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研究
2015-11-04马丽娜
马丽娜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体征和美学品格,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儿童文学作品符合儿童的语文认知水平,符合儿童的内心发展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与其他教材的教学要求不同,需要教师教出童真的感觉,让小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材应用研究一、前言
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情感也是相当细腻的。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儿童文學作品联系着小学生的想象空间,刺激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儿童文学与一般的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不一样,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将小学语文课堂与儿童文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沟通,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儿童文学的整合、提生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当关键。
二、通过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应用儿童文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老师最大的危险就是没有精神食粮的储备和思维上的空。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缺乏,会影响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品格和艺术体征的误解,直接影响小学生对文学的感知程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培养儿童文学素养,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改变不利的形势,能够独立去鉴赏儿童文学作品,让自己拥有一颗童心,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只有提升自身的儿童文学素,才能有能力教导学生和激发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本能。
小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时刻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字词句,多花相应的时间来阅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如曹文轩的儿童小说、任溶溶的儿歌或儿诗、《格林童话故事》等,这些作品中都渗透着浓浓的童心,小学生可以认真阅读,从中培养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三、通过抓住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品格进行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品格就是儿童的童真和情趣。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思想细腻,感情纯真。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真和情趣,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擅于挖掘课文中的儿童童真和情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小松鼠找花生》这一课教学中,最纯真童趣的画面就是小松鼠活泼调皮的动作和可爱的表情,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试着模仿小松鼠的动作和表情等,将小学生最真诚的童心和稚嫩的表情展示出来,其他小学生也可以从模仿中看到小松鼠活泼的动作,进而将自己纯真美好的感情激发出来。
教师应擅于挖掘小学生的童真情趣,将课堂与儿童文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体味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纯真的情趣,激发小学生内心的童心,提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将有趣活泼而又感人的画面展示在小学生面前,积极引导小学生寻找文中好玩的事情,如大眼睛的金鱼、白肚皮的螃蟹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好玩和快乐,通过好玩快乐的事情让小学生们时刻保持着一颗童心。再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教师应站在小学生儿童的角度上,用小学生特有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让小学生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到苗苗的礼貌稚嫩和和季老先生的平易近人,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根据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体裁进行儿童文学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体裁如小说、诗歌、寓言故事、散文、戏剧等,教师应掌握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分类的标准、划分的原则等,从中掌握儿童文学作品鲜明的艺术特性。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儿诗侧重的是抒情和情感表达,强调的是陶冶儿童的心灵,因此在这首诗中,教师应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生活,重阳佳节想念亲人的情感表达给小学生,让学生在诗中感受到诗词造句的简练和优雅,体会诗词自由、押韵的美感。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感受诗词的音乐美,也可以采用念唱的游戏方式,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诵读诗词的乐趣。再如,小学五年级上册《长相思》一诗,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
五、结束语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材最宝贵的教材资源,让小学生时刻保持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在日常小文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通过抓住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品格和结合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体裁等方式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积极挖掘小学生的童真情趣,将教材内容和儿童文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引导小学生体味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纯真的情趣,激发小学生内心的童趣,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现代阅读,2014,5(07):78-79.
[2]张四平.浅谈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J].读与写,2013,7(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