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舞弊及其治理

2015-11-03晋自力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舞弊财务报表会计人员

晋自力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管理系,上海 200090)

一、会计信息舞弊的特征分析

会计舞弊是指行为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使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舞弊一般都是故意行为。会计舞弊是故意行为,是对会计信息的故意扭曲,往往手段较隐蔽,不易发现,且具有欺诈性、违规性等特点。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经营者为了非法获得上市资格而暗示会计人员虚增收益;企业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往往会虚构财务报表等。

2.会计舞弊手段日趋复杂。过去的会计舞弊行为是伪造证件、发票、账户等,现在倾向于使用加班费、奖金、特许权使用费等进行贪污。买卖双方勾结舞弊如今已不足为奇,例如开具假发票,虚构会计凭证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3.以合作之名进行舞弊。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有些单位借联营之机谋取个人私利,或借横向联营为名,浑水摸鱼,中饱私囊。有些舞弊者为了侵占企业的财产和资金,或者为贿赂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往往会找各种合作的理由例如通过订立销售、维修合同等来达到其目的。

4.真账假算。就是以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通过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采取各种违反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的手段,最终产生虚假的会计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故意制造错误和滥用会计政策。

二、会计信息舞弊成因分析

1.受利益驱动

(1)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某些经营不善,财务状况欠佳的企业或单位为了融资常常会对内部财务报表进行篡改,或者虚构一些对本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从而骗取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

(2)保持或获取增发新股、配股资格。根据我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因此企业为了获得上市资格不得不虚构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以符合证监会的规定。

(3)避免ST、PT或退市。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规定:对于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如连续二年亏损且最近一个年度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要进行ST特别处理;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要摘牌退市。公司的退市一方面对于股东而言是很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资金来源再也无法向社会大众募集,这样会使得企业的周转资金减少,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修饰财务报表,让企业年年“盈利”。

2.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表现为投资者不能像经营者那样及时、充分地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经营者的行为,使其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企业管理层为了个人的利益或者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往往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个漏洞来对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进行篡改,从而达到会计信息舞弊的目的。

3.出于业绩考核

在我国通常会用一些财务指标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例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毛利率等。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离不开会计数据信息。如果真实的会计信息向外公布,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以及企业高层在职期间的业绩都将会被公布,这样的结果就使得企业经营者职位提升和薪酬激励都将受到影响。企业由于业绩考核的压力,经营者会暗示会计人员对真实的财务报表进行私下篡改。

4.减少纳税

很多企业想尽办法减少纳税。如很多企业常常会对真实的财务报表进行变动,虚增成本,虚减利润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有的企业为了少交营业税就少计收入,将收入长时间地挂在“预收账款”或“其他应付款”中;有的企业为了少交增值税就将企业应视同销售行为涉及的金额不计入应纳税额等等。

三、会计舞弊的治理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措施主要包括:(1)完善董事会;(2)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3)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4)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5)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舞弊问题。

2.明晰产权

产权的明晰界定是培育合格的交易主体的基础,是会计规范运行和会计信息有效生成的基础。我国现有产权制度主体的缺位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会计信息舞弊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理会计信息舞弊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塑造公有产权主体代表,使其真正负起监督的职责。同时适当引进部分私有产权,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防止舞弊最有效的办法是保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监督部门有责任通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揭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通过了解企业是否重视内部控制,是否有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是否有书面的办事规章制度,是否有恰当的授权制度,来发现、反映内控制度的漏洞、盲区(制度的空白、滞后、冲突、落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让企业的经营者和高层了解到企业自身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4.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

从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尚存在许多漏洞。特别是缺乏对会计舞弊的处罚依据,无法可依或“量刑”过轻。对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使舞弊者付出的代价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不妨借鉴国外的做法,如法国刑法规定:“如果公司负责人故意毁灭或隐匿会计文档的,将被处三年监禁和30万法郎罚款;如果伪造或滥用凭证,将被处150万法郎罚款,并强制宣布其破产。”为此,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法制和刑事责任法制,对造假的公司和公司的高管人员处以重罚,还要对协同造假的注册会计师进行重罚,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使造假者无利可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会计舞弊行为势头。

5.加强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就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纠正舞弊者的行为,它主要影响舞弊者外在的表现行为,并且在短时间内提高舞弊者舞弊的成本。如果政府有着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和较强的执行力,并且加强舞弊者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那么就会减少舞弊者通过违反法规而获得的收益。

6.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一,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第二,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每个会计人员都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有能力且能够合法参加工作。第三,企业要把重点放在对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人员的再教育问题上。对于财会人员而言,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前提条件,只有精通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内在的职业道德是最重要的,只有自身做到廉洁自律,不贪不占,一丝不苟,那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

猜你喜欢

舞弊财务报表会计人员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