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探索
2015-11-04王爱军
王爱军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我国与西方交流日益频繁,通过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西方各种思想逐渐渗入我国,对我国民众产生重要影响。在交流过程中,西方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信息时代,我们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提高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问题时效性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我国与西方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种思想逐渐深入我國,对我国人民产生巨大影响,再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为中西方沟通提供了方便,更加方便快捷,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在交流过程中,西方各种不良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各种炫富现象层出不穷,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时效性不强的情况,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率。
一、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让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高校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思政课教学时效性重视不够
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总结和改善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当前,部分学校对思政课的时效性认识不够,教学方式的改进缓慢,很多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重视课堂的时效性,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的完成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对于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认识不够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待课程没有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态度。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的提高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着手,积极转变教学模式。还要从转变学生的思想态度方面下功夫,要让学生了解到思政课的重要性,转变课堂态度,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认识到思政课教学中时效性的问题才能逐步的实现课堂效率的提高,思政课也才会更加的受学生的欢迎。
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和认识不够两个方面。从现象中分析问题,是为了给解决问题找到途径和方法。
二、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探索
怎样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时效性的提高,是高校思政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探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教学形式多元化
信息时代,先进的教学设备产生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但是很多高校对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充分的使用。很多教学停留在文档的阶段,课堂上录音、影像使用的并不多。而且为了赶教学进度,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讲自己的课件上,跟学生的互动不多,这样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会比老师单纯的知识的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课堂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给与学生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吸引更多的学生。
2.教学内容丰富化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是结合当时的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大家进行讨论,在对问题的讨论中贯穿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对课本知识觉得枯燥,但是却愿意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思想的交流,才能迸发出更精彩的内容,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包含课本知识却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课堂的气氛活跃。一节课下来,大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地深刻,教学内容丰富化是用课外那些能吸引学生的内容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本的知识,用新鲜的内容来引发大家发言的积极性。
3.加强教学交流
教学不应该是一个课堂的事,老师要走出课堂加强教学交流。通过跟其他学校、其他老师的交流,获得更新的高校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教学研讨会,大家讨论一下怎样的教学是更适合学生、能提高教学效果的。通过交流来拓展思维,进行教学的创新。此外也可以跟学生交流,了解怎样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更喜欢,更愿意去接受的。信息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探索更加适合的、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结语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而思政课就是这样一个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很重要的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信息时代,要结合时代的特征,针对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带来尽量大的影响。提高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进行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不断地拓展思维。更多地去交流,去获得更实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高校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俐.试论如何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9):130.
[2]刘丽娟,孙玉娟,杜黎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评估研究[J].世纪桥,2013,(05):35.
本文系锦州市2015年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