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2015-11-04高静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欣赏者音乐作品乐曲

高静

教育乃国家发展之命脉,中小学教育更是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21世纪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不断加强,随着国家教育人才辈出,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而在音乐教育的实施和进行中,审美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联想创造性音乐表现力21世纪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不断加强,随着国家教育人才辈出,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而在音乐教育的实施和进行中,音乐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对于音乐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通过聆听音乐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课程是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学习、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音乐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情感。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中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随着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了较快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这一阶段是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通过在集体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会对音乐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敏感性,同时还会表现出强烈的爱好音乐的热情。

二、提高理解力,提高表演者二度创造的能力

音乐审美教育的学习尤其表现在关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表演)水平方面。在一次长笛教课中,学生(以下简称A)在复习完之前的课程后,学习新的曲目——《北风吹》。但是,A没有继续自己进行识谱预习,而是直接要求老师进行一次演奏示范给他听,然后在进行节奏、旋律上的模仿学习,但在老师示范后A仍没有掌握乐谱上的节奏,旋律的音高和旋律性也没有新的认识,更加没有表达出乐曲的主要感情色彩。由此可以看出,A对于《北风吹》一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乐曲思想感情等音乐基本知识一无所知,归根结底,除了学生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该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表现乐曲思想感情的水平,以至于不能对乐曲进行更好的演奏、表现出乐曲应有的“味道”。因此,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并有助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造。

三、丰富受教者情感,提高想象力

在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提高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加强人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染力与敏感度。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受教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欣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音乐审美欣赏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音乐意象、形式、意蕴的领悟,激发欣赏者的情感进入更深沉的体验状态。如小泽征尔在初次听《二泉映月》是泪流满面并说“《二泉映月》应是跪着聆听的曲子。”如果一个人对音乐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他听到一部经典的音乐作品时会对该作品有着本能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并会正确的感受其所表达的音乐情感;反之,会对该部作品一无所知,甚至错误的理解该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此外,同时听同一首音乐作品,每个欣赏者所联想与想象到得内容往往各有不同。这也是与欣赏者的音乐审美能力有关。所以说,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领悟与表达能力,有助于音乐欣赏者充分的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四、辅助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门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艺术。音乐审美实践中的心理活动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为反映形式而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感知音乐美是认识音乐的基礎,是活的美感愉悦的源泉,培养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以及对美的创造才能,都是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样的,当所感知的音乐能够满足个体所需时,人就会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如愉悦、喜爱、兴趣等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激励听者努力进取;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厌恶、不满等消极低落的情感,易引诱听者走向消极、低沉。可见,音乐的情感性对于听者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在必要的时候,音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

五、辅助素质教育的培养

中学生的音乐情感的发展,受到其身心发展的制约,在此阶段中,他们生长发育较快,认识水平提高,尤其是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展,社会交往加深,自我意识和成年意识增强,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比较自觉地、稳定的道德观念,并使他们的行为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他们的情感活动也逐渐从肤浅向深化方面发展,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他们的道德理想、身心发展常常随自己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能够正确的、健康的发展,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及引导作用。

美育不仅可以启真促善,还可以培养人的艺术情操,是学生能正确认识事物的社会意义和实践的价值,审美教育的培养能让人们更能正确的认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世界之美,从而帮助人们陶冶性情、健全人格,具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催化的作用。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提高音乐欣赏者的音乐文化水平,加强音乐审美修养,而且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音乐审美理想,更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音乐审美素质和欣赏者的音乐审美判断力,同时,在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新中国音乐教育培养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为中华民族整体的音乐水平提升尽一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欣赏者音乐作品乐曲
始乱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留出想象的空白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