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Blue,True Red,一堂华德福式英语课的诞生
2015-11-04丁茜茜郑州报道
本刊记者_丁茜茜 郑州报道
True Blue,True Red,一堂华德福式英语课的诞生
本刊记者_丁茜茜 郑州报道
Monica老师的英语课
马老师的课堂常常从一首歌开始
2013年,马东方老师和同事们去澳大利亚参加双语教学培训,这次经历被他称作“寻找南方新大陆”。这次培训,使他对使用艺术手法的教学有了新认识。
毕业典礼上,马东方唱了首true red。这首歌改编自澳方校长送他们的一首歌true blue。(true blue特指澳洲人)他将词略作改动,用“true red”代表中华儿女,回送给校长。他还记得那位校长给他讲的另一个故事。一对伊拉克兄弟在战乱中失散,两人相继来到澳洲,最后团聚。结尾定格在弟弟对未来憧憬的脸上,他们就是true blue。
2014年,马东方和郑州管城区的各位老师,先后来到Monica老师的英语工作坊,开始探索华德福与公立教育英语课程融合时,他们就是true red。那时,他才逐渐意识到这两个词的复杂意味。
看见英语的“身体”
Monica老师转过身,带领大家做一些肢体动作。These are my eyes,大家配合着指向眼睛,And these are my toes,大家俯身指向足尖,接着整个身体部位周转一圈。
这是2014年,马东方参加Monica老师在郑州建立的英语工作坊后,听到的第一堂英语示范课。Monica来自加拿大,是华德福教育在中国区的英语督学。
对于示范课、公开课,马老师一点都不陌生,他曾多次参加省级优秀课展示,早已对各种课堂设计驾轻就熟。这次却不同。他甚至感觉有点回到刚学英语的时候。“语言是有节奏的,肢体语言是有力量的,震撼,难以言说的震撼。”2015年,在第二届中原华德福大会上,马东方分享着自己第一次看到Monica老师课堂的感受,英语原是可以这样教的。
Monica老师曾将华德福教学和管城区公立教育的课程融合实践比作婚姻,如果要和谐相处,都要做出改变。公立教育有课本,知识梳理上很全面、很系统,而华德福的教学方式也值得借鉴。
在华德福教学中,提倡手、脑、心并用,它们分别代表意志、思维和感情。如教介词时,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双手交叉,一边跟着老师读,一边做动作,Next to——under,向下做伸展运动,next to——on,向上做伸展运动,Next to——in front,向前做伸展运动,next to——behind,向后做伸展运动。“通过肢体运动,他们将所学到的介词和它表示的方位建立联系,有一个立体的感受,而非孤立的词语。”马东方对记者说道。
在随后的教材编写中,马东方和同事们也尝试在课文编排中加入动作。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Welcome back to school,他们改编了一首瑞士徒步旅行歌:
Welcome back to school!Yo lo lo oo ree ree o lo lo lo oo roo.
This is Mike. He’s a boy.(This is Amy. She’s a girl.)Yo lo lo oo ree ree o lo.
配合这首歌的动作是两个学生面对面挽着手,腿朝各自的方向踢一步,换手挽着,再向自己的前方踢一步。在旋律重复第二遍时,则并排手挽着手,朝一致的方向踢腿。
除了肢体动作,华德福还常做一些手指活动。如Two short gentlemen这篇课文,孩子们唱道:Two short gentlemen meet in the street.How do you do!How do you do!How do you do again!Two short gentlemen便是大拇指。随后还有食指Two old farmers ,中指Two tall policemen,无名指Two pretty ladies ,小拇指Two little students 一一出场。这使孩子们意识到,手指有长短大小,人有高低胖瘦,不同的手指都可以赋予一个身份。这个身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的整体认知。而随后的对话,是在通过重复增加韵律,也使得场景描述完整。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课程融合小组就借鉴了这一元素。在My family单元,张胜男老师在改编时便使用了手指活动。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they love each other,孩子跟着老师读这一段时,分别伸出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最后一句组成一个爱心。接下来伸出左右手的大拇指对应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而小拇指则分别代表brother和sister,随后的动作改为双手抱肩和双臂打开。
True Red English!
2014年,在Monica英语工作坊,包括马东方在内的六位管城区老师开始对小学英语课本进行整合。
他们每周在新街口小学商讨课程设计,随后大家再回到各自学校开始小范围实践。在武汉筹备华德福学校的Monica老师则每个月回来进行一次指导。一年后,三年级的课本改编完成,相关视频也完成录制,提供给不同学校老师作为参考。
在改编过程中,他们收集了大量的绘本、诗歌、歌谣、游戏和戏剧,对适合孩子们的内容进行改编。华德福课程的特点——音乐、故事和节奏都被借鉴进来。
老师们先将具有关联性的课程放在了一起,如三年级的颜色单元和动物单元,马老师结合绘本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设计了课程,先通过讲故事创造情境,在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讲述进入动物园后,询问每个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们不仅要答出看到的动物,还要答出动物的颜色,最后他们的问答改编为一首歌曲,配合旋律唱出,通过音乐孩子们不仅在感受语言的节奏,也通过节奏的重复,对所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接受,将新的课程与旧的课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语言的节奏不单是音乐,而是音乐背后的东西,是音乐背后语言的停顿,是音乐背后意群的停顿,和你的语音语调有关”,马老师补充道。
在歌谣方面,马老师和团队成员收集了波兰、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各个国家民歌加以改编,偶尔自己也会吟唱一段合适的旋律。在一次改编中,一段音乐闯入他的脑中,但一时间想不起歌名,给同组的老师哼唱旋律,其中一位老师辨识出这是一首新西兰毛利族民歌。正是马东方在澳大利亚接受双语培训时马老师听到的民谣Kookaburra。随后,他和几位老师一起将这首拥有艺术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民谣改编进了课本。
《音乐之声》中的片段,马老师在以往教课时多次用过。在改编中,他将课堂搬到了活动室。在这里,孩子们不必再拘束于空间,围绕着他坐着,马老师手拿吉他,吉他弹起,孩子们便跟着哼唱。
他的课堂常常是由一首歌开始,多是Morning has come/Night is away/Rise with the sun/Welcome the day。接下来,孩子们会和他一起唱《音乐之声》旋律改编的片段,这是对三年级英语第四单元A部分的演绎,Let’s talk.What are you doing?I’m reading a book.I’m a good student now。
随后马老师制造不同的情景,加入戏剧元素,通过阅读“give me a cup of mike”引导孩子们想象。“想象你是一个乞丐,想象你是一个暴君,想象你眼前的牛奶是白雪公主继母送的苹果……”
在不断的想象中,学生们使用不同的语气来诵读这句话。这堂课上孩子们使用了“Order/beg/avoid/ question/thinking/afraid/despair”七种语气。在镜面游戏中孩子们相互模仿对方的语言。在沙包游戏中孩子们传递它,每传递一次询问对方的名字并成为好朋友,到最后,一个孩子手中后再倒着传给刚刚给他沙包的孩子,再次询问好友的爱好。这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还增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又考察了记忆力。
到了跳绳游戏,听着老师说Jump to the sea / shore和The weather is cold/hot,不断改变着方向,同时建立起天气和环境的关系。
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就这样在戏剧、音乐、游戏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