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2015-11-04朱学勤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彼岸柏拉图孔子

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比

主讲人_朱学勤(中国当代学者,上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等。)

【编者按】

毋庸置疑,中西方文化、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朱学勤教授回溯到两千多年前,他认为,这一差异实际上在第一代哲人孔子、柏拉图时期,就已经种下了根。通过对比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他试图解答:为什么中国缺科学?为什么中国人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天然欠缺?

为什么要把柏拉图和孔子对比?这要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起,他曾经说,其实人类从古希腊、埃及、中国一直到二战时候,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2000多年的历史,他把它称为第一轴心时代,二战以后到今天,是第二轴心时代。为什么这么划分呢?他说,第一轴心时代实际上是哲学的突破,人类在那个时候就像一个少年人,不断地向父母亲发问,不断深入思考,就像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小女孩,会不停地盘问自己的父母,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将来要到哪里去。

人类是什么时候问的这个问题呢?公元前五世纪。那个时候,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方出现了孔子,孔子的门徒孟子,甚至在印度也出现了乔达摩悉达多等等。那个时候,人类朦朦胧胧睁开了眼睛,向地球、向自然发出少年人的疑问。雅斯贝斯认为,从公元前5世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进步的动力就来自东西方同时出现的这些哲人、这些少年之问,这一动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后才被另一个动力所代替。第二轴心时代,也被称之为科技时代,人类新的动力来了,科技突破取代了哲学突破。第二轴心是不是这个样子?今天还是有很多争议。但对于他的第一轴心时代的说法,我非常赞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心灵空间还活在第一轴心时代。

那么我就从这个地方切入,对比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思想。

首先,他们有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是贵族,或者说是没落的贵族,他们都一生从政失败,失败之后,孔子是周游六国,退回来以后,设坛授徒,招学生,办教育。孔子是我们教育的宗主,3000弟子,72贤人。柏拉图在西方也是同样的情况,一生游说各个城邦的君主都失败了,碰壁回来,他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代,他也办学。如果要讲第三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办教育都是有政治抱负的,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当中能够出当君王的人物,至少是辅助君王的人,比较彻底的儒家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做国王,一代代相传,中国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世界。而柏拉图所办的学校,跟我们现在起点相似,但重点更延长,从幼儿园一直到成人,教育空间可以延长到一个学生50、60岁,学到那个时候就可以做国王了,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就是办哲学王的教育。最后一个相同的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是相同的。孔子是最早强调启发式教育的,孔子最反对灌输,他说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想,想到非常苦闷,不可开交,想到要快得忧郁症的时候,老师再介入,这个时候的启发最有效的,所以启发式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的。令人惊奇的是,差不多同时候,希腊也是强调启发式教育。所以,从出生,到从政,从政失败办学教徒,设坛授徒的目的是培养国王,一直到最后教育方法,柏拉图和孔子都相同。

那么他们的差异在哪里呢?这个差异给中西方文化、政治带来了种种连锁反应。

第一,孔子讲有教无类,小孩子入学不讲出生,不讲富贵贫贱,只讲向学之心,只要你象征性地交一块干肉,就可以了,这是伟大的民主教育起源。而柏拉图的哲学首先是把人分成几大类,贵族以上、奴隶主以上才是正常人,奴隶主以下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比柏拉图更先进,更有民主意识;第二个差异就是他们的教材差别很大。我们知道孔子删诗经,定礼乐,在民间的歌谣筛选出他认为比较正派但又活泼的诗歌作为入学的启蒙教材,也就是说孔子的教育从诗歌入手,也就是从形象思维入手。柏拉图则在他的学校门口挂了一个牌子,拒人于千里之外,叫做“不懂几何者不能入内”,这是他考试的起点。柏拉图如果与孔子相遇的话,肯定会和孔子发生辩论,因为他认为诗歌是扰乱人们思维、扰乱一个国家秩序的最不好的东西。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言要驱逐诗人,把诗人赶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他们哲学思维的差异,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途径有差异,柏拉图是主张二元世界,孔子是一元世界。柏拉图认为万事万物实际上都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某一类概念向这个世界演化、下坠、腐化、堕落的结果,比如说,人到此岸腐化堕落,才分为男人、女人、好人、坏人等等,把这各种各样具体的差异抽掉,其实只剩下最本质的东西——人。再比方说茶杯,茶杯有圆的、方的、塑料的、瓷的,还有各种各样颜色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因为它们分享了杯子在彼岸世界的那个概念的结果。在彼岸世界,它就是以最纯粹的形式存在的,它就叫杯子,到此岸世界就会分裂出千奇百怪的杯子。所以柏拉图一生就是要把彼岸世界描述清楚,他所追求的就是让彼岸世界的理想状态在此岸世界得以实现。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柏拉图为什么政治会失败,他一生都在追求这个概念,没有哪个君主会欣赏他。这样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他退而求其次地办教育,因为他把满心的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

把世界分为此岸、彼岸的思维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二元方式,这种二元方式后来在西方绵延不绝,一直到今天,形成两种思维,一种叫经验主义,一种叫先验主义。先验主义就是认为在我们看到的万事万物之外,六合之外还有一个高大上的、高远的纯粹的世界,那个世界是值得追求的,应该用那个世界的标准来改造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人不这么认为,万事万物之外还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他们不去追求,而是将主要精力用来处理此岸看得见、摸得着,经过人们的各种实验手段,能够验证的世界的万事万物。这一辈子处理这些事物还来不及,经验事物之外有没有先验世界我们不管。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在教育方式上崇尚启发式,只是这个启发式的论据和孔子不一样。孔子的论据来自对儿童的考察和观察,当一个小孩不想要的时候,你硬灌,他肯定会反抗。当他闷在那里想,想了半天还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你介入,这才是他所需要并且能接受的。所以孔子的启发更多来自对儿童的观察,来自对初级教育对象的观察,是一元世界的感受;而柏拉图不是。

柏拉图为什么要提倡启发式?他认为人所有的知识,在出生以前已经具备了,因为出生之前我们是纯粹的人,是生活在彼岸世界的,出娘胎的过程就是遗忘彼岸世界的过程。进入学校,老师的职责就是唤起我们对彼岸世界知识的记忆,所以作为老师,你没有理由再把别的知识灌输进去,你这一辈子就应该是一个记忆唤醒师。所以他极其反对灌输式。所以,同样是启发式的教育,东西方哲人给出的论据是不一样的。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这个世界以外的东西,孔子采取的是不可知论,他也没有决然反对,但他说,有没有这个世界我不知道,不用和我讨论,我把这个现实世界讨论清楚就够了。所以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后面的认知途径是一元的,而柏拉图的是二元的。

那么,一元和二元会带来什么样的差异呢?从柏拉图的二元世界,我们一下子想到,这几乎是基督教的一个准备,基督教就把世界分为来生、此生、往生,而且基督教认为此岸世界是堕落的,人的最高的职责是挽救堕落,是救赎,经过末日审判回归彼岸天堂,回归彼岸上帝的怀抱。他的哲学思想在希腊、土耳其的西南部、爱琴海一带流传

有人认为,柏拉图彼岸世界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为基督教的产生做了准备,有宗教成分

了五六百年,到公元1世纪前后,基督教就破土而出,所以有人认为柏拉图的思想实际上是为基督教做准备的,也就是说柏拉图的思想有宗教成分。而我们的孔子将宗教推到尽可能的远,所以尽管后来儒家起来在社会功能上相当于宗教,维持着人间秩序,但在源头上是排斥宗教的,这和孔子的一元认知途径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中国之所以没有宗教,可能正和公元前5世纪那次哲学的突破有关系。中国是孔子,而西方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学校门口挂的“不懂几何者不能入内”,其背后的精髓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他认为形象思维是低级思维,所以要把诗人赶走。他不从诗歌编教材,他从几何编教材。学生们背定理、定律,可能在生产岗位上没有直接作用,但是这三年、六年的几何学习,相当于做了几年思维体操,因为几何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几何解难题都是从已知到未知,已知不充分,就无法到达下一步的未知,或者说推不到下一步。你做了六年几何题,基本上形成一个非常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我们中国差就差在这一点。中国两千年的教育如果说成功,成功在哪里呢?我们的官员都是非常优秀的。在科举制度下,都是“优秀作文”的获胜者才可以获官职,这个东西处理农业社会的事很容易,所以大部分时间,官员们是在后花园吟诗作画,只有有冤情,才上大堂理政。业余时间是官员,大部分时间是文人。

逻辑思维欠缺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科学技术缺少逻辑思维的支撑,很难走上大规模原创的局面。我们中国的几何是明末期才开始出现的,而且是翻译西方的几何原理。徐光启从利玛窦那里发现了西学的精髓,徐光启这个人了不起,绝大部分官员和利玛窦来往是诗文唱和,不知道利玛窦还有几何原理在,徐光启发现,这个东西很厉害,于是,他开始翻译几何。

中国缺科学,为什么?因为没有几何教育。为什么没有几何教育?两千多年来我们中国办教育的第一人不是从几何教育开始的。两千年多年来,中国文人接受的教育是没有几何教育的,也就是没有逻辑思维的教育。被这样教导出来的民族,在美学上非常厉害,美学思维非常丰富,逻辑思维天然欠缺,这给我们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我想我们在21世纪面向世界办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人文关怀,也要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既要有孔子,也要有柏拉图;既要重诗经,也要重视几何。这样培养出来的21世纪的小孩才是健康的小孩,才是合格的小孩。我的讲解先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徐光启从利玛窦处开始了解西方的几何原理

两千年多年来,中国文人接受的教育是没有几何教育的,也就是没有逻辑思维的教育。被这样教导出来的民族,在美学上非常厉害,美学思维非常丰富,逻辑思维天然欠缺。

现场提问:

教师一:现在很多老师在提批判性思维,我在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来头,跟您说的逻辑思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想听一下您的解答。

朱学勤:

刚刚我讲了孔子和柏拉图的差异,我也讲过逻辑和非逻辑的差异,我还故意遗留了一个差异,就是柏拉图的二元世界和孔子的一元世界对我们当下思维的作用。

柏拉图的思想推到极端,会推出一个哲学王出来,最后二元变成一元,这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柏拉图的这个二元的推定过程,却给了我们宝贵的思维财富,就是让每一个读书人都知道还有一个高于现实的东西存在,他的二元彼岸世界给了人们批判此岸世界精神支撑。批判思维从哪里来呢?就来自你认为还有一个比此岸更加纯粹的世界,那个世界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思维过程中,你不满现实,批判现实,改革现实,你让现实的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而孔子的一元世界一上来就是平庸的,平常的,这是他的好处,但缺点也在于此,在思维的原点上,读孔孟成长起来的人,缺少读柏拉图、苏格拉底的人对此岸世界的批判、改进。这点相当重要。

教师二:您认为中国目前宗教缺失的现状是否和孔子有关?

朱学勤:

中国的宗教缺失可以说和儒家一家独大有关。在中国春秋战国的时候,百家争鸣,有一些学派有宗教成分,比如说老子,成为了道教的起源之一。包括墨家,墨家有一点点宗教起源的可能,因为它强调厚葬,强调重鬼神。但更重要的是,墨子是正常的逻辑思维,但非常的可惜,墨子这一派消失得最早。最后成为中国思想主流的是儒家,儒家对这个世界不提供宗教解答,但是给这个世界的伦理秩序提供了一个既定的空间,所以中国没有宗教,但是这两千多年来有伦理、有秩序,这跟儒家的角色有关。

猜你喜欢

彼岸柏拉图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彼岸
柏拉图之灵魂观
幸福不在彼岸
畅游于大西洋彼岸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