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2015-11-03潘文芳刘帆

艺海 2015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

潘文芳++刘帆

[摘要]本文探讨了产品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从职业链条角度出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设计合理的实践环节和项目。

[关键词]应用型 产品设计专业 课程体系

传统的设计教育,重视基础素质训练,缺乏实战训练,培养人才与企业用人标准差距较大。随着高校扩招,艺术类专业发展进程加快,企业用人标准也逐渐提高,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开始面临着严峻考验,由此加快了各大院校设计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大学经过论证和反思,提出了应用型定位,并在全国拉开了一场高等教育分层的讨论。中国的设计教育应该是分层次的、多元化的一个系统,高职教育侧重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培养较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清华美院”强调文化、理论的学习,实行精英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商业领域,在培养岗位技能的基础上,理论学习层次介于前两者之间。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包括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的录取院校,更多的是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在促进本地经济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课程设置与人才定位相依托,培养人才更接近企业需求。本文是在珠三角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

一、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借鉴

美国是拥有较多高水平职业教育学院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三四年级的课程里每学期都包含社会项目实践,其课程中除了史论,很少有纯粹的理论课程。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几所高校开发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进行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向关注生产实践回归。体现了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从构思到运作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这种模式对于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比例关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极大的参考,重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

瑞士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突出实践性的高等教育机构,除提供学位课程外,还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及开展应用性研究。其应用性研究能确保所开课程与社会发展前沿保持一致,并且这一研究更针对中小企业,更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

在俄罗斯的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中,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及年级设计等实践性培养,要占总学时的50010以上。生产性实践由雇主组织,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雇主直接参与教学,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工作。课程体系包括大量的实践课程和案例课程,即使是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注重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习是作为必修环节列出,企业实践与大学的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综合多个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度。

二、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一)产品设计专业特点

产品设计是由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交叉而成的,它一方面具有艺术特征,一方面又具有工学属性。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中要体现艺术与工程双方面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特点是教学与创作相互依存,教学的过程和培养目的就是从事创作,其教学模式与普通的文理院校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开发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创造性,主要采用小班制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工程方面要求培养对象能了解生产实际中的产品材料、结构、工艺,使设计更加符合生产实际,要求设计过程要严谨。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讲,如何开设工程类课程是需要进行设计的,不能照搬工科的固有形式。

(二)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分析

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有别于传统的更宽泛的素质教育,而是更加直接,有针对性,有学者提出“专业——行业——职业”的链视角目标定位,为多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所借鉴,从专业方向,职业链条的角度出发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具体而有特色。

产品设计全过程与岗位的对照如下:

由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产品设计岗位的能力要求不同,大型的设计公司通常岗位划分细致,对设计师的能力要求明确,而小的设计公司或者大量的中小企业则可能会要求设计师身兼多职,完成从设计到营销推广的所有工作。这就要求在通用能力方面要保持宽基础,在针对不同的企业行业,有灵活的模块可以选择。

(三)课程结构设计

传统教学按照学科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课程的内容是孤立的,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不明显。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目的是以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的项目为载体,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传播知识(沟通交流)。基于这一理念,课程结构设计以实践应用为导向,项目设计以理论知识对应的问题解决为思路。

1.课程结构关系

课程体系是指大学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大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主要解决实现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及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和各课程之间在内容和呈现上的配合与衔接。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建设,将毕业设计落地,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结合能力要素的分析,打造宽基础通识平台与活模块结合的课程结构,四年课程结构关系如下:

2.模块化课程构建

将课程按照能力培养分为: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模块,形态设计能力模块,设计表现能力模块,工程基础能力模块,职业素养模块,专题设计项目实践模块,跨专业设计与实践模块。将职业素养模块、专题设计项目实践模块,跨专业设计及实践模块的部分内容纳入专业选修课程,根据企业需求的动态变化灵活设置。强调各学期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每学期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引入企业项目和竞赛项目进课堂,以项目承托理论和实践教学,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应用的有效衔接,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

3.实践平台与课程比重设计

(1)实践课程比重设计

针对商业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比例较高,通识课和选修课比例较低,实践课时的安排在总体学分中较大等几个方面。通识课程主要是人文、科技、语言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思考、写作、调研等专业学习以外的能力;专业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主要为从事设计工作和未来发展提供基础。应用型本科突出专业能力训练,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可以达到1:2的比例,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可以达到1:2。

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要比高职的技能型人才更高一个层次,必须创新实践型课程体系,将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根据企业对实践经验的要求,提出建设企业课程的做法,通过引入企业课题,促进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快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

(2)实践平台设计

在缩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差距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更直观、更有针对意义。为满足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多种形式并行,建立课内、课外实践并行,校内、校外实践结合,项目、展览、竞赛与工作室实践相互补充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离不开课程评价的反馈,故而应进行相应的评价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按照理论学习的知识点考核,实践项目的应用考核,和自学内容的考核综合进行成绩的评定。另外按照课程的综合程度进行分级,实行不同的评价方式:

(一)基础性、验证性课程

按照基本知识、技能要求,按照大纲列出的课程内容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综合课程项目内容,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期末考核可占30-40%的比例。

(二)创新类的课程

体现能力本位、作品本位的思想。按照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减少期末考试大作业的比重,增加过程考核的比例,并综合项目参赛、参展情况,给与加分。

(三)综合性、创新性课程

围绕项目成效,综合教师评分、企业评价、项目团队互评等多方位来评价教学效果,兼顾评价和反馈作用。

小结

合格的产品设计师,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市场动态等信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定位于应用型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应从职业链条角度出发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通过课程整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合理的实践环节和项目。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