平较低的教师取得进步。

3.集中培训式。组织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整体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4.交流研讨式。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会,体现集体参与,互动合作。

(四)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在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

随着网络化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教师自我培养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最具活力的方式。教师自身应从信息的培养需要入手,着力提升理论知识,以强烈的信息素养需求为出发点,激发自身兴趣,根据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在网络上得到知识,与专家、同行进行交流有关信息和疑难,努力探索,为早日成为掌握一流的有信息素养的优秀教师而努力,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五)注重反思性教学过程,提升信息素养层次

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拥有的知识相对与学生而言,并没有必然的优势。因此,教师首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具有危机意识,主动、自觉、敏感的捕获新的信息,加强信息技能,增强学习动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总之,高素质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保障,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内容和方法,也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宫淑红,桑新民.创新推广理论与信息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

[2]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远程教育.

[3]姜志兴.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中小学电化教育.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分析研究》批准号GS[2014]GHB115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