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复古思想对元代书法的影响
2015-11-03郭翔
郭翔
[摘要]赵孟頫作为元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主张以师古为尚,其复古思想使元代书法恢复到具有丰富情感形式技巧的、具有高度规范的艺术水准上来。作为承前启后的书法家,赵孟頫对元代书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赵孟頫 复古思想 元代书法
一、赵孟叛复古思想产生的背景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生于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其父赵与告曾任宋代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元代统一中国,时值赵孟頫二十五岁。由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代采用了以维护蒙古族统治为中心的四等级制,这种制度一方面使民族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使大批报国无门的南方汉人把精力转向了文学艺术,这样加速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为元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统治者虽然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但在思想领域方面注重对汉文化的学习,倡导儒家思想并以文治之道为立国之本。由于书法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被元世祖所重视。忽必烈虽不善书法,但为了让其子孙更好的对中原地区进行统治,曾令太子裕宗学习书法。统治阶级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书法的发展。
赵孟頫作为元代第四等的“南人”,对南方的隐士有着独特的说服作用。公元1286年,赵孟頫第三次被荐上京,很快就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世祖推行儒家汉文化的过程中,赵孟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赵孟頫的复古思想
元初书坛流行颜体,著名书家耶律楚材、刘秉忠、任询等人皆习颜书。但赵孟頫认为“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拥(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尚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元,赵孟頫,《宋元明人诗笺册》,《书法丛刊》,文物出版社)。
可以看出,赵孟頫对元初的书风是有所不满的。他认为遵循古法,学习二王的书风,更有利于书坛的发展。其云:“若今子弟辈,自小便习二王楷法,如《黄庭》、《画赞》、《洛神》、《保姆》,不令一毫俗态先人为主,如是而书不佳,吾未之信也。”(录吉林博物馆藏《宋元明人诗笺册》)又云:“学书须学古人,不然,虽秃笔成山,亦为俗笔。”(裴景福《壮陶书画录》)赵孟頫在这里所指的“古人”即为二王,他强调了学习二王的笔法,才能避免陷入俗流。
(一)师法古人。赵孟頫五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初学宋高宗赵构。“至若《禊帖》,则测之益深,拟之益严。姿态恒生,莫造其原,祥观点画,以至成诵,不少去怀也。”(宋赵构.《翰墨志》,《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宋高宗的这种深察古法、熟能生巧的学习方法,对赵孟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之后转学二王,以《兰亭序》、《圣教序》、《真草千字文》等古帖为宗,又学习钟繇、褚遂良、米芾等人,转益多师、集众家之所长。
赵孟頫的复古具有全面展开的特点,表现在他对篆、隶、草、行、真书无所不工。赵孟頫的章草学习索靖、隶书临习梁鹄、篆学李斯、小楷取法杨曦。但他在学书过程中始终以二王为宗,行草书方面模仿二王,在晚年又融入李邕的笔法,最终形成晚年的体貌。
(二)“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复古的另一大特点是重点突出用笔的重要意义,抓住了文人书法嬗变中笔法这一实质问题而终身不弃。
在赵孟頫传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临习作品。如:临《兰亭序》、临《十七帖》、临《智永千字文》等。赵孟頫在临习中体会到:“学书在玩味古人发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定武兰亭赵子昂十三跋独孤本》.正中书局,1958年版)这两段话主要论述的是“用笔”与“结字”的关系,在赵孟頫看来,在学习书法时重要的是“悉知其用笔之意”。赵孟頫总结的“用笔千古不易”道出了学书的核心为用笔,结字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有所变化,这种转变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应变。结字在改变的同时,用笔的法则确需遵循古法。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核心命题更表现在首先笔笔中锋,让笔画体现出立体感,但他并不排斥侧锋;其次是以“气”用笔,即用文人的气质用笔,书家的精神、气质、性情、学养全部体现于用笔。
(三)“古意说”。赵孟頫同时重视“意”的作用,赵孟頫认为“尚意”如果不讲传统,便会步入歧途,这样便破坏了艺术的发展规律。“古意”在赵孟頫看来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其中包含了用笔中的古意、古法,同样有崇尚晋唐书风的古韵。
(四)赵孟頫复古思想的意义。赵孟頫倡导的复古思想,矫正了南宋以来尚意书风的末流造成的时弊,它所起的调整历史的作用功不可没。
从书法艺术发展历史来看,元代的复古无论在思想或创作实践上完全以晋唐为宗旨,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复古运动,而这个复古运动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如果没有对南宋以来书坛日趋衰微的现象进行变革,那么书法艺术就难恢复到具有丰富情感形式技巧的、具有高度规范的艺术水准上来,这对书法的发展极为不利。
元代复古主义思潮的另一大历史意义是促使了古老的章草艺术的复兴,并产生出了新的格调。
三、赵孟頫的复古思想对元代书法的影响
赵孟頫对于元代书法的影响巨大,由于赵孟頫的复古思想改变了南宋以来书法走向衰退的态势,因此他的亲属、朋友以及学生包括一些元代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直接或间接受都到他的影响。
(一)赵孟頫对赵派书家群的影响。在赵孟頫书法的影响下,一些书家、儒士都曾得到赵孟頫的亲授或赏识,他们承了赵孟頫提倡的复古书风,形成了赵派书家群,成为推动元代中、后期书法发展的主要力量。
张雨为赵派书家群中不为师囿的代表人物。他初学赵孟頫,传世作品《二绝句册》和《七言绝句册》中明显的可以看到赵书的痕迹,小楷作品《跋赵孟頫道经生神章》的风格近似赵孟頫。但他的书法去掉了赵孟頫的雍容与平和,增加了自身清遒的艺术特色,自成一家,十分可贵。
俞和则是终生以赵孟頫为目标,其作品皆为浓重复古色彩的书家。俞和十五岁时开始学书,书法主要效仿赵孟頫頫,以赵氏提倡的晋唐笔法为宗旨,并攻习赵孟頫所擅长的各种书体。今传世作品中不少被认为是赵孟頫的墨宝其实皆出自俞和之手。例如赵款《临急就章》册就是俞和晚年模仿赵孟頫《急就章》的作品,其风貌神似赵孟頫。传世作品《自书诗卷》、《篆隶千字文》等都体现出俞和受赵孟頫的影响。
(二)赵孟頫对元代少数民族书法家的影响。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赵氏复古思想同样影响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书法家。
康里崾崾,字子山,哈萨克族书法家,与赵孟頫有“北崾南赵”之称。在学书的道路上,康里崾崾得到了赵孟頫的指点,赵孟頫倡导学习二王的学书思想使康里崾崾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而其思想也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不忘吸收宋人的经典。如果说章草是在赵孟頫的倡导下开始复兴,那么康里崾崾则在章草上取得了最高的成就。其代表作《渔父辞册》、《謪龙说卷》中可以看出章草的挑法,康里崾崾在原有流畅的运笔中加入了古拙的趣味,使得节奏更加明朗并且富于变化。元初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中就能见到这种写法。
康里崾崾在赵孟頫书法的基础上追求魏晋的古法,其风格挺进刚健、飘逸洒脱,与传统的赵派书风有了区别,在审美上仍是典型的元人风尚。他的书法既有传统的因素,又在古法中突出新意,同样成为在元代影响深远的一名少数民族书法家。
回族书法家余阙、雅琥等人都间接的受到了赵孟頫的影响,从传世的作品来看,他们的书风皆有赵氏神韵,如余阙的行楷《史馆帖》与赵孟頫的《家书》风格相似。雅琥的楷书作品《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清瘦而不失圆润,这与赵孟頫的《胆巴碑》书风接近。
总之,赵孟頫作为元代承前启后的一名书法家,推崇魏晋古法,使元代书法重新确立以二王为榜样的书法传统。赵孟頫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复古思想是元代书法得以复苏并且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赵孟頫以个人魅力形成了庞大的赵派书家群,使得元代书坛在赵氏的书风之下,有众多元代少数民族书法家都受到赵氏影响,其书风与复古思想甚至还影响到有明一代。可以说,赵孟頫元代书法以及中国书法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