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鸭熏发展略谈

2015-11-03陈方圆魏洁

艺海 2015年8期

陈方圆++魏洁

[摘要]鸭熏,即鸭型的香炉,又称香鸭。因它造型可爱,多用在书房与闺阁帷帐之中。鸭熏不同于狮子或避邪角端等香炉,它少了皇家贵气和宗教的严肃,多了贴近生活的情趣而深得世人喜爱,在古代诗歌、书画作品中常能看见它的身影。本文从鸭熏的起源、材质、造型、功能出发,分析鸭熏与书房闺阁之缘。

[关键词]鸭熏 香鸭 金鸭 鸭炉

鸭熏即鸭型的香炉,在诗词中也被称为“金鸭”、“铜鸭”、“鸭炉”。它形制小巧可爱,常用于文人书房与女子闺阁间,是古代常见的用以焚香的生活用具。

一、鸭熏的起源

鸭炉源于雁炉。早在西汉时,就流行类似鸭熏的雁炉。先秦时北方重雁,大雁因忠贞而受到古人喜爱;发展至南北朝时期,鸭在人们生活中益发重要,表现在香炉上,鸭炉则替代雁炉,与鸭同类型的禽类动物如鸳鸯、鹅等也成了造型的对象。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出土的一尊铜雁炉,高16厘米,雁身分为上下两层,上部透雕卷云纹;腹部中空与颈部相连,雁嘴张开用以送烟;大雁足部下方为一平底浅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八拜三号汉墓出土的铜雁炉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雁炉,雁足下无承盘。鸭炉与雁炉形制非常相似,区别则在于铜雁脑后雕刻几缕精致的羽纹,而鸭炉没有。

二、鸭熏的造型与材质

鸭熏的造型在发展中并没有太多变化,是典型的仿生型设计。整体造型铸成鸭型,从鸭的肚腹处分为上下两部分,子口扣在母口上,腹中与颈部相通,使得香烟从嘴部飘出,在足部下方配平口浅盆或是深口盆。同类型的禽类动物大体构造也与此相仿,鹅炉颈部长于鸭炉;鸳鸯炉在脑后与翅膀处的羽毛雕刻更细致,颈部略短于鸭炉。鸭熏的造型仿生设计不光在外形,出香原理也遵循动物出气方式,从腹腔经由颈部从嘴呼出。除了整体造成鸭型的香炉外,小鸭与莲花组合型的香炉也别有一番情致。如芝加哥美术馆藏的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香鸭(图1),造型为莲花与小鸭结合的形式,通高18.8厘米,一只小鸭张嘴遨游在盛开的莲花之上,底下是如意花头足的承盘,炉身开小孑L用以进气,小鸭张口用以送香烟。

鸭熏一般以铜铸成,因而在诗中常称为“金鸭”、“铜鸭”。南宋周端臣《青铜香鸭诗》:“谁把工夫巧铸成,铜青依约绿毛轻。”诗中所提到的青铜鸭熏器表出现绿铜锈,仿佛仍生机勃勃地遨游在湖面。江西吉水南宋纪年墓葬出土一件铜鸭熏,通高20厘米,整体为鸭形,造型与前文所论述鸭熏造型一致,鸭身中部水平分为上下两节,下节为子口,口沿并有子樵,用与母口固定。鸭身羽毛间开小孔用以进气,鸭口则用来吐气。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明代嵌金银铜鸭熏,通高13.8厘米,鸭背上镂梅花形出烟孔,敛起的一对翅膀用金银丝嵌出羽纹。宋以后制瓷工艺成熟,也出现了许多瓷鸭熏。前文所提到的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鸭熏就是瓷鸭熏的代表。它通体颜色清新,釉色清亮,温润如玉,讲究意境之美,有宋代景德镇瓷的代表性。明代同样也是瓷器盛行的时代,景德镇珠山出土的一件明代三彩鸭熏(图2),形制与前文中吉水出土的南宋铜鸭熏基本一致,器底白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款。与宋代讲究通体素雅明净不同,这件明代三彩鸭熏色彩丰富,装饰手法更趋向于写实,连鸭背的羽纹都经过精细的刻画,虽同为瓷香鸭,但表现手法与呈现出的意境都不尽相同。

三、鸭熏的功用

l、实际功用

鸭熏除在古人帐中徐徐送烟伴人入睡外,也常用于薰衣。上海博物馆藏明陈洪缓《斜倚熏笼图》就将秦观《木兰花》中“红袖时笼金鸭暖”的景象描绘出来,画中绘一女子斜倚在熏笼旁,熏笼下隐约可见一凤形香炉。赵几成《续考古图》卷三著录一件“香毽”,日:“梁径黍尺六寸,高五寸,炉径四寸。凡熏香先著汤于梁中,使衣有润气,即烧香烟著殴而不散,故博山之类皆然。”文中记录的虽是香球,并没有直接表明香鸭熏衣的图画,但根据以上证据可推测:鸭熏足下一般配有一深若盆的大盘,盘中灌水,当点燃香料徐徐燃烧之时,盆中的水由于受热而升腾,香气溶于水汽中,沾至衣物之上留香弥久,久不散去。

2、精神功用

事实上,鸭熏不光是摆放在帷帐中具有实用功能的物品,更重要的是,它寄托了古人在帷帐之中无数个夜晚的哀怨情思。鸭熏与文人闺阁具有不解之缘,古代经常有诗描写鸭熏意趣或以香鸭托物言志表达情思,也有相关的画作描绘鸭熏之趣事。明代戏曲的风行将唐宋时诗人造境变成现实中的实景。

和凝《和满子》:“却爱熏香小鸭,羡他长在屏帏。”这里的“屏帏”是指床周围安置的一圈屏风,“熏香小鸭”就放置在床屏与床帏之中,诗人羡慕熏香小鸭能夜夜伴着美人,吹送入梦的一缕轻烟。李贺“深炜金鸭冷,仓镜幽风尘”;李商隐“舞莺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皆用香鸭烘托诗歌的氛围,同时又从侧面表达出香鸭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宋刘子翠《春夜二首》之一“烟销寒宝鸭,膏浅侧银缸”,也是守夜之鸭熏,皆以香鸭为创作对象烘托气氛以表情结。魏承班《满官花》:“金鸭无香罗帐冷,羞更双鸾交颈。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骂伊薄幸。”女子一人孤身在家梦见自家丈夫,金鸭无香帐中冷更是烘托出一个人的孤独寂寞之情,透过对周边环境的描写将闺怨表现得淋漓尽致。温庭筠《酒泉子》:“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咏物寄意;“灰心聊吐蕙兰清”,咏物贴切。这些诗词都表明,鸭熏陈设之地多是卧室。鸭熏夜夜伴人入睡置于帷帐之中,它们形制小巧玲珑,让人感到轻松。出走的丈夫将自家女人空留于屋,唯有这帷帐之中的鸭熏能作陪,这时候鸭熏所至之地添了几分哀怨情思。

古人除爱写关于鸭熏的诗词,在画中也爱作鸭熏。上文所提《斜倚熏笼图》便是其代表。在记录日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御所陈设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就有“鸭香炉”的画作。明刊《琵琶记》“临桩感叹”中的一幅插图,闺阁里的床帐一侧也陈设一座站在托座上的鸭熏。在明代戏曲中,《李卓吾批评真本西厢记》绘第二本第一折中的一个场景“搭伏定皎峭枕头儿上盹”,画中左半为伏枕而睡的莺莺,门旁一个架格上放着书函、画卷,莺莺床前的桌上陈设一八卦纹花瓶,瓶里插一束荷花,旁边是琴,琴与花瓶的中间设一具熏香小鸭,此画将戏曲中的虚拟场景还原成现实,还真别有一番生活情趣。

结语

香鸭的形制从汉朝时期便已定型,为中国古代典型的仿生设计,此后历代的主要变化表现在材质上的多样。香鸭除了能满足古人的生活需求具有实用功能外,同时满足古人对于香雅之事的精神追求。历代出现大量与鸭熏相关的诗歌、画作等都表明,鸭熏作为生活用具,不管在现实生活还是精神追求的层次上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香鸭之美不光美在形制功用,更美在意境情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