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经济配置领域的战略性调整

2015-11-04许毅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国有经济

许毅

摘 要: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的体系。其中,国有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主要地位,也是非国有经济的依靠,我们经济的发展应该始终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扶持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保持平衡。但目前国有经济的地位远远超过它本该涉及的领域,甚至挤占了其他的资源,这没有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使得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受到影响。针对国有经济配置领域出现的问题,企业进行了国有经济格局的战略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好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经济增加值;全民预算管理

一、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意义

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建国以来实行的僵化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是很合理,所以需要实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但是1990年后,国际以及我国国内的经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以及竞争方面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体制、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的层面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旧式的国有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追根究底还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格局问题,所以国有企业就业格局急需战略性调整。

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客观要求

各种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各种新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的发展,世界经济也相应的复杂起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变动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变动,世界上很多劳动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转向我国,我国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突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3.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充分利用国有资本的现实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不断增长,政府和国家的财政收入相应的减少。政府筹资的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增税筹资;二是通过举债筹资。两者都不可行,唯一的方法就是盘活国有资本的存量资金,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

二、经济增加值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点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它是一种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是一种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的方法,也是一种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法。对企业是有利的,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格局是有益的,可将其看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一种手段。

1.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是除去投入的所有资本,所得的真正收益,它对机会成本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又叫做剩余收益。它追求的是企业家收益,因为企业的真正成本一定高于账面成本,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资金收入。国际上对经济增加值体系定义为四部分:评价指标管理体系、决策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管理体系以及财务管理体系。

2.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集合了多个关键问题,它的模式也是多样的,它的原理以利润为导向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以成本为导向是核算成本最低,以销售为导向是实现企业能对市场的快速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等。每种模式都有其必须的条件,所以企业要选择利于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方式,它是企业业绩考核的依据,对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全面预算,将企业的价值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3.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工作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企业都进行了持续经营的假设,所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制定的长期目标,预算编制就贯穿了企业战略的整个过程。编制预算的具体过程是:先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实际目标,然后将实际目标转化成经济增加值以及目标值。具体操作是将目标分配给每一个部门,企业各个部门以管理层下达,每个部门都有关于经济增加值编制预算相关的任务,一次作为实现当期财务预算以及经营预算的目标,相关的部门在实行预算计划之前,可以将自己部门的情况进行反馈,进而对预算编制计划进行调整,一起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企业各部门的资源,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加强相互联系,前期需要反馈,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到最后进行整体的预算考评,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过程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全面预算是一种预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同项目的风险也不同,可以选用风险低的项目,以此来调整资本的成本,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考虑了实际存在的这些差异,使各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准确。

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编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制定企业基于经济增加值的预算目标,然后将目标下达到下层各个部门并进行调整,最后将计划反馈给管理部门,从而形成企业最终的全面预算指标。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联系着企业的各个部门,经济增加值依据的是全面预算体系最终的数据以及信息的预警功能,所以要设定考评激励体系,最后要依据全面预算工具提供的信息来进行企业合理的决策。具体分析如下:

1.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编制体系

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预测,对影响经济增加值的各种因素进行能力范围内的控制,从而实现最理想的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提高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就是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基本的手段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存货占用费以及各种资本成本)。

2.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分析

如果经济增加值大于零,说明企业是创造价值的;如果经济增加值为零,说明企业创造的利润满足的只是企业的机会成本。根据结果,调整自身的经营方法,发掘企业潜在的价值。如果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小于零,说明企业创造的价值弥补不了已付出的成本,不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再投资。对预算之后经济增加值的可行性分析,就是要求最终的收益接近或是等于经济增加值,不符合此条件,企业会放弃对项目的投资。

3.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监控体系

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应对其实行监控,所以需要制定专门的全面预算监控分析体系。预算的监控主要是预算过程的监控,预算的分析主要是对结果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监控体系是预算结果客观性的重要保证,是公司正常经营的保证,公司对用户的各种银行以及资金信息进行掌握,可以更好的与预算结合。加强这些信息的监控,可以更好地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有的公司为了加强监控力度,还编制了相关的全面预算动态监测机制,这样能保证全面预算时出现的数据误差。

4.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考评奖励体系

考核和奖励是预算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针对的是经济责任制以及超指标预算,将最终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对相关的预算合格或优秀的部门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部门进行惩罚,主体是企业内部的部门或是员工,依据就是预算的目标,客体是应收账款等指标,形式主要有设置奖金,这就是全面预算考评奖励体系。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预算的最后,这种体系往往对体系内部的部门有激励的作用,通过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使报告期的预算更加的趋向于理性的最大化价值,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避免人才的流失。

通过分析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适合企业发展的,它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进行国有经济格局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以及运行效率进行调整,也就是对其运营以及管理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引入的企业内部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企业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各个方面展开,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该体系在企业内部的运用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的运用,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国有经济格局的战略性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

[2]李洪,张德明,曹秀英等.EVA绩效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454家沪市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J].管理世界,2006(10).

[3]王靖.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11(12).

[4]彭云基于EVA的全面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7).

[5]常修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原则与途径[J].国民经济管理,2000夕(4).29-31.

猜你喜欢

经济增加值国有经济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EVA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浅析经济增加值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在传统国企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办法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季晓南
工业企业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