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物流”or“物流+互联网”?
2015-11-04裴源
一、理性看待“互联网+”的“入侵”
作为最早涉猎“互联网+物流”的中国电商行业,移动平台应用,O2O,P2P等新技术应用显然推动了电商产业的井喷式发展,然而,也正是因为电商的蓬勃高速发展,让中国物流产业的疲软态势暴露无遗。“双11”背后物流企业丢盔弃甲般的营运状态让众多消费者完全放弃了对物流服务的体验,而把希望全部放在了物流的时效性上。十几亿的销售记录看似让人澎湃,却让业内专家,投行对电商物流结合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担忧不已,爆仓、丢件、货损、快递从业人员猝死...种种极端状态浮出水面。在使用了诸如RFID、EDI、移动终端货物跟踪、智能分拣等所谓的高新技术后,物流行业依然没能在电商行业面前高奏凯歌,昂首挺胸,一如所料地拖了电商的后腿。尽管“互联网+”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如移动终端APP、O2O模式、互联网订单生成系统、互联网车货匹配平台等多种应用,却依然没能很好地解决如电商的积极发展与物流的被动服务之间、消费者渴望获得速度和体验的双重需求等矛盾。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过分关注失败而排斥新事物的产生,“互联网+”的推行一定会为传统物流行业注入新的元素。然而“互联网+”与物流行业是否会产生好的化学反应的关键不在于盲目地为了迎合“互联网+”政策对传统物流行业进行改造,不是单纯地设计个网站,开发几个订单生成(追踪)平台或者APP应用就称得上自己是“互联网+物流”,而是要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在管理监控、营运作业、金融支付等诸多方面来实现信息共享,亦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将模式升华为“互联网+供应链”的更高层次形态,即用信息化推进转型升级不能只为了做好物流服务,解决时效的问题,而是如何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产业。因此,理性看待“互联网+”的“入侵”,从“互联网+供应链”的层面发展“互联网+物流”,深挖本质,不应跟随政策潮流只做表面,无故浪费资源。
二、分清主次,切勿本末倒置
“互联网+”的基础是云计算,大数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而在传统物流行业与“互联网+”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大多数物流企业都简单地把其看做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多数物流从业者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互联网+物流行业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传统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用大数据分析来指导传统物流企业进行企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提升整体行业竞争力。
透过大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尽管互联网早已走入物流行业多时,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对整体行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起到决定性的变化。例如与物流供应链密切相关的零售业而言,根据CNNIC的数据,到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网络购物用户3.61亿,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升至55.7%,而在全国居民中的渗透率占26.67%。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达到2.8万亿元,却仅占占同期社零总额的10.6%。这说明互联网对消费者的影响在不断加强,但是却依旧无法撼动传统行业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因此,在资本市场、互联网行业大力宣扬“互联网+”的神奇功效的同时,作为各传统行业根基的物流行业,不能盲目投资或者建设互联网运营平台,而应当认清传统物流产业的主体地位,透过大数据分析理性看待“互联网+”的优势,把其作为行业升级和转型的助推器,而非唯一手段或者颠覆传统物流业的捷径。物流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源消耗、资金投入的全社会型产业,在这样一个行业里推行互联网,必然会影响甚至改变整个行业的运行模式,但互联网永远无法取代大多数的物流营运活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调推进的作用。事实证明,“互联网+”对传统物流行业起到了一些影响和撼动,然而大多数传统物流行业的管理者更加依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期待更完善的行业规则。
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这更应该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作为主体,颠覆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其本质是互联网,“+互联网”则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优化工具,提升传统行业自身的运营效率。
三、总结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命脉行业,物流业在中国的发展确实略显缓慢,“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可能会像一针强心剂,改变整个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式和提高发展的速度,但是传统行业所积累的经验和所遭遇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利用“互联网+”就能够完美解决,更难提颠覆。物流的目的在于让物品产生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以满足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情况,那么发展物流或者改变传统物流业的重心就应该放在实实在在的物流功能和规则上。提升功能效率,完善法律法规,进行资源整合,培养物流人才,哪一个任务都比推行“互联网+”来的更加艰巨。而作为国家政策导向和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的优势也不应该被传统行业完全忽视和贬低。建议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多探索,多研究,形成适合各个传统行业的并且能够为传统行业转型和改革贡献正能量的合作模式。至于物流行业,鉴于其行业性质和行业实际情况,与其说“互联网+物流”,倒不如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应该转变成“物流+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冲淡O2O泡沫,还能剩下哪些有价值的东西?2015-09-21乘风破浪.
[2]http://xueqiu.com/6246735079/38045221.互联网+研究报告.
[3]“互联网+”与物流发生的“化学反应”.2015/3/189:00:54,阿里研究院.
[4]http://www.chinawuliu.com.cn/.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作者简介:裴源(1987.03- ),男,籍贯:河南省郑州市,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