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
2015-11-04石书羽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 石书羽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
□ 石书羽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导读]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必然成为大势所趋。积极提高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只有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与风险,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价值。 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当中,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等都呈现出高度的国际化。因此,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国际化的程度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状况及参与水平。高职院校数量占整个高等院校总量的46.5%,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30%,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或高职院校国际化研究最早始于2008年,研究历史较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与探讨。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国际交往也愈加频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劳动者,只有拥有高素质、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才能抓住机会,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面向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产业技术应用人才的教育,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势不可挡。
(二)就业市场的迫切需求
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的外资公司和跨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为中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国外企业在选择员工的要求上不同于国内的一些公司,他们希望获得的是在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之外,同时拥有国际化理念,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高技能人才。这对中国高职教育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以政府政策为导向,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资金的支持。受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方政府对于各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认识和投资力度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少,加上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的保障与支持,这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遭遇了更多的阻力,国际化程度也相对较弱。
(二)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形式单一,缺乏办学特色
在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潮流的推动下,中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形式单一、缺乏办学特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部分院校只是盲目地追从国际项目的合作,而对于合作对象以及项目开展的方式、内容等是否符合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是否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学校发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长远考虑,导致一些项目不能顺利开展,甚至无奈终止。另一方面,仅开展课程对接项目从国际化形式的角度上看也略显单一,如果能丰富更国际化形式,相信对于激发教师与学生参与国际化教学的热情能起到显著作用,如增强冬/夏令营双向交流,开设海外带薪实习项目,让学生与教师能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等等。
(三)教师传统教学意识的制约
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职院校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而教师的传统思想意识和能力结构会制约教改的进行,从而制约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推进。
(四)职业教育国际化过于形式化
国际化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小班化授课、聘请外教、运用多种实训教室等,但笔者以为上述方法均只触及国际化氛围创建的皮毛,没有在内容及内涵中体现出本土教学与国际教学的融合,这便导致了教学形式过于模仿先进国际之表面而忽略研究其本质精华的弊端。
(五)职业教育国际化不能与专业紧密结合
现阶段,更多地采用强化英语学习方式,把英语作为第二专业,大力度推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同时,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特别加入双语课程,以做好由中文教学转向为全英文教学的过渡。但笔者以为,光有语言方面的铺垫是不够的,弱一味强化语言,弱化专业技能,那最终可能出现本末倒置的后果。
三、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对策
(一)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与经费支持
高职院校要走向国际化,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应制定和完善鼓励中国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的政策和法规,为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应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政策,根据各地的产业特色,积极引导当地的高职院校开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探寻多样的、有特色的国际合作方式
开展国际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在短时间内开阔视野,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国际合作方式过于单一,通常是采取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两种合作方式,且在开展合作办学时多有盲目性。笔者认为,选择合作办学的对象及办学方式,应明确办学目的,结合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区域特色,切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合作办学得以顺利开展并获得预期成效。除了上述两种合作方式,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合作院校的优质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国际知名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国际性会议等多种途径,推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三)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包括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在办学过程中,树立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在师资力量方面,可以通过派教师赴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聘请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等方式,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只有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才能以国际化的标准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素养的学生。要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研究,有关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不是很多,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化是体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高职课程的国际化,我们有必要围绕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进行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高职教育国际化不仅仅要学历教育国际化,还要职业资格认证国际化等多元化的教育。我国已有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对于引进什么标准的资格认证、如何引进、如何与国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等仍需学者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要加强海外实训基地研究,海外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很少建立海外实训基地,学者们的关注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开展,拥有海外实训基地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实训基地的建立、使用、交流等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加强留学生研究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学生、教师、资源等教学资源“引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两者是同时相互作用的过程,相辅相成,互为主客体。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外国留学生市场营销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成为扩大留学生规模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想对留学生具有吸引力必须具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如何推广,如何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使得更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的高职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二是.关注留学生在校的生活研究。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留学生在校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加深与国外文化交流,减少中外文化冲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实现中外学生的交流,形成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摸索和研究。三是关注中方师资、学生海外学习研究。
(五)完善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课程与协作办学机制
(1)针对海外合作院校。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课程对接与合作办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互相承担课程的基础上,实现本土与国际的融合,才是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最终目标。(2)针对本土合作企业。笔者认为,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框架构建与教学内容设置也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新通公司的资源,企业与学校进行更好地沟通与协作,校方教师与企业专业能够共同依照不同海外市场的特征以及学生特征进行极具个性化的课程设计,相信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深入,将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3)建立完善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大众媒体平台。运用高科技宣传平台将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深入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电子邮件、短信、微薄、微信等大众媒体的介入,都将为国际化氛围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课堂通过媒体平台的介入,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网上课堂、视频会议等最新型的授课方式变得触手可及,这不仅为国际化建设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更为师生点燃了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要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出除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之外,同时拥有国际化理念,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为推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不懈努力。
[1]张慧波、张菊霞.高职教育国际化:从多元化的国际合作开始[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2]王骞.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
[3]普女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
[4]朱倩倩.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4).
[5]姜维.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05).
[6]葛健一.江苏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