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以布宁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为例

2015-11-04李昊天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检索

李昊天,王 永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以布宁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为例

李昊天,王 永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本研究利用语料库检索统计软件Antconc3. 2. 4对布宁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进行计量特征分析,发现“爱情”是该小说集的最主要主题,“生命、生活”和“死亡”是爱情主题的折射和延伸。多角度地对表示“爱情”意义的动词展开分析,有助于深入阐释主题和了解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语料库;布宁;计量特征;主题分析

一、引言

在俄罗斯,运用统计方法研究文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19世纪末,俄国语言学家波利万诺夫(Е. Поливанов)就在其《俄语亚历山大诗体》(1892)一文中对18—19世纪俄罗斯诗歌的六音步抑扬格节律作了统计分析和研究。至20世纪60年代,“艺术理论和精密科学、文学和数学、‘诗学和控制论’等问题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如何找到文学分析和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的‘最佳方案’,引起了不同领域专家的浓厚兴趣”[1]73。此后的几十年,统计方法被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用于诗歌节律及文学语体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统计方法之所以能取得定性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成果,是因为“运用统计方法,可以解决大量同作品的修辞、作品的主题和谋篇、作品的总体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的题材有关的各种问题。文学的生成、演变和类型学问题,尤其是文学流派问题可以转换为完全对等的数字语言”[2]xviii。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我国学者也开始在文学批评领域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进行文学文本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如郭放的《〈快乐王子〉的语料库检索分析》、杨建枚的《〈警察与赞美诗〉的语料库检索分析》和张厚振的《基于语料库的海明威作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分析》等论文,对文本的总体特征、情节和主题、修辞手法及文体特征作了统计分析。然而,“如果研究内容仅限于罗列量化数据,验证某个观点,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研究者应掌握对文学文本以及语料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3]87-88。本文作者认为,语料库视野下的文学批评需要参考业已取得的文学研究成果,来探讨文学作品艺术价值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比如作品深层次文化背景,主题后蕴藏的哲学内涵、美学意义等。如此才是文学批评领域使用语料库方法的初衷。

本文即以此为目的,尝试从文学文本语料库中提取相关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文学定性研究成果及语言学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所选取的分析文本为俄罗斯作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万·布宁(Иван Бунин,1870—1953)的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①。这是被作家本人认为一生写得最好、技巧上最为圆熟的作品。本文作者自建了该小说集的全文语料库,含40篇小说文本,共69047词(以下简称A库)。以俄罗斯国家语料库主库的文学子库(以下简称B库)②作为对比库,利用语料库检索和统计软件Antconc3. 2. 4③得到文本主题的相关数据,根据其计量特征分析布宁作品的主题,达到发掘和解释作品内涵及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二、文本主题分析

《幽暗的林荫道》收入的小说绝大部分是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小说集出版之初,“许多名流读完小说集后悲伤地摇着头,不是否认小说的艺术价值,而是被小说的主题和展现的特征震撼”[4]49。该书被誉为“爱情百科全书”和“爱情法则”。俄罗斯文艺界对《幽暗的林荫道》的主题并未有统一、明确的看法,根据主流观点,主题“любовь”(爱情)和“смерть”(死亡)多次出现于该作品中。但大多数文学评论家对上述两个主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也未有清晰的说明。柳·斯米尔诺娃(Л. Смирнова)认为布宁对爱情的描写倾向于偶然性,甚至有时轻浮的首次拥抱都能焕发出情感的萌动;“但是如果萌动变成深深的激动、爱怜、钦佩和忘我,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以留在心中某处一生的爱而收场”。据斯米尔诺娃的观点,布宁在该书的多篇小说中描述“爱这一天赋的扭曲和消逝”[5]182。奥·米哈伊洛夫(О. Михайлов)认为布宁将最美好的爱情和最恐怖的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的相关性为同一悲惨事件的表现,其存在脆弱性的表现”,“纯洁美丽的爱情主题光束般穿过书本,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拥有非同寻常的力量和真挚的感情”[6]232。伊·苏希赫(И. Сухих)却认为将“该小说集称为‘爱情百科全书’过于夸大,它的主题应是‘女性心灵之谜’”[7]219-228。作家对女人的秘密、女性永恒的奥秘感兴趣。安·萨基扬茨(А. Саакянц)亦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布宁自己在1916年为这部小说下的评语更加准确,即小说“不是百科全书,而是爱情文法;不追求包罗万象,而是寻求各种不同的独特的故事,其范式、组合和原型可彻底解释一切”[8]572。他认为,最能代表《幽暗的林荫道》主题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爱情不懂死亡,爱情即是生命”,有关爱情、死亡和生命的话题充斥在该书之中。

(一)小说集题名分析

作品题名是文章主题最简明、最扼要的体现,集中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主旨。对题名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整体特征。

布宁小说集的题名“幽暗的林荫道”(《Тёмные аллеи》),来源于诗人奥加辽夫(Н. Огарёв)的一首诗《平凡的故事》(《Обыкновенная повесть》):“远处,寂静的山峦/延绵起伏,绿树成荫/近处,幽暗的林荫道/椴树参天,红蔷薇在绽放”。以下我们对题名的搭配进行相关数据提取及统计分析。

语料库语言学认为,“语言意义存在于语言运用之中”,且“任何意义都存在于特定的形式或结构之中,从词语层面的搭配到文本层面的相互关联,概莫能外”[9]38。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为表达自我意识,往往会将语义倾向相同的词搭配在一起。词语搭配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因此,通过研究搭配词可以分析作者对节点词(即关键词)的感情评价意义。以节点词为中心,其左右的语境构成跨距。跨距内所有词项均为它的搭配词。结合文本的平均句子长度,以及俄语句法功能依靠词尾变化来表现、语序相对自由的屈折语特点,本研究将跨距设为-3/+3,得到节点词前后的4个搭配词,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对A、B两个语料库进行检索,提取相关数据。

鉴于俄语词汇丰富的词尾形式,本文以“алле*”为节点词,可以得到语料库中“аллея”(林荫道)的所有词形及其相应的搭配词。在A库中搜索发现,该词共在小说集的6篇小说中出现21次,剔除无实义词后,与аллея搭配的词共有14个:сырой(潮湿的),голый(光秃秃的),высокий(高大的),тенистый(多荫的),мрачно-величавый(昏暗高大的),длинный(长的),боковой(侧面的),тёмный(幽暗的),конец(尽头),темнота(昏暗处),тень(阴暗处),еловый(云杉的),берёзовый(白桦树的),липа(椴树)。与此相比,B库中,名词“аллея”共在52个文本中出现112次,剔除专有名词和无实义词后,有19个搭配词:конец(尽头),поворот(转弯处),центральный(中心的),главный(主要的),длинный(长的),большой(大的),блик(闪光),липовый(椴树的),тополевый(杨树的),виноградный(葡萄树的),каштановый(栗树的),темный(幽暗的),тенистый(多荫的),светлый(明亮的),целый(完整的),пустынный(僻静的),боковой(侧面的),ближайший(最近的),квадратный(方形的)。

通过比较两个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发现A库中“林荫道”一词在单篇文本的出现频次和总的使用频率都高于B库。对林荫道描写方面,布宁在该小说集中描写林荫道的特点:色彩多为暗色调(幽暗的,昏暗高大的,光秃秃的),空间描写倾向于偏僻安静之处(昏暗处,阴暗处,尽头),对林荫道观察颇为细致(潮湿的,且描述树种)。由此可见,题名分析由小见大,凸显出作品的总体特征,作者以“幽暗的林荫道”为题,使小说集蒙上了一层阴暗的色彩,整体基调幽静而伤感。这一结果同布宁本人所言完全吻合。他在谈及以“幽暗的林荫道”开篇并命名的初衷时写道:“整部书的所有小说写的都是爱情,写的是‘幽暗的’且多是非常悲观、残酷的爱情林荫道。”[10]73可见,在布宁笔下,“幽暗的林荫道”象征发生爱情悲剧的处所,是忧伤、煎熬和痛苦的回忆,是掺杂美好和悲剧的爱情迷宫。

(二)小说集主题分析

为探索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的主题,本文利用Antconc3. 2. 4软件的“Word List”功能,得出A库的频率词表。由于该软件对词(слово)的定义是两个空格之间的一个字符串,即标形(знак);相同的标形被视为同一类型(тип),即词形(словоформа),词尾的曲折变化并不被归入到该词的原形形式之下。因此A库频率词表中词(слово)的词位(лексема)和它的词形(форма слова)会被认为是不同的词形(словоформы)。鉴于俄语多义词(многозначное слово)情况普遍,词形变化复杂,这一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词汇-语法形式,观察词在各种情况下的用法,另一方面对待不同语境(ситуация)下的多义词和同形异义词(омонимия),需要人工复查和消除歧义。

1.提取主题词数据

文学评论家认为,“жизнь”(生命)、“смерть”(死亡)、“любовь”(爱情)、“душа”(心灵)构成了《幽暗的林荫道》的主题词。据此,我们分别从A、B库提取这四个主题词的数据,见表1。

表1 主题词在A、B库中的使用频次及频率

жизнь频次(频率)смерть频次(频率)любовь频次(频率)душа频次(频率)共计频次(频率)A库62(0.090%)13(0.019%)53(0.077%)20(0.029%)148(0.214%)B库4881(0.137%)1166(0.033%)1354(0.038%)1778(0.050%)9179(0.258%)

统计表明,四个主题词在A库中共计出现148频次。A、B库相比,“жизнь”“смерть”和“душа”三个主题词的频次A库低于B库,尤其是“душа”,B库的使用频率比A库多了三分之一强;只有“любовь”一词例外,其使用频率A库是B库的2倍多。

2.确定语义场

那么,能否就此确定上述这些词就是主题词呢?由于上述四词属多义词,因此本文根据《俄语语义词典》④的语义层级划分,确认主题词的语义场。为兼顾到文学评论家们对四个主题词的不同理解,对其语义场解释至第二级为止。其后在文本搜索结果中剔除不符合主题词义项的词,如“московская жизнь”及“начинал жизнь”中“жизнь”的义项是“该存在从出现之处到结束的时段及在时段的某一时期”而非“人、动物、所有活物的存在”,而“Ну,как хочешь,душа моя”中的“душа”义项是“亲爱的”而非“心灵”等等。主题词语义类型及其出现频次见表2。

表2 《幽暗的林荫道》主题词语义类型

根据表2,主题词“любовь”(爱情)出现频次最高,达53次,小说集中对诸如“Что такое любовь?”(爱情是什么?)、“Любовь——другое дело”(爱情是另一回事)、“Любовь проходит”(爱会消逝)、“Это не любовь”(这不是爱情)等的论述较多,印证了作者对爱情主题的探讨。“душа”(心灵)仅出现2次,为“... поймешь,до чего женской душе прельстительно иметь такое страшное соитие”和“... отдавая... и всю свою душу”,与所谓“女性心灵秘密”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考虑予以排除。“жизнь”(生命)出现43次,“смерть”(死亡)13次,暂时无法作出判断。

鉴于语言中词汇的同义现象(синонимия),还需考虑到文本主题的不同表达形式。基于《俄语语义词典》的主题词语义场,结合文本具体语境复查后,我们发现主题词的“邻词”(слова-соседи,即具有相同语义的名词),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幽暗的林荫道》主题词相应邻词

主题词邻词频次生命жизнь死亡смерть爱情любовьвек(一生)1существование(存在)4гибель(丧生、死)2конец(终止)1кончина(逝世)1погибель(死亡)1чувство(感受)17страсть(激情)12нежность(柔情)11влюблённость(恋爱)3умиление(感动)3преданность(忠诚)1

表3反映出这几个主题词在小说集中的特征。首先,在小说集中,“любовь”的邻词个数最多,有6个,总量最大,达47次;“смерть”邻词有4个,共出现5次;“жизнь”共2个邻词,出现5次。从邻词的数量和语义上看,作品论述爱情的内容较多,表达爱情所用的词汇多样。参照《俄语详解词典》⑤中上述邻词的语义解释,可以看出作家纯熟地利用词汇语义的细微差别,非常细腻且全面地表述爱情:从内心到感官,从行为到话语,从关系到态度。“чувство”有“对人的爱恋”的意思,“страсть”意味着“带有极大的感官和生理上的强烈、不可抑制的爱”,而“нежность”指的是表达感情的行为和亲昵的话,“влюблённость”指的是“恋人间的关系、状态”,“умиление”是“温情的令人愉快的感受”,“преданность”则是“对人的忠诚的态度”。作者分别表达了恋人们内心和生理感受、爱情的状态及关系,还有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行为等。这也佐证了作者笔下的爱情的美好:恋爱会带来很多感触,是富有激情、甜美柔情且让人感动的。

其次是对“смерть”的表达均有“死亡”“去世”的意义,没有发现小说集中出现对它像对“любовь”那样多方面的表达。整部小说集有三分之一的故事以悲剧结束,13篇小说的主人公因战争、疾病、他杀或自杀而死亡。深究死亡的类型,一是欺骗和背叛,如《高加索》和《亨利》的男主人公因妻子的背叛而自杀;二是由于爱欲和刺激,如《克拉拉小姐》中反复无常的妓女被杀死;三是突然死亡,如《更深夜静》中两位同龄恋人,女孩19岁时死去,男主人公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视这段爱情如生命。《在巴黎》中的恋人相依为命却因男主人公心脏病突发而天人相隔,《娜塔莉》中娜塔莉眼见就要与男主人公守得云开见月明,却早产而离世。爱情若不在或变质则往往带来死亡的结局,但若是要保持纯洁真正的爱情,却又不得不在真爱中死去。死亡与爱情相伴相生。

3.N元语法

作品中对“жизнь”的描述特征则不明显。根据表2“жизнь”的二级语义场“存在,生命和它的过程及表现”,在文本中既可以翻译为“生命”,又可以理解为“生活”,必须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基于语料库的N元语法原理⑥,高频N词词簇直观展示常用搭配,可达到分析具体语境的要求。利用Antconc3. 2. 4软件的Clusters功能,调整cluster size可得到N词词簇搭配表,鉴于A库语料总量较小,语料由40篇独立文本组成,因此仅分析高频2词词簇和3词词簇。详见表4和表5:

表4 A库“жизнь”的2词词簇

序号频次词簇116вжизни29всюжизнь34моейжизни42жизнь,и52конечнойжизни61IIIжизнь71безрассудно,жизнь81будничнойжизнь91будущаяжизни101вжизнь111всяжизнь121деревенскойжизни131домажизнью141егожизни151егожизнь

表5 A库“жизнь”的3词词簇

表4和表5显示,“жизнь”的高频词簇为“в жизни”“всю жизнь”“моей жизни”“в моей жизни”“на всю жизнь”“раз в жизни”。根据表2中“жизнь”的二级语义类型“存在,生命和它的过程及表现”,既可以解释为“生命”,亦可理解为“生活”。结合文本中的语境,我们分析后认为,与其说书中的主题是“生命”,倒不如说是“生命和生活”。毋庸置疑,“对于布宁来讲,爱情与死亡相伴是不争的事实。而布宁惯用的主题,如故事的悲剧性、人与人关系的不稳定性、生命存在的无常,在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之后被赋予了更加深邃的意义。”[11]7布宁晚年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的经历,让其对爱情、生活的本质理解得更加透彻。生命和死亡作为一对反命题,与爱情这一主题始终相生相依、相伴相随;而生活将上述三者穿插其中、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认为,《幽暗的林荫道》最主要的主题是“любовь”(爱情),“жизнь”(生命、生活)和“смерть”(死亡)是爱情主题的折射和延伸。

三、主题阐释

如何更加深入地探索作者对“любовь”主题的阐释呢?如上所述,根据其在文本中的分布统计和分析,主题词“любовь”(爱情)及其邻词均为名词。在文学作品中,只有事件、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性质特征在动态呈现时,作者所讲述的一切才会再现,而动词恰好发挥了这一功能。“文本的意义不是追随文本情节直线布局,它仿佛构架在若干‘支撑点’上,而充当这些支撑点的,首先是动词。”[12]4根据戈卢博(И. Голуб)的研究,每千词中动词的平均使用频次,在公文语体中约为60次,科技语体中达到90次,而在文学语体中这一数字为151次[13]99。本文对《幽暗的林荫道》中同名单篇小说的统计显示,在全文(1278词)中动词共出现219次,占17.1%,高于戈卢博的15.1%。动词作为语言单位是一种词汇-语法范畴,具有非常强的结构、形态、语义和情态能力,因而能在文学文本的构建及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方面起主导地位。表6通过对“любовь”(爱情)相关动词的检索和分析,探讨动词在文本中的使用特点和起到的作用。

表6 表示“любовь”(爱情)的相关动词

由于俄语动词具有时、体、人称、数和性的范畴,可以从中区分行为主体的性别和数量以及行为持续的长短,这为更详尽地分析动词承载的文本意义提供了便利。爱情简单来说就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本文从动词的时态和性别着手分析,结合具体语境,辨别动词行为主体后,统计结果如表7:

表7 表示“любовь”(爱情)动词的不同行为主体对比

序号阳性阴性1любил9любила102любили3любили13влюбился6вюбилась34влюбились1разлюбила15полюбил1люблю136полюбили2любишь17люблю8любите48любишь1полюблю9любит4110любите6共计4134

注:俄语动词的复数形式代表的行为主体有可能是单数。

表7中表“любовь”意义的动词各形式均用于对话之中。从语义上划分:有表示状态的“любить”(爱,包括阳性的любил、любили、люблю、любишь、любит、любите,阴性的любила、любили、люблю、любишь、любите),占总数的80.0%,其中现在时占30.7%,过去时占49.3%;有意味过程的“влюбиться”和“полюбить”(爱上),占总数的18.7%;还有表示行为结束的“разлюбить”(不再爱),仅占1.3%。从形态上来讲,涵盖了除第三人称复数的所有形式;在行为主体层面上,分为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当。统计数据表明,男主人公称呼女主人公用敬语“Вы”(您)的人称形式来构成动词词形(любили和 любите)仅5次;而女主人公称呼男主人公的则多达9次。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后发现:一方面与主人公的出身有关,女主人公多是普通女性,地位较低;另一方面也体现男性对女性感受的漠视,反映了两性相处的不平等和父权语境中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动词“влюбиться”和“полюбить”意为“对某人充满了强烈的爱恋”,过去时形式“влюбился”“полюбил”“влюбилась”指“爱上”这一行为结束后仍在持续。文本中表示“爱上”意义动词共出现14次,占总体的18.7%,其中主体为阳性的共出现10次(“влюбился”“полюбил”“полюбили”),主体是阴性的出现4次(“влюбилась”和“полюблю”)。且看动词“爱上”具体语境下的使用,男主人公:“ещё на Курском вокзале влюбился в неё”(在库尔斯克火车站就爱上了她)、“А это значит,что человек влюбился. Вот как я в вас. ”(这意味着人恋爱了,就像我爱上您)、“в первый раз влюбился... лет двенадцати”(12岁初次恋爱)、“приехав,вскорости жестоко влюбился”(一来就非常迅速地爱上了)、“влюбился в неё без памяти”(丧失理智地爱上她)。布宁笔下的男主角可以在任何年龄、条件下坠入爱河,甚至是“12岁”,“一来就”爱上,或是在“火车站”,乃至爱得“丧失理智”。女主人公口中却是“Вот вы в меня влюбились,а я будто и сама в себя влюбилась,не нарадуюсь на себя... А если вы меня бросите...”(因为您爱上了我,好像我也爱上了自己,对自己喜欢得没得够;但是如果您把我抛弃……),初看短语“爱上了自己”显得荒唐,细看却是那么地让人心生怜悯,假如男主角将她抛弃,她也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失去了所有。从所有表“爱上”意义动词的使用来看,书中爱情具有“偶然性”,是“轻浮的”萌动带来的情感勃发。男性爱欲的产生比女性要更加频繁和富有激情,女性情欲内敛,但对待爱情则是忘我而难以自拔的。

动词“любить”的现在时表示“正在爱”,其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形式“люблю”表示“我爱”,相对作者自身的叙述,“我”的行为分析更具代入感和说服力。女主角在话语中使用“我爱”时语气坚定,均是主语+谓语+补语结构,用词简洁而有力,表达的均是“我爱你”的意义:“я так люблю тебя”(我如此爱你)、“Я тебя очень люблю...”(我非常爱你……)、“ведь я люблю его!”(要知道我爱他!)、“Да,да,я вас люблю”(对,对,我爱您)。男主人公使用“我爱”则是相对复杂,有否定“我爱”的情况且多是反问语气:“Нисколько не люблю”(一点都不爱)、“разве я не люблю и её?”(难道我她也不爱?)、“откуда ты взяла,что я тебя больше не люблю?”(你从何而知,我不再爱你?);或者是语气不确定,如:“неправда! Я её очень люблю,но как сестру”(不对!我很爱她,但是像姐妹一样的爱);对“我爱你”的肯定表述只有2次,其中1次还是回应女主角:“Я очень,очень люблю тебя...”(我非常,非常爱你……)、“я вас тоже очень люблю”(我也非常爱您)。由此,与“爱上”这一过程相比,在“正在爱”这一行为上,尤其是表达“我爱”时,女性的情感反而较男性更加外露。女性最初对待爱情是谨慎的,但是一旦投入到其中则是奋不顾身毫无怀疑,男性恋爱中也是投入的,却时常陷入摇摆和挣扎,而这也正是这些爱情故事多以悲剧结束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表示“любовь”(爱情)意义的动词进行多角度分析,揭示出作者对主题的艺术构建:爱情具有偶然性,男性爱欲的产生虽然较为频繁、富有激情,在恋爱中却时常陷入摇摆和挣扎;女性情欲虽然内敛,却对爱更为投入、更为坚定。

四、 结论

本文通过自建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全文文本语料库,以题名为切入点,利用Antconc3. 2. 4软件对该语料库及俄罗斯国家语料库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结合该作品的定性研究成果,运用语言学理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科学、客观地剖析了该小说集的主题;此外,还以承载主题意义的动词为例探讨了作家对主题的阐释方式。

语料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中,“幽暗的林荫道”象征发生爱情悲剧的处所,是忧伤、煎熬和痛苦的回忆,是掺杂美好和悲剧的爱情迷宫。“爱情”是最主要主题,“生命”和“死亡”与爱情相伴相随,是爱情的折射和延伸;对表示“爱情”意义的动词研究发现,爱情具有偶然性,在爱欲的产生和恋爱过程中两性差别较大,反映了作者构建人物形象时的内心世界和故事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注释:

①本文采用1988年莫斯科文学出版社的《伊万·布宁文集六卷版》。

②俄文为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корпу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简称 НКРЯ,网址http://ruscorpora. ru/index. html。在其主库(Основной корпус)下的文本和体裁类型(Жанр и тип текста)中选择文学文本(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е тексты)即可搜索到文学子库。该子库含俄罗斯作家创作于1766—2004年间的文学作品,共337个文本,3557721词。

③该软件由英国语言学家Laurence Anthony开发,此软件中具有关键词检索、检索文本中词语的搭配、词频统计等功能。

④在线网址http://rusemantic. ru/dictionary/。该词典是以什维多娃(Н. Ю. Шведовa)总主编、俄罗斯科学院编写的《俄语语义词典》为基础的在线词典,将词汇各义项的语义场逐层地分级。

⑤在线网址http://dic. academic. ru/contents. nsf/ushakov/,乌沙科夫(Д. Н. Ушаков.)主编《俄语详解词典》1935—1940。

⑥ N元语法又称N阶马尔科夫链,作为条件概率语言模型可计算N个词共现的频率,如N=2即2元语法,得到的2元搭配为2词词簇(词串)。

[1]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 и кибернетика[J]. От редактора. Вопросы литературы. 1967,1:73.

[2]Ярхо Б. Методология Точн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я. Избранные Труды по Теории Литературы[M]. М.:Языкислав. Культур,2006.

[3]李晋,郎建国. 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 外国语,2010(2):82-89.

[4]Адамович Г. По поводу “Тёмных аллей”[C]//Адамович Г. В. Одиночество и свобода. М.:Республика,1996.

[5]Смирнова Л. 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M]. 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91.

[6]Михайлов О. И.А. Бунин: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M]. Тула:Приок,1987.

[7]Сухих И. Русская любовь в темных аллеях (1937,1945. 《Темные аллеи》И. Бунина)[M]. СПБ.:Звезда,2001:219-228.

[8]Саакянц А. Проза позднего Бунина[C]//И.А. Бунин.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6-ти т. Т. 5.М.: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8:571-598.

[9]李文中. 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视野[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37-40.

[10]Переписка И.А. Бунина[C]//Двинятина Т. и др. И.А. Бунин:pro et contra. СПБ.:изд-во Русского 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 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2001:73-79.

[11]Михайлов О. Жизнь Бунина:лишь слову жизнь дана[M]. М.:Центрполиграф,2001.

[12]Чарыкова О. Роль глагола в репрезентации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авторской модели мира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м тексте[D]. Воронеж:Истоки,2000.

[13]Голуб И. 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M]. М.: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9:99-106.

ACorpus-basedThematicStudyonLiteraryWorks:ACaseStudyonBunin’sTheGloomyAvenue

LIHaotian,WANGYong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This research employs corpus to analyze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ry textsTheGloomyAvenue,finding that “love” is the only theme of the story collection with “life” and “death” as the theme’s reflection and extension.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verbs which convey the meaning of love helps further explain the theme and reveal how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characters in stories.

corpus;Bunin;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thematic analysis

I512.44

A

2095-2074(2015)02-0098-09

义项一级二级频次生命жизнь人、动物、所有活物的存在生命自身及其过程存在,生命和它的过程及表现43死亡смерть生命活力的停止死亡、丧生生命、存在的终止13爱情любовь极度的好感、忘我的依恋爱情、柔情、好感、依恋、感激感觉本身、情感状态53心灵душа总体意义人内心世界、心灵和意识情绪精神世界、意识、道德、感觉2

2014-10-09

李昊天(1992-),男,山东菏泽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王永(1965-),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检索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调整检索思路,提高检索效率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基于黎曼流形稀疏编码的图像检索算法
基于提高查新员检索效率的PubMed检索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